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年底工作報告及明年思路

時間:2022-01-13 03:56:00

導語:發改局年底工作報告及明年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局年底工作報告及明年思路

一、年工作小結

1、抓好計劃規劃的編制與實施。一是定期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和全力抓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攻堅。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十二五”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已下發征求意見。專項規劃完成20個。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開門編規劃,如在研究編制主導產業規劃中,我們請專家學者主動上門到骨干企業,就調整產品結構、新產品開發、延伸產業鏈等方面做咨詢調研。在編制“十二五”以工代賑規劃中,我們主動到鄉鎮,就有關項目的策劃生成等方面上門指導做好服務。三是牽頭組織制定縣重點產業發展導向,政府已開始全面實施,“十二五”以工代賑規劃已提報市發改委審核,牽頭完成了縣級重點項目、教育和衛生專項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各項專業規劃中相關的項目都列入國家和省市規劃盤子,為爭取上級更多的資金扶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四是狠抓工作落實。我們將縣人大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中的任務分解到科室、到人頭,并及時督辦檢查,較好地保證了人大決議、決定在我局的全面落實。計劃執行情況,以及重大項目建設情況,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社會發展情況。今年來,我局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年上半年計劃執行情況,分別向縣人大常委會和縣政協報告了我縣“十二五”規劃的編制情況,并根據人大審議的意見,及時修改完善。

2、搶抓歷史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一是樹立“能爭、會爭、善爭”意識,持續加大向上跑項目、跑資金的工作力度。年我局向上申報以工代賑、文教衛社會事業、農林水、節能減排、旅游和市場體系、城建民生項目100多項,目前已爭取發改系統下文的補助資金突破1億元。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針對中央擴大內需政策,以及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組織建立起較完備的縣三級項目儲備庫,一批重點儲備項目列入了省市重點儲備盤子。三是抓好中央增投項目資金的爭取和實施。今年以來,爭取中央投項目資金共7000多萬元;實行了中央投資項目定期跟蹤制度,組織及參加了10多次的調研協調工作,開展了多次的專項檢查,針對項目資金管理和工程實施的“五制管理”,提出了30多項整改意見、建議,近兩年來,經過上級多次稽察、審計,項目的實施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

3、服務項目建設,促進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以“抓項目、增后勁、促發展”競賽活動為載體,持續運作、持續深化、持續突破,促進項目帶動戰略的深入實施。一是牽頭制定項目帶動戰略的目標和項目競賽的實施方案,科學提出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和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二是進一步加大重點建設項目督查、跟蹤、落實工作力度,年我縣2個項目列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7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建設項目。落實好“三個清單”、“五個一”、“旬督查、月通報、季分析、年總評”等項目工作制度;三是及時了解和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投資運行規范有序,拉動經濟的有效增長。四是積極策劃、整合項目,充實縣級項目儲備庫,確保常年滾動更新投資項目儲備200多項,實現當年開工轉化率均在57%。五是著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牽頭策劃海西(縣)文化產業園、海西(縣)文化產業園、閩臺科技園、閩贛石材園、海西門都、海西藥谷等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個,億元以上大項目35個。

年來,我局參與重點項目現場會、協調會20多次,項目檢查督查10多次,項目督促協調10多次,提出意見建議20多條。

4、整合推介招商項目,主動參與招商引資。一是組織編寫、更新、充實和完善《投資指南》項目冊子,保持招商引資項目有30%以上的滾動更新,重點推出一批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供國內外客商選擇。二是強化了招商引資的推介咨詢和服務。重點介紹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縣旅游興縣戰略的投資重點,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方向等,為我縣的引資工作創造了較好的發展環境。特別是為我縣當年“9.8”、“6.18”等招商活動提供、推介了一批重點、特色項目,使各項專場招商活動均取得顯著成效。同時本局引進的興林木業總投資8000萬元,當年到資2300萬元。三是牽頭組織參加第八屆“6.18”項目成果交易會,簽約項目總數74項,投資總額21.2億元,其中合同項目65項,總投資20.6萬元。

