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全年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06 09:14:00
導語:開發區全年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推進開發區率先發展、跨越崛起的關鍵一年。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結合開發區實際,制定2012年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工作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黃藍國家戰略的實施,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堅持“又好又快”工作基調,著力在大項目引進、高端產業集群構建、產業支撐體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新城區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上實施突破,全面提升開發建設水平,努力打造增長極,朝著兩千億開發區目標邁進。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0億元,增長1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30億元,增長3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增長23%;實現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2.5億元,增長25%;實現進出口總額35億美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達到5000萬美元。
高端產業加快聚集。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聚集,石油裝備優勢產業快速壯大,銅壓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改造提升,現代服務業實現新的突破,高端產業發展的規模和層次顯著提升。
支撐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萍紕撔麦w系加快構建,聚集一批高層次研發機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完成年度目標?!叭瞬盘貐^”建設深入推進,高層次人才引進和職業教育培訓取得明顯成效。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資本運作能力明顯增強。物流環境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加強。
開發框架進一步拉開。臨空產業區和臨港產業區建設全面鋪開,廣利港開工建設。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快速推進,落地一批重點項目。主體區整合提升步伐加快,新城區建設進一步拉開框架,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順利推進,節能減排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指標任務。環境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環境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建成一批精品綠化工程。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生得到進一步改善。社會管理得到加強,社區服務和農村服務工作更加規范,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社會秩序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抓好經濟運行調度
(一)保障企業健康運行。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和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加強預警監控,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及時了解并解決企業運行中的問題。抓好骨干企業運行,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支持企業搞好戰略策劃,規范內部管理,實施品牌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加強政銀企合作,支持企業創新融資方式,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運作,同時培育一批后備上市資源。引導企業用足用好扶持政策,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設備,瞄準高端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深入推進“兩化”融合,運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抓好企業家隊伍建設,加大培養培訓力度,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力爭全年新增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企業1家,過10億元的企業4家,過億元的企業14家;1家企業上市。
(二)加強外經外貿工作。建立進出口工作協調機制,發揮出口獎勵資金、市場開拓和出口信用保險補貼專項資金作用,支持企業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打造新的出口增長點。積極擴大先進裝備、關鍵零部件和重要資源性產品進口。鼓勵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強反傾銷、反補貼預警和應訴機制建設,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三)加強財稅和統計工作。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加大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力度,深挖財政增收潛力,努力培植一批后續財源,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財政支出,集中財力保障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和便民實事建設。嚴格財務管理,加強部門預算、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加快公務卡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提高統計工作水平。
三、加快高端產業聚集
(一)加快產業集群構建。按照“產業層次高起來、產業鏈條長起來、產業集群強起來”的思路,集中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醫藥等新興產業,壯大石油裝備優勢產業,改造提升銅壓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產業,積極突破現代服務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整車項目為龍頭,促進廣汽吉奧公司提質上量,俊山五菱項目投產運營,同時積極引進一批高端汽車零部件項目;以科嶺項目為龍頭,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快速起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大規模集成電路、裸眼3D電視、平板電腦等項目建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新能源產業,進一步拉長光伏和風電產業鏈條,建設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產業園區。新醫藥產業,以力達新醫藥港項目為龍頭,推進資源聚集。石油裝備產業,瞄準高精尖產品,突出石油裝備的高端制造、技術研發、物流等功能,建設高端石油裝備產業聚集區。銅壓延及深加工產業,按照產業規劃,拉長產業鏈條,提高加工深度。新材料產業,嚴格控制鹽化工發展總量,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集中突破服務外包業,積極培育健康、休閑、旅游等高端服務業,加快文化產業聚集。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開展“高端項目招商年”行動,加強產業前瞻性研究,找準主攻方向,提高招商層次,集中突破一批牽動全局、有震撼力的高端產業項目。設立駐外招商站,瞄準港臺、日本、歐美等重點地區集中開展對外招商活動。加強專業招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招商工作的成效。力爭全年引進2家世界500強企業,20個過億元的項目,總投資不少于200億元。
(三)加大項目推進力度。開展“項目興區行動”,落實項目推進計劃和責任,實行干部掛職制度,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強督查考核,嚴格兌現獎懲。
四、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一)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加快“生態谷”、黃河三角洲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青年創業基地、軟件園二期等平臺建設,吸引高層次研發機構聚集;支持企業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力創建國家級采油裝備工程技術中心;加強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引進一批高質量中介服務機構;做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建成黃河三角洲標準技術服務中心;加大知識產權開發保護力度,建設全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深化產學研結合和油地校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力爭全年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50項以上、市級以上科技獎勵20項以上,申請專利190件以上,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新建規范化科研機構5家。
