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業精神宣言

時間:2022-11-04 01:04:00

導語:醫師專業精神宣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師專業精神宣言

一、前言

醫師專業精神是醫學與社會達成承諾的基礎。它要求將患者的利益置于醫師的利益之上,要求制定并維護關于能力和正直的標準,還要求就健康問題向社會提供專業意見。醫學界和社會必須清楚了解醫師專業精神的這些原則和責任。醫學與社會達成承諾的本質是公眾對醫師的信任,這種信任是建立在醫師個人以及全行業的正直基礎上。

目前,醫學界面臨著科技爆炸、市場力量介入醫療體系、醫療衛生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生物恐怖主義以及全球化所帶來的壓力。結果,醫師發現越來越難以承擔他們對患者和社會所肩負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重申醫師專業精神根本的、普遍的原則和價值——即所有醫師追求的理想,變得尤為重要。

醫學雖然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傳統之中,但是醫學工作者扮演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角色,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希波克拉底。實際上,醫學界必須和錯綜復雜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以及市場力量相抗爭。而且,醫療的實施與實踐具有很大差異,任何普遍性的原則都可以因這些差異而表現出各種復雜而微妙的形式。盡管有這些差異存在,共同的宗旨仍然凸顯出來并形成這一宣言的基礎,它表現為3項基本原則以及一系列明確的職業責任。

二、基本原則

1、將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則。這一原則是建立在為患者利益服務的基礎上。信任是醫患關系的核心,而利他主義是這種信任的基礎。市場力量、社會壓力以及管理的迫切需要都絕不能影響這一原則。

2、患者自主的原則。醫師必須尊重患者的自主權。醫師必須誠實地對待患者并使患者在了解病情的基礎上有權對將要接受的治療做出決定。只要這些決定和倫理規范相符合,并且不會導致要求給予不恰當的治療,那么患者的這種決定就極為重要。

3、社會公平原則。醫學界必須在醫療衛生體系中促進公平,包括醫療衛生資源的公平分配。醫師應該努力去消除醫療衛生中的歧視,無論這種歧視是以民族、性別、社會經濟條件、種族、宗教還是其他的社會分類為基礎。

三、職業責任

1、高業務能力的責任。醫師必須終生學習并且有責任不斷更新保證醫療質量所必需的醫學知識、臨床技巧和團隊精神。更寬泛地說,醫學界作為一個集體,必須努力保證每一位成員都富有能力,而且有恰當的機制使醫師能夠達到這一目標。

2、對患者誠實的責任。醫師必須保證在患者同意治療之前以及治療之后將病情完整而誠實地告訴他們。這一期望并非意味著患者應該參與到非常具體的醫療方案中去,而是指他們必須有權利對治療做出決定。同時醫師也應該承認由于醫療而受到傷害時,應該立即將情況告知患者,因為不這樣做將嚴重危害患者和社會對醫師的信任。報告和分析醫療差錯,為制定恰當的預防措施和改進措施提供了基礎,并且也為受到傷害的患者提供恰當的補償提供了基礎。

3、為患者保密的責任。為了贏得患者的信任和信心,當提及患者有關情況時需要有恰當的保密措施。當不可能獲得各患者自己的同意時,這一責任可以通過和代表患者的有關人員進行商談來解決。由于匯集患者資料的電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以及遺傳信息越來越容易獲得,現在履行保密的責任比以往都更為迫切。但是,醫師也認識到他們為患者保密的責任偶爾也必須服從于公眾利益的更高需要(比如當患者危及他人時)。

4、和患者保持適當關系的責任。由于患者固有的弱勢和依賴性,醫師和患者之間的某些關系必須避免。特別值得強調的是,醫師絕不應該利用患者獲取任何方面的利益,包括個人經濟利益或其他的個人目的。

5、提高醫療質量的責任。醫師必須為不斷提高醫療衛生質量而努力奉獻。這一責任不僅要求醫師保持他們的臨床技能,而且要求醫師和其他專業人員通力合作減少醫療差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減少醫療衛生資源的過度使用以及優化醫療結果。醫師必須積極參與建立更好的醫療質量衡量辦法,并應用這些辦法去常規評價所有參與醫療衛生實踐的個人、機構和體系的工作。醫師個人或他們的專業組織必須對幫助建立并實施這一機制負有責任,其目的是為了醫療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6、促進享有醫療的責任。醫師專精神要求所有醫療衛生體系的目標是提供統一的、充分的醫療標準。作為個人以及作為整體,醫師必須努力減少阻礙公平的醫療保健的障礙。在各種體系中,醫師應該努力去消除那些基于教育、法律、財務、地域以及社會歧視的障礙。對公平負有責任而不考慮醫師或行業的私利,不僅使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得以提高,而且每個醫師也因此而得到公眾的擁護。

7、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公平分配的責任。當滿足患者個人的需要時,醫師必須明智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臨床資源為患者提供衛生保健。他們有責任和其他醫師、醫院以及醫療保健的付費方共同制定高效低耗的醫療保健指南。醫師對合理分配資源所負有的職業責任要求他們謹慎小心地避免多余的檢查和操作。提供不必要的服務不僅使患者可能受到本可避免的傷害,增加患者不必要的費用,而且減少了其他患者可以獲得的資源。

8、對科學知識負有責任。醫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絕大部分是以完整而合理地應用科學知識與技術為基礎的。醫師有義務贊同科學的標準、促進研究、創新知識并保證知識的合理應用。醫學界對知識的完整性負有責任,而這種完整性則是以科學證據和醫師經驗為基礎的。

9、通過解決利益沖突而維護信任的責任。醫學工作者和他們的組織有許多機會因追求私利或個人的好處而危害他們的職業責任。當追求與營利性的產業相關時,包括醫療設備生產廠商、保險公司和醫藥公司,這種危害尤其嚴重。醫師有責任認識、向大眾揭發并處理責任范圍內或工作中產生的利益沖突。產業和專業領導之間的關系應該予以公開,尤其當后者為制定臨床試驗標準、撰寫社論或治療指南者,或擔任科學雜志的編輯。

10、對職責負有責任。作為醫師職業的成員,醫師應該為最大限度地提高醫療水平而通力合作、互相尊重并參與自律,這包括對沒有達到職業標準的成員給予糾正并為此制定標準。無論作為個人還是作為集體,醫師有義務參加這些活動。這些義務活動包括參與內部評審并從專業工作的各個方面接受外界的檢查。

四、總結

在所有文化和社會中,現代醫學實踐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改變醫療衛生體系與兼顧患者的需求,以及達到這些需求所需的有限資源都越來越多的依賴于市場的作用,其中以放棄將患者利益放在首位與傳統職業責任之間的挑戰最為突出。在這個經濟迅猛發展的年代,為了維護醫學對社會的承諾,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醫師重申醫師專業精神的原則,并喚起他們的積極參與。這不僅要求醫師個人對患者負責,而且要求他們作為集體去為社會的利益而努力,進而促進醫療衛生體系的改進。醫師專業精神宣言的目的在于鼓勵醫師參與這項活動,并促進醫學界制定一個統一的行動計劃來達成這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