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教委工作總結及計劃
時間:2022-04-09 03:59:00
導語:城區教委工作總結及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年工作總結
1、召開了*區教育大會
9月8日召開了“*區教育大會”。大會上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區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決定》、《*區教育20*-2010年發展綱要》以及《落實*區教育20*-2010年發展綱要行動計劃》。確立了未來*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目標:在首都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前列。實現以基礎教育為核心的各級各類教育高標準、高質量均衡發展。初步構建適應首都中心城區區位功能要求,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均衡發展、辦學質量和效益一流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初步將*區建成充滿活力的學習型城區。
2、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強教育教學管理
為了保證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順利的開展,在2月初,區教委對下屬中小學校長及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進行了第八輪課程改革的通識培訓;在3月-4月組織部分中小學校長到課改實驗區進行了學習交流。5月12日召開了全區課改啟動動員會,下發了*區課改工作方案。6月份舉辦了第二期校長培訓、區骨干教師培訓,進行學校課改方案交流。7月份組織中小學課改年級任課教師進行新課標、新教材的全員培訓。9月份正式參加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
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提高對未成年人教育的水平。加強了部分學校心理健康與咨詢網站建設,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對個別學生建立檔案,努力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率。
全面實施教科研“十五”規劃,進一步落實市、區、校三級“十五”課題的實施。完成了現代學校制度的開題立項工作。開展了教育部“現代學校制度”的課題研究。
3、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干部教師隊伍建設
積極開展校長資格認證工作。截止目前,共對87人進行了資格認證,有24位優秀的同志已經走上了副校級領導崗位。
加強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從今年9月起實施了《*區教育系統學科帶頭人管理規定》,評選區、校兩級學科帶頭人。在要求學科帶頭人履行一定的工作職責的基礎上,為提高*區教育水平,提高了學科帶頭人的待遇?!皡^級學科帶頭人”每人每月津貼由原來100元增長到300元,新增設的“校級學科帶頭人”每人每月津貼100元。區、校兩級學科帶頭人人數占到了全區教師總數的20%。
順利完成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春季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共受理申報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教師資格410人,其中系統內319人,社會人員91人,受理上報市教委本系統申報高級中學教師資格513人,*教委共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教師378人,其中系統內人員295人,社會人員83人。秋季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共受理申報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教師資格91人,認定合格82人。
4、加快學校建設,繼續推進學校布局調整
完成了*實驗學校、分院附中、*外國語學校的前期規劃設計。161中學中心址(長安中學)、育民小學、育翔小學、中古小學工程已經完工。完成了部分學校的修繕工程招標。
20*年將長安中學并入161中學,撤消77中建制、將校址交由汽車維修學校使用。將展新小學并入進步小學,將北海小學并入廠橋小學,將西四北小學并入西四北四條小學,將復興門外二小并入三里河三小,將阜成門外二小并入中古小學。
完成了鐵路學校劃歸地方工作,鐵七小、鐵十小、鐵二中、鐵三中4所學校于5月19日正式劃歸*區管理。
通過調整,目前我區共有小學48所,中學44所,幼兒園48所(其中市立園11所、街道園11所、機關園24所、民辦園2所)。
5、順利完成各項招生考試工作
20*年的高考,全區理科總上線率高達96%,總上線人數為4388人,為歷年來最好成績;文科總上線率達90%,總上線人數為1673人。20*年中考,我區考生在500分以上的有3088人,占考生總數的32.51%;全區考入市區重點學校的人數達2507人,占考生總數的24.94%。同時還完成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20*年共有報考人數124614人,報考科次309207科次;順利完成成人高考報名組考工作,報考人數7675人(其中報考專升本3699人,高中起點3976人),報考科次24534科次。
6、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創建學習型城區
騰退了7個中小學校址(合計2萬平方米)開展社區教育,力爭做到每個街道具有一所用地、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標準的社區教育培訓學校,使社區教育達到新的水平。
舉辦第二屆市民學習周活動。10月9日至15日舉辦第二屆市民學習周活動。共計舉行了670場報告、培訓活動。學習周活動期間,舉辦了20*年*區市民藝術節、市民書畫、攝影、工藝品展等活動。為了進一步鼓勵廣大市民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我們試行了市民終身學習積分卡制度。