5、抓好自身建設,強化為基層服務。一是抓好投資體制改革各項措施的落實,目前我局只保留政府投資項目的行政審批1項,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審批權限內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核準制或報備制,真正做到放權給企業,讓企業做項目投資的決策者。二是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將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道審批合為一道審批,企業投資核準、報備由法定時間20天縮短為2天,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由15天縮短為1天。三是對項目審批的范圍、辦事程序、需提交的文件等,做了明確的界定,并制定標準工作流程。四是建立起對重大項目、重點對象實行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制度,特別是對今年應急災后重建項目,依照閩發改投資[年]516號文規定,規劃內項目視同立項,不再審批,核準其施工工程可靈活決定招投標方式,對大干150天新上項目審批實行“容缺預審”,極大方便了基層、企業的辦事。今年完成各種項目審批100多項,實現了“陽光操作、辦件零誤差”的目標。

二、年發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務

年,我局將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發改部門經濟綜合管理職能作用,提升協調服務水平,重點謀劃好“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抓好項目帶動戰略實施、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夯實工作作風等。

1、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一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推進新一輪農田水利建設,全力做好金溪防洪二期建設和三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上青溪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全縣重點河道清淤工程、廣源坑和長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實施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朱龍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做大做強烏鳳雞、淡水魚、雷公藤、錐栗、茶仔油、茶葉等特色農業產業,扶持漢堂生物制藥、一點石、菌芝堂、百蕈食用菌等企業和相關項目的發展和建設。二是壯大主導工業產業。推進同濟生態建材、黃金加工貿易、金健茶食品釀造、必誠彩印、保溫干砂漿、木塑復合材料等盡快投建,促使臺灣科技產業園、凱西門都、竹基活性炭等盡快落地開工。開發生產葉黃素、紅豆杉等保健品,漢堂木本營養食品等,集聚規模,加快“一區三園”整合優化,爭取盡快完成各個園區產業布局、空間設計和用地征遷。依托“凱西門都”項目建設,生成一批五金配件、新型材料等上游配套項目。三是大力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服務業。全面提速海峽旅游(三明縣)產業園項目建設,確保旅游及相關產業當年投資10個億以上,著力抓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縣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工程、縣古城綜合開發、金湖體育休閑公園、慈航祖庭文化園、法蘭西鄉榭二期項目以及狀元國際大酒店、陽光大酒店、南會濱水旅游休閑綜合體3個五星級賓館等項目。

2、持續項目帶動戰略。一是加大力度爭取國家和省上更多資金支持。年我們將根據中央和省上的投資導向,抓住原中央蘇區縣和支持海西建設機遇,組織做好項目的篩選、申報工作,重點在農業、旅游、公檢法司、城市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等方面爭取更多的國家和省市資金支持。二是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初步安排在建重點項目88個,當年計劃投資39.55億元;其中續建項目41項,當年計劃投資21.08億元,新開工項目37項,當年計劃投資18.47億元。重點加快省道205線邵泰交界至朱口段公路改建工程、上清溪旅游公路、金溪流域二期防洪工程、石乳甘泉小分子水擴建、富得油茶種植及深加工、縣古城旅游休閑綜合體、“若九天”旅游休閑綜合體、狀元國際(五星級)大酒店、縣金湖旅游度假區等項目的建設;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臺灣科技產業園基礎設施、閩贛石材園、必成彩印、海峽旅游(三明縣)產業園(一期)、世界遺產地保護工程、音山旅游度假山莊等項目開工建設;抓好縣醫院住院綜合樓、城區路網橋梁、神后垅宜居安置點等民生建設工程,加快推進火車場站建設和周邊土地開發,整體提升和放大火車站廣場交通樞紐、商貿服務功能。三是提升重大項目策劃水平。進一步完善縣三級項目儲備庫建設,完成一批有一定深度的前期儲備項目,其中策劃生成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億元以上項目20個、500萬元以上項目200個,儲備庫的項目中稅性項目占60%以上,力爭當年升級80個以上,開工率40%以上。配合抓好浦建龍梅鐵路項目,推進三級汽車客運站、朱龍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世界地質公園自然遺產保護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體育中心、中影萬星影視城、凌龍影視城、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3、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完善林權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配合做好企業上市的培訓宣傳工作,加強溝通協調,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壯大擔保機構,提高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二是認真做好年度醫改工作。配合衛生部門組織制定年醫改實施方案和醫改配套文件,進一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是做好第九屆“6.18”各項準備工作。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征集一批新的企業技術需求,推動“6.18”常態化對接,并做好相關項目的跟蹤督促,保進項目落地形成生產能力。四是繼續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策劃指導工作。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緊盯大型央企投資導向,依托我縣“一區三園”,認真策劃一批大項目、帶動性強的好項目,突出開發區和產業集中區招商項目,深化前期工作,提高招商項目質量。

