老齡事業發展與養老體系建設總結
時間:2022-12-20 09:58:12
導語:老齡事業發展與養老體系建設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一)養老機構基本情況
縣幅員面積7053平方公里,轄12個鄉、7個鎮,118個行政村,3個居民委員會。2019年末全縣總人口5.8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5426人,老年人口占全縣人口總數的9.52%。全縣現有國辦養老服務機構2所,分別是縣中心敬老院和八美敬老院,暫無民辦養老機構。其中,一是縣中心敬老院于2003年創建,先后遷址至白塔敬老院和縣舊醫院改建的中心敬老院,2014年修建縣社會福利中心(包括縣中心敬老院和孤兒院),總投資1336萬元,占地面積10000㎡,建筑面積4000㎡,容納床位300張(其中縣中心敬老院100張),辦公室、廚房、餐廳、儲藏室、活動室、醫療室、衛生間、洗浴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2016年10月22日縣社會福利中心正式啟用,現集中供養57名特困人員,設有工作人員11名。二是八美敬老院系2012年開工建設,投入300余萬元,占地面積1900㎡,建筑面積2000㎡,現有50張床位,辦公室、廚房、餐廳、儲藏室、衛生間、洗浴等配套設施齊備,集中供養特困人員11名,設有工作人員5人。
2004年我縣中心敬老院被評為敬老模范縣,2011年評為省二級敬老院,2016年評為全國和全省敬老文明號,2017年評為州養老服務質量建設先進集體。
(二)日間照料中心基本情況
我縣日間照料中心共有4所,其中社區1個、農村3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依托縣老年協會開展工作,2017年,縣財政投入23萬元對老年協會進行提升改造,目前中心廚房、餐廳、按摩室、棋牌室、排練室等配套設施齊備,是縣城老人的主要活動場所。農村日間照料中心由于缺乏專門場所,依托村級活動室開展工作。
(三)基層老年協會基本情況
目前我縣有1個老年協會組織:縣級機關離退休干部職工老年協會,協會成員達180多人。
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一直以來,我縣始終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生保障的重要環節,堅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等政策法規要求,推動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
(一)國辦養老服務機構運行情況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規章制度。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民政、武裝、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養老機構建設工作小組,并克服縣財政拮據困難,每年專項撥付30萬元經費用于中心敬老院日常運行,護理人員由3名增加到14名,護理員工資由1252元上漲到2070元并納入財政預算。目前各敬老院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出入探視請銷假制度》、《內部崗位培訓制度》等20余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按制度管人。同時,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老人們生活狀態,及時反饋飲食、消防、物資、人身安全、醫療安全等信息。
二是開展專題培訓,增強服務能力。專項組織醫療、護理、烹飪專業人員,每月對各敬老院進行業務指導,每季度對中心的護理員開展業務培訓,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和服務需求,開設了包括《護理員職業道德培訓》、《護理工作法律知識》等專題課程,全面提升護理員的護理知識、基本技能和服務態度。
三是膳食健康多樣,切實保障安全。成立老年人膳食委員會,監督膳食質量,定期了解老年人膳食需求,并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及需求、以及藏區飲食習慣提供膳食,保證食譜每周不重復;嚴格膳食處理、儲存、烹飪、供應過程管理,按照食品安全制度做好餐具消毒、餐廚垃圾處理、生熟食品分開制作等,保證留樣時間不少于48小時,確保食品絕對安全放心。
四是倡導人文服務。實現無障礙環境改造。各敬老院內危險地段均設立有警示標志,并免費為殘疾老人配備義肢、輪椅、拐杖等行動輔助工具,因地制宜進行適老化改造,做好地面防滑處理,安裝床頭呼叫裝置,基本實現環境無障礙。精細組織文娛活動。組織成立了敬老院鍋莊隊,積極參加社會福利中心開幕和去年“安巴節”期間的表演活動,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滿足信仰需求。尊重安置人員的宗教信仰,在中心敬老院特設了轉經筒、經堂,方便了老人們轉經、禮拜。經堂也是特殊的“臨終關懷室”,彌留的老人在那里都能享受到人間最后的溫暖。老人離世后敬老院會根據藏族的習俗邀請喇嘛給離世老人進行念經超度,讓在世的安置人員切實感受到關心關愛。
五是強化敬老院整改提升工作。按照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要求和全州養老服務質量督察情況通報內容,我縣召開專題政府常務會議,對我縣存在問題進行全面整改的同時,將基礎設施不達標的沙沖和甲宗敬老院予以取締,入住人員轉入縣社會福利中心。
(二)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情況
我縣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所以大力發展城鄉居家養老,對破解日趨嚴峻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我縣依托各社區服務組織。一是每季度上門詢問老年人的需求,解決老年人的實際困難。二是先后舉辦了兩屆“關心、關愛”居家養老老年人購置電話愛心活動,抽派工作人員深入各村,為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送去電話700余部,并詳細詢問解決老年人存在的生活困難。三是為不通電話信號的老人采取了助餐服務,發放糧油等物質60萬余元。
(三)高齡津貼發放情況
按照《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實施意見》(道府發〔2015〕25號),通過到戶核查、電話抽查等各種方式了解老年人的現狀,掌握到2017年全縣80—89歲的老年人共有471人,90以上的老年人共有50人,共計發放高齡津貼34.26萬元,并切實加強高齡補貼督查及管理。
(四)養老、老齡機構隊伍建設及經費保障情況
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主任,縣民政局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長為副主任,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老齡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為副科級單位,由縣民政局局長兼任老齡辦主任,并制定專人負責從事老齡工作,配備配齊相應的辦公設備??h財政每年為縣老齡辦安排2.6萬元工作經費預算,每年為敬老院安排30萬元運行經費預算,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五)縣人民政府落實養老服務業、老人優待政策情況