7、開展校園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加強安全工作的組織與管理。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把安全工作與下屬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政績考核掛鉤。繼續開展科技創安工作。區教委撥付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對技防設施、設備的投入,在重點要害部位安裝監控設備。要求所屬學校、幼兒園要確定一名副校長、副園長主管內部安全管理工作,要配備專職安全保衛干部或專人具體負責安全保衛工作。撥??顬樗鶎俚乃屑乃拗浦行W及10所市立園配備專職保安人員承擔校園值班守護巡邏工作,同時要求街道園和社會園也要配備專職保安人員。全面排查學校、幼兒園內部安全隱患。全面清理不合格從業人員。積極開展師生法制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護知識教育。開展針對校內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安全教育。
二、2005年工作要點
1、實施人才強教行動計劃
吸引特級教師、博士生到*區任教。為這些優秀人才提供一次性購房補貼或提供住房,同時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提前發放個人住房補貼。
落實學科帶頭人評選與考核制度,不斷完善獎勵與約束機制。督促學科帶頭人按照《*區教育系統學科帶頭人管理規定》履行相應的責任,充分發揮其示范和輻射作用。
完善校長職級制工作。繼續落實校長資格認證制度。推行《教育系統領導干部任用辦法》,全面實施中小學校長聘任制,從制度上解決干部能上能下問題。
在全區開展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的工作,激勵全體教師提高綜合素質,推動教師隊伍建設。
2、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探索成立教育管理公司,并利用該公司承辦我區1-2所公立學校,逐步形成具有現代產權制度的教育管理公司的運作模式。推進汽車維修學校的改制工作。完善超常兒童教育管理體系。
繼續完善免試就近入學的小學升初中管理辦法,進一步研究多種招生方式與計算機“派位”結合的途徑,逐漸擴大選擇范圍。通過學生自主選擇與教委統一分配相結合的途徑,研究試行“學校綜合評價+計算機派位”的方案。
發揮*區教育優勢與輻射作用,舉辦“*區教育論壇”。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繼續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推動初中課改向縱深發展,做好高中課改的準備工作。繼續探討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繼續做好教學常規管理和改革工作。解決好面對全體學生開展全面、生動、活潑的教育與保證各級考試質量之間的矛盾。
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目標與各學科教學的德育因素自然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校內外各種活動在德育工作中的滲透作用;使德育內容、要求潛移默化地內化為學生個體的素質。
努力探索解決小學與中學教育工作的銜接問題。為中學、小學校長進行交流提供平臺,真正形成一個連貫、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
提高校外教育水平。保持科技教育在*市乃至全國的優勢。加大對藝術教育的投入,加強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恢復藝術教育委員會的工作機制,努力全面提升藝術教育質量。力爭在高中示范校中有一個“*市中小學金帆藝術團”水平的藝術團體。
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學生家長在教育評價中的作用,打破完全由教育系統自我評價的狀態,建立社會評價教育的機制。開展學生評教師、家長評學校、社會評教育工作。
4、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
在每個街道建立并辦好一所規范化、高質量社區教育學校,落實全職校長、教師,保證必要的裝備和經費投入,健全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以社區學院為龍頭,以各街道社區學校為基地更加規范地開展社區教育培訓工作。開始試行市民學習積分卡工作,力爭通過表彰等形式,使市民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加大建設學習型城區工作的力度。成立全區學習型城區建設領導小組,出臺建設“學習型*”的工作意見,形成有利于學習型組織、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創建的制度。
教育工委、教委機關要爭創學習型機關。機關工作人員要以自學、小組學習、兩委機關集體聽講座等方式自覺的參加各種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確立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提高為學校服務水平的目標;要聯系工作實際,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強學?;A建設
布局調整方面。完成2所小學、3所中學的布局調整任務以及6處校外機構兼容社區教育功能的建設。完成三十五中的規劃工作。做好青少年科技館遷址規劃工作。
開始建設現代化聾校,力爭2005年內完工。
學校建設方面。爭取啟動5所小學和2所中學的改擴建工程。
改善辦學條件方面。完成4所小學的改造任務。電改造完成總任務的三分之一。完成10校操場改造工作。完成3所學??拐鸺庸坦ぷ?。
裝備方面重點投入信息化工程、班班多媒體工程、體育測試設備等方面。
6、維護學校安全
堅持安全工作一把手負總責,把安全工作與單位業績考核掛鉤,認真落實崗位安全責任考核與追究制度。
加大投入,推進科技創安工作的開展。為所屬的所有寄宿制中小學及10所市立園配備專職保安人員承擔校園值班守護巡邏工作。在校園內的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的監控設備,提高防范能力。
加強對內部從業人員的資質審查和管理。對現有的教職工、聘用人員的準入資質逐一進行審查,對不具備資質條件的人員,有精神病史和疑似精神病的人員,能辭退的堅決辭退,不能辭退的要進行妥善安置,嚴格禁止此類人員做接觸學生的工作。
- 上一篇:投資者集團訴訟論文
- 下一篇: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