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01 04:17:00
導語:社區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社區教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圍繞文明社區建設的各項任務,組織協調社區內各種社會力量,積極推進在職、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一體化,形成共同參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社區教育社會化的社區教育新格局,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為創建文明城區奠定思想基礎。
一、社區教育目標
按照中央文明委《關于在城市深入開展創建文明社區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努力創建一批學習型家庭、樓院和社區。
二、社區教育原則
堅持教育為主,搞好"三個結合"。即:教育與活動相結合,教育與服務相結合,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積極推進在職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一體化。
三、社區教育內容
根據居民對社區教育內容的不同需求,廣泛開展思想建設、道德規范、政策法規、科普家政等方面知識的教育。
1、利用進入新世紀和紀念建黨**周年的有利契機,在干部群眾中抓好形勢任務教育。在黨內重點抓好中共黨史和黨的先進性教育。繼續深入開展"樹形象,作表率,爭當優秀共產黨員"和"讓黨性在改革開放實踐中閃光"活動。擬于七.一前夕舉辦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文藝活動;召開紀念建黨**周年研討會和座談會。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政策的教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艱苦奮斗的教育;深入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深入開展民主法制教育;深入開展唯物論、無神論教育和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教育,尤其要大力宣傳和弘揚總書記倡導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懈奮斗的"五種精神"和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的教育,積極開展揭批""邪教組織的斗爭,做好""練習者的教育轉化工作,進一步解決干部群眾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2、繼續開展"讓科技與健康走進百姓生活"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綠太陽杯"科技健康知識競賽、"綠太陽杯"家庭生活健康大家談--"我說身邊的科技事"演講比賽、"綠太陽杯"文化活動、小學生科技小實驗小發明活動、"綠太陽杯"我評《科技日報》一件難忘的事活動,并為社區居民委員會免費征訂**年度《科技日報》。
3、進一步深化社區教育。完善社區教育機制,提高群眾素質,重新理清對社區教育的再認識,進一步加大社區教育工作力度。把社區教育置于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等大背景下,以社區黨校、市民文明學校(分校、教學點)為主體,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社區內各類成員對教育的需求,組織協調社區內各行業、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教育,逐步實現教育社會一體化。根據社區教育的內涵和功能,發揮四方區社區教育領導機構的職能作用和各類社區學校的教育功能,積極探索新的社區教育模式。
4、開展送思想道德、科普、計生、健康、法律法規、衛生、家政等系列知識進社區,到樓院,入家庭活動。以省文明辦編發的《文明公民讀本》和《青島市市民文明手冊》為基本教材,搞好市民文明素質教育,年內擬組織一次知識競賽。在青少年中實施新世紀讀書計劃,加強青年志愿者活動機制建設,深化"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實施"巾幗社區服務工程",興辦一批"婦"字號社區服務實體,開展社區婦女走向新世紀特色活動,建好"四支隊伍"即:巾幗健身隊、巾幗文藝宣傳隊、巾幗信息隊、巾幗文明志愿者隊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以家庭為單位,推動美在家庭活動整體上水平。開展"講科學生活,建文明社區"活動、將"五百廣場"建為區科普宣傳標志場所、在社區居委會建科普小組,在廣大群眾中弘揚科學,破除迷信,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覺抵制封建迷信、黃、賭、毒等思想侵蝕。
四、社區教育形式
通過組織社區居民開展"說、評、談、議、講、聽、看、唱、演"等多種形式,融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為一體,豐富教育內容,提高教育效果。
五、社區教育隊伍與陣地建設及試點工作
(一)加強和充實兩支隊伍。一是加強和充實社區教育輔導員隊伍;二是面向社會招募的有一定專業特長的義務宣講志愿者隊伍。
(二)建立和規范四大陣地。
1、進一步建立和規范家長學校和校外社區活動基地。
2、進一步建立和規范市民文明學校和社區黨校。
(三)抓好社區教育試點工作。
1、選擇4個辦事處進行社區教育試點,確定一個社區教育示范區。
2、建立3-4個規范化教育陣地。
3、鞏固4-5個青少年德育基地。
4、定期制定教育計劃和組織培訓,并加強對社區教育檔案管理的指導,組織開展經驗交流觀摩活動。
六、社區教育對象
居住在社區內的包括老年人、青少年、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兩牢人員等特殊群體在內的全體公民。
七、保證措施
1、組織保證。成立四方區社區教育工作指導小組,具體負責社區教育的組織、協調、指導和實施。街、居應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負責本管區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
2、制度保證。建立和完善學習教育制度、領導責任制度、評比考核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目標,將責任落實到人,年終進行學習型家庭、樓院、社區和社區教育先進單位的考核評比。
3、財力保證。啟用"重汽"全方位社區教育獎勵基金。并通過多種形式,發動社會力量,融資社會資金,爭取社會財力援助,為社區教育提供財力保證。
社區教育是社區建設的基礎,是做好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社區教育要體現21世紀"終身學習"的生存理念,體現"以人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把黨的意識形態始終作為社區教育的核心內容,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和生活質量,增強社區居民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本領,激發居民和駐區單位的社區認同感和社區主人翁意識,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要按照社區教育社會化、終身化、全員化的發展思路和要求,組織協調社區內各種社會力量,積極推進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一體化,形成共同參與、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社區教育社會化"的社區教育新機制,努力創建一批學習型家庭、樓院和社區。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