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
時間:2022-11-27 10:39:21
導語:農業機械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業機械化發展概況
(一)農機總量穩步增長。截至目前,全縣農業機械固定資產總值達42790.36萬元,比2011年增加4733.3萬元,增長12.4%;農機總動力達到905310千瓦,比2011年增加17751千瓦,增長2.1%;全縣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2066臺。
(二)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2012年,我們共向上級爭取資金1595萬元(其中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70萬元,位于全省第10位,全市首位;省級示范工程項目資金20萬元;市級項目資金105萬元),帶動農民投資3895萬元,精心組織實施了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圍繞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大大優化了全縣農機裝備結構。截至目前,全縣大中型拖拉機達到2695臺,比2011年增加281臺,增長11.6%;大中型農機具6698臺件,增長9.8%;小麥聯合收割機達到1325臺,增長21.5%;玉米聯合收獲機達到636臺;秸稈粉碎還田機械1195臺。
(三)農機化作業水平大幅度提高。小麥的機耕、機播、機收等主要生產過程已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全縣農業運輸已實現了機械化。玉米聯合收獲、大蒜機械收獲、秸稈機械粉碎還田、設施農業等機械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四)農機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農機供應、維修、教育培訓、科技推廣、安全監督管理、規模化作業等六條服務線的觸角已伸向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和農村經濟的諸多領域。
二、嚴格程序、突出服務、加強監管,精心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
2012年我縣爭取上級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1470萬元,比去年增加310萬元。全縣補貼農戶970戶,補貼機具4772臺套。
圍繞做好今年的農機補貼工作,縣農機局確立了“圍繞一個中心,實行三個全程監督,實現三個確保”的指導思想?!耙粋€中心”是做好補貼工作,讓農民滿意?!叭齻€全程監督”是:首先縣第二紀工委對參與農機購置補貼的工作人員全程監督,堅決杜絕“冷、橫、硬”和“吃、拿、卡、要”現象;其次縣財政部門對資金兌現落實情況全程監督,對倒賣補貼機具、套取補貼資金、企業亂收費等行為嚴厲查處,保證補貼資金運行安全。第三縣農機部門對供貨過程全程監督??h農機局成立了3個監督供貨組,對全部補貼機具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做到了每個機具噴涂編號,每個機具人機合影?!叭齻€確保”是:確保政策落到實處,確保購機農民得到實惠,確保補貼機具發揮作用。
在具體工作中,縣農機局在農機系統推行了“五個一工作法”,即:熱情接待每一位到場的農民,讓購機農民掌握每一個補貼環節,尊重每一位農民自主選擇的權利,補貼手續實行“一站式”辦理,從報名到最后的供貨、售后服務實行“一條龍”服務。
由于我們工作扎實、成效顯著,我縣農機補貼工作得到了省農機局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局并將我縣做法作為經驗在全省農機系統推廣。
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維護了購機者的根本利益,制止了倒賣機具現象發生。在購置補貼實施過程中,驗收辦證組現場為購機者辦理行車證530副,辦理培訓拖拉機駕駛員420人。通過嚴格驗收,每臺機具都必須噴涂補貼編號,有效地維護了購機戶的權益。二是農機裝備水平得到提升,農機裝備結構得到優化。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施中,我們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運行的原則。重點對新添置的農業機械在選型上進行把關,力求讓購機者選購具有國內、國際先進水平,適合當地農業生產,滿足農藝要求的機具。一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落戶于,使我縣農機裝備水平得到提升,農機裝備結構得到優化。三是推進了區域連片作業,促進了農機合作社發展。由于大型機具的引進,農機大戶為了增加作業量,降低作業成本,開始向著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連片作業努力。在指導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我們連同建立和完善農機合作社一起抓,使許多農機大戶,聯合當地有機戶組建農機合作社。實行統一調度機械,統一作業時間,統一作業順序,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優惠價格,提高了作業效率,保證了作業質量。四是農機新技術得到進一步推廣,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保證。在農民購買機具的同時,引導農民使用先進農機新技術(如: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玉米機械收獲、機械深松整地等),今年購置的機具全部投入全縣農機化生產作業中,全縣完成機械播種70萬畝,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力提供了有效保證。
三、抓好農機檢審,確保安全生產
認真貫徹落實全縣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加強農業機械的安全監督管理,確保農業機械優質、高效、低耗、節能作業,實現全縣農機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我縣農機檢審時間從4月5日起到4月30日止。檢審范圍為凡2012年12月31日前領取核(換)發魯01號牌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必須參加檢驗。合格的及時核發檢驗標記,復檢兩次不合格的車輛收繳牌證、停止行駛。農機監理執法人員嚴抓檢審質量,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進行檢審。嚴肅檢審紀律,農機監理執法人員要持證上崗,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堅決杜絕違章違紀行為發生。
在農機檢審工作同時,向農機從業人員大力宣傳國家有關農機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普及農機安全生產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同時,還對違章行為進行專項整治,重點檢查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違章載人、酒后駕駛等行為。