(二)加強人才支撐體系建設。加大“人才特區”建設力度,實施好“百名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引進一批高端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支持其搞好研發和產業化運作;加強培訓平臺建設,支持市技師學院發展,加快大學研究院和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建設,辦好黃河三角洲高級培訓中心,打造區域性培訓品牌;規劃建設科教園區,吸引國內外教育資源聚集。
(三)加強金融支撐體系建設。運營好私募股權基金和黃河三角洲產業投資基金,運作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和石油裝備產業基金,引進股份制銀行、擔保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構建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
(四)加強物流支撐體系建設。推進與青島保稅港區的合作,加快黃河三角洲國際物流港和保稅物流中心建設,引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打造區域性物流樞紐。
(五)加強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設。實施好2012年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計劃,抓好重點園區配套建設。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工程質量。
五、構筑開發新格局
(一)搞好規劃。按照全市新的戰略布局和定位要求,進一步調整優化各項規劃,形成科學完善的規劃體系。
(二)集中推進“兩區一園”建設。臨港產業區,加快推進廣利港建設前期工作,盡快開工建設;做好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園規劃選址和基礎設施配套,集中擺布高端石油裝備項目。臨空產業區,按照規劃搞好基礎設施配套,盡快具備項目承載條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做好土地收回工作,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和重點項目建設。
(三)推進東八路以西主體區整合提升。依據整合方案,推動工業聚集和功能完善提升,打造產業服務中心和高品質生活中心。按照打造城市新標志的定位,全面推進新城區建設,搞好中心商務區CBD開發,集中推進黃河三角洲國際廣場、金融大廈、黃藍時代金融港、黃河生態城、悅來湖整體開發、海洋城、臺灣風情小鎮、阜外醫院醫療中心等22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體育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城建檔案館等場館建設,高標準實施運河路、沂州路、府前街、黃河路改造工程,實現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四)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加大城市管理執法力度,實行重心下移,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城市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市政管、養、護外包,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一)做好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嚴格落實年度工作計劃,推進重點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實施一批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清潔生產示范工程,將創建工作推向高潮。
(二)抓好節能減排。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項目生態門檻,嚴格落實項目能評制度,加強預警調控和能源監察,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三)加強環境保護。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環境風險源排查,建立化學品、危險廢物監管體系,完善環境應急預案。加大水氣污染治理力度,開展大氣污染物監測預警,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濱海新材料園公用污水處理廠和環境監管中心盡快投入使用。完成好中心城工業企業搬遷任務。
(四)推進集約集聚發展。依據園區規劃,合理擺布項目,促進聚集發展。嚴格項目評估審核,嚴格執行工業項目分類供地管理辦法,鼓勵建設多層廠房,鼓勵中小項目入駐標準廠房,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和產出強度。加大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土地閑置費征繳力度,集中開展土地清理,堅決收回閑置土地。
(五)推進綠化工程建設。加大綠化投入力度,編制主體區景觀規劃,實施一批精品綠化工程。加強綠化養護管理。加強企業院內綠化工作。加大濕地保護力度,提升濕地生態功能。
七、加強社會事業發展
(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落實促進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扎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高度關注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生活,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實施社區服務中心、金水市場改造等一批便民實事。統籌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突出抓好普通中小學和幼兒園標準化、校車安全、學生營養補助等重點項目建設。切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二)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切實做好群眾工作,拓寬群眾訴求表達渠道,設立群眾服務工作中心,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落實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重大事項、重大決策實行風險評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深入推進“平安開發區”建設,搞好交警大隊指揮中心、社會穩定視頻動態監控系統、“網格化數字社區”等重點工程建設,組建治安巡邏(特警)大隊,加強單位內保群防群治隊伍和社區基層基礎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和打霸治痞行動,強化建筑工地、出租房屋、復雜場所、兩新組織、網絡輿情及流動人口綜合管理,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加強普法陣地建設,搞好普法教育。加大油區綜合治理,搞好油地共建,構建和諧油區。健全預警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
(三)全力抓好安全生產。持續推進安全生產示范園區建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一崗雙責”,突出抓好?;贰毫θ萜?、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行業和領域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市場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管,確保食品藥品安全。
(四)加強精神文明創建。依托工青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企業職工和區內群眾的業余生活。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調整健全內部機構設置,形成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統一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推進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改革,完善考核獎懲機制,增強內部活力。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強化服務功能,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能。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在政府融資、園區建設和城市經營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多渠道多元化解決資金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整合管理服務資源,提高社會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探索土地管理開發的新模式,保障開發建設需要。
九、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大力加強“兩新”組織建設,推進基層組織黨務公開,不斷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并執行好源頭治理、廉政風險排查、廉政談話、內部廉政巡查、問責等制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管理,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加強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三)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中心意識和服務意識,凝心聚力,加快發展。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引進高層次人才,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加強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管理,提高工作執行力和落實力度。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強化激勵機制,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開發區項目行動指導方案
- 下一篇:教育局共青團全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