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
時間:2022-01-31 09:26:35
導語:水務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始終堅持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水務系統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努力打造智慧水利,強化水利項目整合力度,全力推進水利事業發展,水資源制約瓶頸加快突破,旱汛兼重的窘境得到有效改善。被評選為國家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先后被表彰為全省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省農村水利工作先進集體、省水行政執法工作先進集體。
一、2020年水務工作開展情況
(一)堅持項目優先,統籌兼顧,不斷夯實民生基礎。今年以來,始終堅持以項目為抓手,以解決民生問題為切入點,結合縣情和水務部門實際,積極爭取項目,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和中小型項目建設,不斷夯實民生基礎,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一是積極編制爭取項目。編制完成2020年水利項目7個,預計總投資6.02億元,完成縣下達目標任務。已入庫項目7個,完成固定投資7.15億元,全面完成縣下達目標任務。積極與中央、省市水利主管部門對接,結合全縣實際和上級項目編制要求,提前謀劃,上報項目,確保項目爭取率。已爭取上級項目資金4079萬元、項目7個。二是加快推進毗河工程建設。毗河一期工程段總干渠、樂陽干渠、十里河充水渠等渠道主體工程基本結束,達到通水條件。今年1月6日,毗河一期總干渠自驗式通水試驗成功,水頭成功到達朝陽水庫。目前,新生充水渠剩余50米正在施工,預計年底達到通水條件。穩步推進毗河二期工程,配合省二期辦完成了《省都江堰灌區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建設征地實物調查細則及工作方案》的確認、臨時用地選址規劃和環評公示等工作。三是大力整治病險水庫。規劃整治薄弱環節病險水庫10座,目前陳家灣、吳家灣兩座水庫主體已完工,靈泉寺等4座水庫已完成70%工程量,預計今年年底完工。金石坎等4座水庫已完成財政評審,正在進行招標工作。完成縣巖板灘水庫灌區改造試點項目、縣2019年小型水源工程建設項目、縣2019年小型水庫維修養護工程;完成縣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源治理;完成40座小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四是穩步實施后扶移民項目。2020年開工移民后扶項目5個,計劃投資6436.8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1個,正在實施項目4個,完成投資3500余萬元,建成村級公路32.86公里,田間道路12公里,整治山坪塘15座、囤水田8處,土地整理60畝,引水管道安裝1900米。五是扎實推進水土流失項目。完成2019年石湍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加快建設2020年中天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計劃完成財政投資834.98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86平方公里。
(二)堅持完善機制,壓實責任,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今年以來,始終堅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黨政干部擔任河湖長的工作體系,出臺巡河、例會等一系列制度。大力推進“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扎實開展“清四亂”工作,全面推動河流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一是完善河長制工作機制體制。建立“行政河長領航、技術河長駕航、河道警長護航”河流治理模式,實行縣委書記、縣長為總河長的三級河長體系。將轄區內104座水庫、6條主干渠道及各塘壩納入湖長制管護范圍,納入河長制工作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落實、統一考核。圍繞流域內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六大任務,共巡河1414人次,其中縣級河長巡河189人次,鄉鎮級河長巡河1221人次。組織召開總河長大會2次、沱涪兩江流域綜合治理等專題會8次。二是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完成童家河、蟠龍河等6條河流約170公里的河道管理保護岸線劃定工作,啟動14條縣級河流劃定工作。以飲用水源保護地為重點,徹底清除水庫、河道等水域周邊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白色暴露垃圾等衛生死角。三是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出臺《2020年縣全面深化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制定20條縣級河流河長制“目標、問題、任務、責任”四張清單,確保河長制工作落到實處。加快蟠龍河元壩子斷面水質提升項目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項目早日投入使用,斷面水質達標。建立聯防聯控機制,與簡陽市、安居區等8個縣(區)河長辦簽訂聯防聯控協議,定期召開郪江流域聯防聯控協調會,不斷強化跨縣(區)河流的監控管理。
(三)堅持水利改革,創新機制,水庫管理體制不斷優化。今年以來,始終堅持以推進水利機制體制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水利改革,強化依法治水、科技興水。一是完善水庫管理機制。探索新的水庫管理模式,制定《縣水庫管理運行方案》,把到期?。ǘ┬退畮觳糠止芾砺氊熞平坏礁鬣l鎮(街道)。二是加強水庫日常管理。完善了水庫管理單位管理制度和工作職責,制定了年度考核辦法及評分細則,嚴格規范管理行為,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考核。三是加強水庫工程維護。出臺了《縣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制度》,編制了《水毀渠道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督促水管單位對大壩、溢洪道、放水設備進行常年維修養護。