四、依托利民農機培訓服務中心,搭建農機教育培訓的平臺
是保護性耕作等農機新技術推廣重點縣,為提高農業機械化科技水平,適應新時期農機教育培訓的需要,縣農機局依托利民農機培訓服務中心,加大了對農機科研推廣等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廣泛開展農機作業服務人員培訓,以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和新購買農機具的農民為主,積極開展農機駕駛操作、維修保養、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
培訓服務中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以中央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機事業為目的,為農民提供各類農機駕駛,操作等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為我縣農村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探索農機互助合作社規模化經營模式,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2012年,縣農機局抓住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的契機,圍繞發揮農機最大效益、加快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在鼓勵農民購買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農機具的基礎上,堅持把農機互助合作社建設作為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舉措,通過探索農機互助合作社規?;洜I模式,不僅使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提升,而且促進了勞務經濟發展及農民收入增加。截止目前,全縣已注冊成立了大昌、騰飛等15家農機互助合作社,入社社員327人,服務農戶約3.2萬戶,農機互助合作社現擁有配套農機具360多臺套。2012年,合作社實現作業收入1020萬元,社員平均增收10100元。在工作中,縣農機局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引導農機互助合作社變傳統單機作業模式向“五統一”的合作社規?;鐓^經營模式轉變。合作社對入社農機實行“統一保養、統一管理、統一作業、統一檢修、統一存放”。同時,引導農機互助合作社,憑借資金、機具和技術優勢,拓展經營服務范圍,變過去單一的機耕作業服務向開展多種經營服務轉變,實行全方位社會化服務。目前,合作社不僅提供收糧、耕地、整地、播種,還提供化肥、農藥等農資服務,按照群眾意愿,開展土地代管服務,尤其是對于長期在外打工或無力經營土地的農戶,合作社通過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代替其經營,發揮“土地保姆”和“土地管家”職能,加快農村耕地合理流轉。憑借合作社規模化經營及資金、機具、技術優勢,合理配置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把各種不同功能的單機和大中小型農機有機組合起來,實現統一管理、統一安排,有效開展農機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促進農業機械化增長方式轉變。
六、切實抓好農機修配管理工作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搞好農機修配網點的檢審和辦證工作,2012年全年共審驗農機修配網點32個,檢審率98%。二是積極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工作。2012年我們共印發宣傳材料2000份,在縣電視臺做字幕廣告4天,制作廣告牌和墻體廣告2處。通過宣傳提高了廣大維修業戶和農機從業人員對職業資格技能鑒定工作的認識,充分認識到職業資格證書在外出打工和勞動就業中的重要作用。全年辦理農機職業技能培訓鑒定150人。我們還對全縣農機行業從業人員現狀,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外出打工人員現狀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發現我縣農村剩余勞動力很多,外出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普遍較低,有的苦于無一技之長而無法外出務工。因此,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的潛力很大,我們今后要加大這項工作的力度。三是結合“3.15”活動,狠抓農機市場的打假工作,根據市站的統一部署,結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我們開展了以宣傳農機法規為主的普法宣傳活動,印發宣傳材料2000余份,出動宣傳車3輛。結合對農機修配網點的檢審工作,對假冒偽劣進行了檢查,檢查農機修配網點32處。四是積極開展農機維修規范治理和打假護農專項工作。根據市農業局安排和市站要求,我們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農機維修規范治理和農機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并結合實際專門制發《實施意見》。根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國務院第412號令和《農村機械維修管理規定》狠抓了農機維修點的等級技術檢驗和維修工的行業準入工作。通過排查摸底,我們聯合有關執法部門重點查處了無廠名、廠址、合格證以及應有而未有相應許可證書的農機產品,對不服從管理和達不到等級技術要求的維修點也進行了堅決取締。通過開展該項活動,我縣農機維修市場和配件銷售市場進一步得到規范,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
七、圍繞全縣“三夏”、“三秋”生產,積極搞好農機化服務工作
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和“三夏”、“三秋”生產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精心組織、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和要求,縣農機局把“三夏”、“三秋”農機化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圍繞“三夏”、“三秋”農機化生產的各個環節,及早組織專門人員對“三夏”、“三秋”農機作業供需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全面掌握農機作業市場情況,搞好供需銜接。根據今年“三夏”、“三秋”生產對農機化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相關工作,做到早打算、早安排、早落實。
