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07 01:29:00
導語:政府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與時俱進,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實現了“***”的良好開局。
一、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2.2億元,較上年增長15.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13億元,較上年增長8.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8.28億元,較上年增長13.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3.79億元,較上年增長18.4%。實現財政總收入3.865億元,較上年增長16.94%,地方財政收入2.151億元,較上年增長11.36%。
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
20*年,區重大項目建設朝著既定的目標推進,有效地拉動了全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創歷史新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4億元,較上年增長59.8%;,為潯陽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項目的規模和質量有較大提高。工業類項目中,江西恒天糖業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的高麥芽糖漿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九江(新加坡)喜敦實業有限公司成功重組擴建了原九江市啤酒廠;九江藍天碧水環保有限公司投資的老鸛塘污水處理廠項目轉入商業運營。由香港金鑫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建設的硬質合金項目正在抓緊落實項目選址用地。城建類項目中,銅九鐵路(潯陽區段)征遷工作已全面完成,紅線內土地已交付鐵路施工方使用;白水湖岸線休閑觀光區已初具規模,濱江生態園順利移交;信華五星級賓館、潯陽江畔商住樓、潯虹小區十號樓等項目即將交付使用;總投資5億元的信華城市花園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由福建捷利達房地產公司投資8000萬人民幣興建占地14.42畝的捷利達房地產項目正在進行報建工作;由區人大引進的香港鑫力國際投資公司投資1.7億元建設的油脂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正在拆遷。商貿類項目中,豐源·金廬廣場項目一期市場已交付使用,二期市場已經開工建設,預計今年下半年全部工程可完工;沃爾瑪項目投資合同已簽定,商場建設已開工建設。該項目的引進,是全區積極構筑物流、商貿經濟圈的具體體現。社會類項目中,九江市少兒活動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區幼教中心首開我區公益事業市場化運作先河,運營良好;區社區服務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三、招商選資平穩推進
20*年,我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區域經濟特色大力實施大開放主戰略,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社會各界有效資源,招商選資平穩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紛紛落戶。20*年全年新批外資項目3個,實際利用外資1269萬美元,增幅在全市排位較上年有所前移,利用外資現匯數名列全市之首。全年共新上內資項目94個,引進內資15.42億元人民幣,超額完成了年初的目標任務。同時引進項目的規模和質量有所提高,全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家電、百貨績效全國第一的中國大陸太平洋百貨、沃爾瑪等知名企業已落戶運營或即將落戶。
進一步提高對民營經濟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創優創業環境,我區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服務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先進縣區”,民營經濟在濃厚的全民創業氛圍中不斷壯大。20*年,全區民營經濟總量達9531家,其中個體工商戶9200家,民營企業331家。民營經濟創稅能力穩步提升,20*年上繳稅收達2.42億元,占區財政總收入的62.9%。
四、物流建設步伐加快。
20*年,我區進一步強化了對大物流工作的領導,努力在大物流發展水平的提升,大物流發展基礎的夯實上做文章。一是成立了潯陽區推進大物流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并制定了《潯陽區20*年推進大物流戰略工作方案》和《潯陽區推進大物流工作目標考評辦法》,為全區物流企業積極搭建發展平臺。二是理順大市場管理體制,在產權、經營權不變的基礎上對潯陽蔬菜批發市場、京九副食批發市場、黃氏干菜批發市場實行名稱、報表、制服三統一,并制定了市場各項管理制度。三是積極推進“農改超”工程。已引進客商投資1000萬元將九江市塑料二廠改建為5000平方米的生鮮超市。四是發展零擔物流市場。以京九市場為依托,以三里村改造蔬菜、倉儲為契機,整合零擔貨運資源,九江市和平物流公司已組織成立專業貨運零擔市場。五是做好對大物流等大項目的引進和扶持。將長江國際貨運九江分公司、九江和平物流配送中心和九江長運物流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物流企業列為重點扶持、調度對象,協助它們做大做強,努力提升我區物流發展水平。
五、工業建設強力啟動。
通過對駐區工業企業現狀的全面調查摸底,認真開展工業調研及石化關聯產業的專題調研論證,我區確立了推進東郊工業的戰略思路并積極搭建工業建設的平臺。園區建設快速啟動,成立了工業園指揮部并明確了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進度,房屋、土地征遷工作基本完成,一號地的“多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工作已經啟動。總投資1.2億元的高麥芽糖漿項目一期工程在我區東郊建成投產,九江恒達金屬精密加工有限公司、九江金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等工業企業已簽約待入園。
六、旅游收入增幅較大。
截止20*年底,全區實現旅游總收入234673.43萬元,較上年增長24.8%,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較上年均有較大增長。其中接待入境游客0.6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9.53%,創匯154.96萬美圓,較上年增長30.96%;接待國內游客397.01萬人次,較上年增長34.3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33433.75萬元,較上年增長24.78%。
七、各項社會事業健康、有序、和諧發展
20*年我區以“爭創‘四城’”為契機,深化“環衛保潔、秩序管理、美化亮化、交通整治和文明創建”的“4+1”城市管理新機制,轟轟烈烈、扎扎實實地開展了“爭當文明市民、創建文明城市”、“尊重環衛工人、愛護環境衛生”、“我為潯城添光彩”、“彬彬有禮過馬路”、“文明九江”大討論等一系列活動,市民的環保、交通、文明意識得到增強,交通狀況明顯好轉;加大專項整治、美化亮化、環衛保潔力度,城區市容面貌渙然一新。繼續增加對環衛設施的投入,20*年政府投入200萬元用于檢修垃圾中轉臺、購置垃圾集裝箱、環衛車輛,配發環衛服裝、添置更新果殼箱等市容基礎設施,從硬件上促使環衛工作再上臺階。科技部門積極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周和創建科技宣傳示范區活動,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強化了居民群眾的科技意識。文教部門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教育常規管理,德育網絡得到全面完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社區是美好的家》文藝節目20*年再獲全國銀獎。衛生部門健全區、街、社區三級公共衛生網絡,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積極創建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各項試點工作全面鋪開。計生部門積極落實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規范流動人口管理,全區人口出生率為4.4‰,計劃生育率為99.24%;社區建設再獲殊榮,南司社區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社區”。
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全面完成市下達的就業再就業目標任務,新增就業人員2979人;失業率為3.9%,低于國家4.5%的控制要求,與市平均控制率持平。社會保障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和發放工作得到加強,養老保險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醫療、教育等專項救助為輔助的社會救助體系,全區低保對象達3616戶9335人,累計發放低保金791萬元。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94億元,較上年增長16%,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000元,較上年增長33.3%,農民人均純收入5818元,較上年增長6%。
20*年我區經濟、社會事業和諧、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總體形勢較好。但應引起注意的是:經濟總量偏小,經濟運行質量有待提高,引進外資工作相對困難,經濟增長支點匱乏、稅源后勁不足,人民總體生活水平還不高等現實問題。對這些問題,一定時期內仍將困擾我區經濟健康、快速、高效的發展。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認清形勢,理清思路,迎難而上,扎實苦干,在發展工業、商貿、物流、文化、旅游、樓宇經濟等方面動腦筋,想辦法,全力推進潯陽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