(四)堅持水土流失治理,保護生態,水土保持監管持續加強。今年以來,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積極分析水土流失情況,增添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加強水土保持監管,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一是持續開展水保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宣傳車等載體和下鄉鎮、入社區等機會,大力開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共張貼宣傳標語40余幅,印發宣傳資料8000余份,出動宣傳車10余臺次,展出宣傳版面30版次,水保法律法規知曉率得到顯著提高。二是加強項目水保審批。嚴格執行報告書“雙五”標準,印發《水土保持方案辦理須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截止目前,共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34個,其中:報告書15個,報告表19個。征收水土保持補償費162.75萬元。三是全面推進監督管理。印發《2020年度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工作計劃的通知》,努力實現生產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全覆蓋,累計開展執法檢查170次,檢查在建項目91個,其中現場檢查29個,書面檢查81個,現場檢查率32%,約談違法項目4個,通報批評涉嫌違法項目19個。四是全面啟動遙感監管。及時完成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相關數據和信息的錄入工作,并應用遙感監管系統對我縣疑似違法擾動圖斑全部進行了現場復核,對違法項目下發了整改通知。五是強力推進示范創建。2020年1月,省孔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成功創建為省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計劃啟動國家級科技示范園區創建工作,正著力加強科普教育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宣傳標識體系,確保滿足國家級評定標準。
(五)堅持節水護水,提高效能,水資源管理更加規范。今年以來,嚴格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制度,堅持“節水優先”,落實節水各項措施,推進節水載體建設,抓好城市、工業、農業等領域節水,規范用水節水行為,不斷鞏固省級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縣創建成果。一是深入開展節水宣傳行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點,組織各部門干部走上街頭為群眾提供節水法規政策、節水知識宣傳服務,通過“三下鄉”活動,把節水知識送到基層干部群眾;利用縣廣播電視臺等重要平臺,滾動介紹水情、節水知識;與郵政合作利用郵政的宣傳平合,通過印發DM宣傳單、在閱報欄宣傳節水知識、郵政經營網點LED滾動宣傳等手段,大力開展節水宣傳。共計參與開展各類節水公益宣傳活動10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張貼宣傳標語100余條。二是嚴格執行水政執法。嚴格依法辦事,以加強取水管理、涉河建設管理及水土保持等執法為重點,建立常態化保水監管機制,促進全縣水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目前,共計開展非法取水、違規采用地下水等行為的水事執法巡查300余次,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87份,發放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10份,均已按期銷號。三是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制訂工作方案,編制《縣水資源綜合規劃》,以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不斷強化水資源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以推進水污染治理為重點,嚴守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實行嚴格的監管措施,讓水資源管理“紅線”真正成為水環境“警戒線”、水生態“保護線”。四是強化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成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節水機關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縣水務局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縣水務局機關節水工作管理制度》等六項規章制度,投資38萬余元,嚴格按照《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和《節水生活器具標準》安裝更換節水器具,對水務局機關辦公樓老舊器具、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安裝空調冷凝水收集利用系統,杜絕出現“跑、冒、滴、漏”現象,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
(六)堅持圍繞民生,服務群眾,飲水安全全力保障。今年以來,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積極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及集中供水站、大院集中供水的新建改造和單戶井打造,全力保障全縣飲用水安全。一是強化農村飲水安全。緊緊圍繞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以貧困人口為重點,采取新建、配套改造等措施,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共投入資金788.84萬元,組織新打單戶井1580口、新建改造大院集中供水26處,自來水管網延伸4處,鞏固提升受益人口5000余人,確保了全縣貧困人口按現行標準飲水安全全部達標。二是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制定了《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方案》,完成飲用水源地隔離設施建設、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原住民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加快推進第一批(簡家河水庫、貓兒溝水庫、黑堰塘水庫)水體內源治理試點、一級保護區水源涵養林建設等工作。三是逐步推進供水規劃建設。開展全縣“大供水”規劃,計劃將現有10個飲用水源地優化調整為4個,在全縣分四個片區實行區域供水。保留雙河集中供水站(供水區域包括雙河、通旅),新建寶石水庫集中供水站(供水區域包括縣城及周邊共13個鄉鎮、街道)、東禪寺水庫集中供水站(供水區域包括大佛、良安、金順)、桂花灣水庫集中供水站(供水區域包括寶林、盛池、中和場)。