(二)認真實施農機補貼,重點推廣先進適用機具。今年,縣農機局積極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7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0萬元。主要用于補貼小麥聯合收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免耕播種機械及其配套動力機械等“三夏”、“三秋”急需的農業生產機械,優先保證農民對小麥聯合收獲機械的購買需求。并把一次進地,可完成摘穗、輸送、存儲、秸稈直接還田等作業環節的背負式、自走式、互換割臺式小麥聯合收獲機作為補貼重點,促進秸稈粉碎還田和免耕播種等低碳、環保先進農機技術的推廣應用。共補貼農機具891臺,其中大型拖拉機126臺,小麥聯合收獲機161臺,秸稈還田機械96臺,免耕播種機2臺,深松機械4臺。通過補貼,為三夏、“三秋”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機械裝備保障。
(三)大力推行“一條龍”作業模式?!叭摹?、“三秋”生產中將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作用,根據作業訂單或作業協議,積極推行小麥機收、秸稈還田、土地深松、玉米機播、玉米機收等“一條龍”作業模式,并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人歇機不歇,晝夜作業,千方百計提高作業效率,縮短作業時間,加快作業進度,全面完成小麥、玉米機收任務。
(四)開展機具檢修、機手培訓、機具推廣??h農機局抽調農機技術人員組建檢修服務隊,深入鄉鎮街道、村戶、農機銷售、維修網點和田間地頭,督導機手做好機具檢修保養,保證了農機具以最佳技術狀態投入到“三夏”農機生產中。全縣共檢修拖拉機10162臺、小麥聯合收獲機762臺,玉米聯合收獲機656臺,配套農業機械500余臺套
(五)抓好后勤服務,解除后顧之憂??h農機局成立農機110服務隊,公布農機110服務電話,24小時提供作業信息、技術、后勤保障性服務,并到田間地頭開展巡回服務。督促或協調有關廠家、農機修配業戶、縣石油公司等部門,備全備足農機貨源、易損零配件及油料,確保了作業機具故障的及時排除和油料供應。
(六)設立接待點,服務跨區作業。為促進跨區作業的順利進行,縣農機局及時與外地農機部門協調聯系,為跨區作業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預計今年“三夏”、“三秋”生產期間我縣將有200臺小麥聯合收獲機、100臺玉米聯合收獲機外出作業。外地來我縣的在400臺左右??h農機局在省道248線與濟陽交界處和省道316線與臨邑交界處,各設一處跨區作業接待點,實行晝夜值班,現場調度,促進供需平衡、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嚴格規范中介服務行為,維護機手利益,避免向機手濫收費、多收費和只收費不服務行為的發生。
(七)搞好農機安全生產,提供安全保障。“三夏”、“三秋”是農機作業高峰期,也是農機事故易發期、多發期,縣農機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農機生產安全責任制,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以提高整治“三率”為重點,組織農機安全監理人員深入鄉村、地頭和作業場所,查糾無證駕駛、無牌行駛、違法載人、違規作業等違法行為,開展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發生,截至目前,共檢查拖拉機300余輛,糾正違章62輛,排查消除安全事故隱患126起。深入推進“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結合開展農機化教育培訓行動,切實搞好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宣傳教育,努力提高了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水平。制定了《縣農業機械管理局關于重特大農機事故應急處置預案》,積極與公安、交通、消防、氣象等部門協調配合,對遇有火災、雨災、機械故障、通訊、接待、油料、強行攔截農機等一系列問題做到了早安排、早協調、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為全縣“三夏”生產保駕護航。
八、成功組織全省深耕深松現場會和全市三秋農機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
2012年10月6日,全市“三秋”農機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我縣召開,市農業局局長趙玉海等市局領導、各縣區農機局局長及我縣副縣長張云雷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實地查看了我縣玉米收獲、土地深耕及小麥播種等農機生產情況,并聽取了我縣農機局相關情況匯報。市局領導及與會人員對我縣三秋農機生產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2年10月10日,全省深耕深松現場會在我縣召開。省農機局局長高明飛,市農業局副局長等省市農機部門領導及我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副縣長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在我縣農機作業現場,實地查看了我縣三秋農機生產情況,聽取了我縣農機局三秋農機工作情況匯報。省市領導對我縣三秋農機工作有條不紊、服務到位的組織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
九、二〇一三年工作思路與措施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農機化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方式、調結構、抓創新、促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及“兩型”農業發展要求,勇于創新,扎實工作,不斷開創我縣農機化發展的新局面。
(二)工作措施
1、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提升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
2、圍繞“兩型”農業、品牌農業發展,加快推進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及農機化示范基地建設
3、圍繞先進農機化技術普及,大力推廣發展土地深松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機械化
4、圍繞生態農業發展,進一步健全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5、圍繞全縣糧食增產豐收,組織好“三夏、三秋”農機生產
6、圍繞農機服務組織化水平提升,大力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
7、圍繞強農惠農富農,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
8、圍繞農機化安全質量水平提升,進一步加強安全監管
9、圍繞增強農機化隊伍科技素質,大力開展農機教育培訓
10、圍繞營造農機化發展良好氛圍,進一步加強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
- 上一篇:畜牧局監督管理工作計劃
- 下一篇:行政中心半年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