我縣歷來重視老齡事業,一是2015年出臺了《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實施意見》(道府發〔2015〕25號),規定對城鄉低收入和無收入的老人實行高齡補貼,通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貧困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目前我縣享受低保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1324人,做到了應保盡保。二是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按時足額并優先落實60歲以上退休干部職工(含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撫恤金、醫療費及其他福利報酬。三是每年敬老月、重陽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敬老活動。元旦、春節、重陽節等節日前后,對高齡、貧困老年人進行走訪慰問。四是利用下鄉走訪,宣教等活動,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宣傳活動,利用“12.4”法制宣傳日活動的機會,發放老年維權宣傳冊1000余冊,讓老人們更好的了解涉老法規知識。同時,我縣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咨詢)機構,并暢通老年人信訪訴求渠道,對老年人反映的問題,協調相關部門認真解決。五是將老年人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基本醫療保險,為全縣享受城鄉低保的60歲以上老年人按照相關文件精神繳納定額的參合費補助,同時為特困老人、優撫對象老年人全額繳納了醫保參合金。目前全縣老年人參保率達1oo%。每年組織縣婦幼保健院的義務工作者免費為敬老院的老人進行體檢。積極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優撫老年人實施全額救助,逐步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服務體系和醫療救助制度。六是免費辦理《老年人優待證》,目前我縣辦理優待證的老年人已達800余人,其中優待證所涉城市公交優惠項目已在我縣中心敬老院已全部辦理,并逐步向全縣推廣。
三、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供需不對稱。目前我縣養老服務主要是以敬老院和城市日間照料中心提供集中服務為主,以政府統一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為輔的形式開展,但此形式只能保障特困人員及城市老人的最基本需求,與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矛盾。由于經費不足、人員配置較少、藏區民辦社會養老服務提供機構缺乏等客觀原因,縣域能夠提供的養老服務十分有限,且在購買社會養老服務時,往往忽略了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的老年人不同的養老需求,購買的養老服務較缺乏針對性,導致對老年人所需要的精神慰藉、心理關懷等缺少關注,影響社會養老效果。同時,傳統藏區的養老習慣和社會輿論等原因,大部分老人對在社會化養老機構養老的熱情不高,形成了政府所提供的服務和老年人所需不對稱的現象。
(二)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發揮作用不明顯。我縣雖然在各農村社區建立了一些老年人設施,并在社區劃定特定區域作為老年人的活動中心,但由于設施過于簡單,服務內容過于單一,致使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個別只流于形式。
(三)部分居民社會養老保障水平有限。由于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較短,存在不同程度的高齡老人斷?,F象,現這部分老人主要靠子女供養,加之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較低,仍不能解決老年人的日常醫療費用問題,大病醫療救濟額度也極其有限,老年人看不起病的狀況仍舊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在城鄉規劃建設中,養老服務設施相對滯后,從長遠看暫時還滿足不了群眾需要。
(四)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力度需要加大。部分群眾尊重和關愛老人的法律意識淡薄,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家庭糾紛仍然存在。有的多子女家庭斤斤計較,相互攀比,老人的贍養無人管,甚者有打罵老人的現象。這些情況都需要依法及時調解處理。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尊敬的付林主任、各位領導,盡管目前我縣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等法律法規、推進全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短板,但有各級人大的關心支持,我縣將持續鞏固現有工作成果,在下一步工作中,重點做好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力改進。一是發展適度普惠的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優待辦法,積極為老年人提供各種形式的照顧和優待服務,逐步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水平。完善經濟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二是提高醫療服務與照護保障水平。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根據其失能程度給予護理補貼,切實保障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權益。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失能老年人設立“家庭病床”,建立巡診制度。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工作志愿者為老年人開展義診。三是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完善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困難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難的老年人,采取必要措施給予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中的老年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對因突發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老年人家庭,按照政策規定給予臨時救助。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確保農村貧困老年人同步實現脫貧。五是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體系。對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和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的老年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或者定額代繳。鼓勵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老年人免費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每年為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包括體檢在內的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對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身活動的指導,提升老年人健康素養。鼓勵養老機構每年面向老年人及其親屬開設一定學時的老年人護理、保健課程或開展專項技能培訓。
- 上一篇:現代服務業體系建設工作報告
- 下一篇:農機安全監理站年終總結
精品范文
10老齡化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