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實施文明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25 04:33:00

導語:城鎮實施文明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實施文明教育工作計劃

搞好市民教育。開展“三爭當”單位爭當文明職工、家庭爭當文明成員、社會爭當文明公民)活動,繼續實施“八大行動”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培育文明新風。開展學習道德模范主題實踐活動,營造學習、關愛、崇尚和爭當道德模范的社會風氣。大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五型”新農民。廣泛開展“六破六立”破除重收彩禮陋習、樹立忠情重親新風;破除不盡孝道陋習、樹立養老敬老新風;破除愚昧迷信陋習、樹立求知重教新風;破除沉迷賭博陋習、樹立健康娛樂新風;破除習于臟亂陋習、樹立整潔文明新風;破除見利忘義陋習、樹立誠實守信新風)活動。二是努力推進以文明社區創建為重點的文明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和諧創建活動。以“十講文明、共創和諧”斑馬線上講文明,共創和諧的交通秩序;住宅樓院講文明,共創和諧的鄰里親情;公交車上講文明,共創和諧的乘車風尚;公共環境講文明,共創和諧的市容街貌;酒席宴上講文明,共創和諧的餐飲禮儀;婚喪嫁娶講文明,共創和諧的習俗新風;服務窗口講文明,共創和諧的誠信關系;觀賞席上講文明,共創和諧的娛樂氛圍;洽談桌上講文明,共創和諧的投資環境;會議場所講文明,共創和諧的會場會風)為主題,開展和諧社區、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單位等創評活動。繼續組織深入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

開展以“八好、四文化”(“八好”即管理好、自治好、服務好、治安好、風尚好、環境好、鄰里好、家庭好?!八奈幕保磮F結向上的小區文化、高雅潔凈的樓道文化、和睦融洽的鄰里文化、自我提高的家庭文化)為形象標志的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推動文明城區、文明社區、文明小區、文明樓院建設,努力打造社區思想教育平臺、和諧文化平臺、和諧鄰里平臺、服務群眾平臺。以“親情連你我,和諧進萬家”為主題,組織開展第三屆“鄰居節”活動,培育新型的鄰里關系,豐富文明和諧社區創建新內涵。開展“文明單位送文明五進社區”活動,引導各級各類文明單位走進社區送科教、文體、法律、衛生、文明,拓展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領域。三是以“擦亮窗口”為重點的文明行業創建上水平。繼續開展行業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加大宣傳貫徹《文明誠信服務規范用語五十條》的力度,以職業道德教育為重點,以“創服務品牌,展行業風采”為主題,在各行各業開展“一業一品”服務品牌創評活動,促進各行各業增強責任意識和機遇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與媒體聯合開展“我與文明誠信服務規范用語五十條”征文評選活動。評選最佳服務品牌和優秀服務品牌,適時召開“一業一品”服務品牌創建活動表彰大會。開展文明機關創建活動。

以“六比六看”(比品德素質,看宗旨意識是否增強;比言行舉止,看服務工作是否規范;比服務質量,看工作流程是否便捷;比服務環境,看軟件硬件設施是否到位;比公道誠信,看服務是否實現零投訴;比滿意程度,看社會各界整體評價等)為主要內容,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機關、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抓好政風建設,大力培育公務員精神,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提高黨政機關干部的社會公信力。四是著力提高以“三大創建”為重點的新農村文明建設水平。繼續推進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三大創建”活動。按照“1253”工作思路,深入開展富裕、知識、新風、娛樂“四進農戶”、“創建生態文明村”和“城鄉共建文明村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三大創建活動”。加大文明單位幫扶村屯的力度,不斷拓展城鄉共建文明村和三下鄉活動的內涵與外延。組織深入實施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三五”戰略。抓好“五項工程”的深入實施,建設好“五級文化陣地”,培育“五支文化活動隊伍”,做好牽頭與協調工作,召開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協調會議適時總結“三五”戰略的推進經驗。繼續堅持和深化文明村鎮創評活動。評選表彰“鄉約文明三項十佳”(“鄉約文明十大人物”、“鄉約文明十星農家”、“鄉約文明十佳鄉村”)。

五是搞好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引導人們告別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動員全民參與,切實改變城鄉結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場館周邊等重點部位的環境臟亂現象。積極實施城市清潔工程,廣泛開展文明駕駛、安全出行、自覺排隊、愛心讓座等宣傳教育活動,使城市的公共場所、道路交通和賽場秩序進一步好轉,形成文明禮讓、井然有序的新面貌。大力推動環境衛生建設,建立以居民群眾為主體,以沿街商店為導向,以轄區單位為示范的環境衛生建設網,充分發揮環衛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創建美好環境,努力提高城市品位。通過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健康知識講座、“我愛我們的家園”綠化命名、綠化認養等活動,加強責任意識,努力使人人成為環境衛生建設中的領導者、責任者、管理者、監督者、享受者,促進形成社區居民愛護家園,維護社區環境衛生的良好局面。以建設“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為階段性目標,以整亂、治臟、改差為主要任務,以生態文明村建設和“四進農戶”活動為依托,主要圍繞“六清六建”(清理垃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制度;清理糞便,建立人畜糞便管理制度;清理秸稈,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制度;清理河道,建立水面保潔管護制度;清理污染源,建立達標排放制度;清理亂搭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加快建立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提升鎮容、村容、戶容整體形象。力爭使整治后的村屯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優良整潔、鄉村風情濃郁,農民素質得到明顯提高,農村風尚得到有效改善。六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舉辦首屆“書香滿校園”校園圖書文化節。開展“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系列養成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將學習禮儀知識與思想品德課結合,與綜合實踐課結合,全面提升青少年學生的文明禮儀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

繼續為未成年人辦實事、辦好事。實施“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行動,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向青少年免費開放的長效機制,研究制定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召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座談會。七是廣泛開展以扶危濟困和共建共育為重點的主題公益服務系列活動。繼續組織開展“社會各界送溫暖、困難群眾沐春風”主題活動。繼續開展助殘“雙百工程”,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推進社區“低保戶”和農村貧困戶愛心行動等,真心實意幫扶弱勢群體,讓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夠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深化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進一步開展軍警民共建共育活動。八是努力提升創建工作水平。舉辦學習《條例》培訓班,做好年度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以及國家級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的推薦工作。擴大非公組織文明單位創建面。認真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經驗,集中宣傳一批愛崗敬業、遵紀守法、熱愛公益、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先進典型群體。開展全市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十百千萬”人物評選(評選“十名道德模范”、“百名創業能手”、“千名優秀職工”、“萬名文明市民”人物)活動,舉辦“改革伴我成長”青年辯論賽。編輯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的成果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