4、加快利民惠民建設。一是促進教育協調發展。抓好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建設,做大做強職業教育。配合好教育部門,做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設施工程,著力抓好三中遷建、幼兒園搬遷、金湖旅專教學綜合樓等項目建設。二是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實施縣醫院住院部改擴建、衛生監督所、縣急救中心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加強杉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所建設。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精心策劃“海西(縣)文化產業園”項目,扎實推進中影萬星影城、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程、農村廣電村村通工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項目建設,加快尚書第建筑群修繕及陳列展覽提升、博物館搬遷項目建設進度,推動梅林戲展示中心項目落地。四是抓好其它各項民生工程建設。重點是農村安全飲水整鄉推進工程、以工代賑建設工程、朱口集鎮污水與垃圾處理工程、廉租房建設等。

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一是推進節能減排。著力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深化推動石材、木材等行業的整治工作,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完善節能減排工作長效機制。二是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加快去年兩次特大洪災創面的綠化和生態修復,實施金溪流域綜合整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三清”示范工程和“家園清潔行動”,加大垃圾處理收集系統建設力度。三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產業。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做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國家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等國家專項的組織申報,爭取獲得國家更多資金支持。

三、強化落實,做好當前發展和改革的各項工作。

1、準確把握經濟形勢。一是進一步做好經濟形勢分析。注重調查研究,不斷拓展分析材料來源,提高經濟形勢分析材料質量。二是不斷拓展經濟形勢分析面。強化對產業發展的研究分析,增進對涉及民生領域和改革創新領域問題的分析。三是密切跟蹤宏觀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特別是中央經濟政策的動態走向,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四是加強與周邊縣市的對比分析。認真汲取成功經驗,為縣委、縣政府研究部署全縣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舉措提供依據。

2、強化規劃引導。一是推進“十二五”規劃《綱要》順利實施。強化任務分解落實,明確完成時限,推動出臺具體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綱要》實施情況督促檢查,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提出對策建議。二是繼續推進重點專項規劃的編制、銜接。幫助協調解決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力爭有一批重點項目列入上級規劃的盤子,為爭取國家和省上的資金支持打下較好的項目基礎。

3、不斷改進工作方式。一是加強相關政策研究。特別是已出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有關政策,原中央蘇區縣享受西部地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力爭較好地吃透政策,扎實地推進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工作。二是嚴格依法行政。嚴格執行基本建設項目程序,嚴格控制政府投資項目概算,推行項目論證和公示制度,做好招投標指導、協調和監管工作。三是增強工作合力。認真履行發展改革的綜合協調職能,健全工作協調機制,促進與縣直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強與國家和省、市發改委的溝通聯系,提升發改部門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共同把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推向更高層次。四是深化內部管理。進一步改進服務態度、規范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積極協調解決好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協調解決好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基層、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好務,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確保各項工作和承諾落到實處,主動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五是積極、主動、圓滿地完成好縣委、縣政府和上級發改委交辦的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