(七)堅持齊抓共管,多方發力,質量安全管理更加規范。今年以來,始終堅持齊抓共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高度重視水利項目質量安全管理,確保無安全事故發生。一是強化質量監管。印發了《縣水務局“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管理辦法》、《縣水務系統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及職責》、《縣2020年水利安全生產要點》等相關文件,采取項目法人及業務股室自檢與質監站抽檢相結合的方法。對全局在建水利工程質量進行了全面的現場檢查、復查。目前,共編制質量監督計劃3份,確認項目劃分3份,監督檢查整改意見1份,簽訂質量監督書3份,督促指導簽訂質量終生制責任書若干,現場檢查工程8處,存在的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有效地遏制了質量事故的發生。二是強化安全檢查。印發《縣水務系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水利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清單》、《縣2020年水利安全生產要點》等文件,及時修正完善《縣水務系統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通過會前學法、集中學習、轉發文件等方式及時傳達省市縣安全生產有關的文件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重點開展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安全檢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目前已發現安全隱患20處,按期完成整改,全年無重大安全隱患及安全事故。三是強化掃黑除惡。及時調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各類會議15次。按照10個業務股室職能職責全力開展掃黑除惡治亂線索排查和治理。深入鄉鎮開展各類宣傳活動25次,發放掃黑除惡宣傳單14500余份、宣傳小冊子700余份。
(八)堅持防救結合,未雨綢繆,防汛抗旱更加有力。今年以來,始終把防汛抗旱作為全局的重點工作之一,積極分析歷年水情旱情,層層壓實工作責任,提前存儲防汛抗旱物資,定期開展督查檢查,確保了防汛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及時召開全縣防汛工作會,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層層壓緊壓實責任。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的原則,全面落實行政領導為核心、鄉鎮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防汛準備到位。完善《縣2020年防汛應急預案》,督促21個鄉鎮(街道)、15個水庫管理單位完善本單位《2020年防汛應急預案》。落實搶險隊伍22支,備齊備足搶險救災物資7類(其中編織袋、麻袋4.6萬根、編織布、水工布2500平方米、鉛絲2噸、沖鋒舟3艘、機動船18艘、救生衣2321件、照明設備658臺套),為今年的防汛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隱患排查到位。采取鄉鎮自查與縣委、縣政府專項督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圍繞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低洼城區、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交通干線、在建工程等重要設施,學校、醫院、居民聚居點等人群密集區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全部建立臺賬,落實隱患治理、緊急避險等措施,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到位。截至目前,累計投入119人組成63支排查隊伍,開展隱患排查5次,排查整改問題60余處。四是預警監測到位。積極開展山洪災害防治項目非工程措施建設,已建成簡易雨量站、自動監測雨量站、四要素自動監測氣象站等監測站點100余處。完善“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國土、水利、應急、氣象等部門預報會商及動態預警機制,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雨情汛情,滾動會商研判16次,做好全天候監測,精細化預報,累計發送發送雨情3592條,水情37110條,預警25次,發送預警短信12850條,啟動預警廣播300次。通過宣傳欄等形式廣泛開展防汛減災宣傳,累計發放防汛減災宣傳單5000余張、山洪危險區明白卡10000余張,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形成全民防汛抗洪救災的強大合力。五是督查考核到位。制定《關于開展防汛減災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專項督查的通知》《關于開展防汛減災及地災防治安全隱患大排查和問題整改大督查的通知》,抽調防指有關成員單位人員,分成3個督查組持續深入各鄉鎮(街道)開展汛前、汛中巡查督導工作。縣水務局抽調防汛辦、管理總站工作人員組成檢查組,在分管領導帶領下定期不定期對各鄉鎮(街道)、各水庫管理站開展防汛減災督查,對省市縣防汛減災督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和相關部門、鄉鎮對接反饋,限期整改到位,確保全縣防汛減災工作順利推進。截止目前,全縣防汛減災督查組已持續全覆蓋開展檢查8次,水務局防汛減災檢查組已持續開展檢查18次,發現問題均已全部整改完畢。六是值班值守到位。嚴格執行汛期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每周對各鄉鎮(街道)、各水庫管理站、各成員單位、山洪災害危險區責任人值班值守情況進行電話抽查3次。要求值班人員嚴格遵守各項防汛工作制度,堅守值班崗位,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和汛情發展,及時收集掌握防汛相關信息,認真做好值班值守記錄,第一時間做好洪災險情信息報送工作,確保不漏報、不錯報、不遲報、不瞞報,確保了有災提前防御,有險及時避讓。七是抗旱保產到位。成立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水務局局長為副組長,其他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宣傳組、業務組、保障組,統一調度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堅決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從棉花溝、古堰口等水庫調水160萬立方米,通過科學調度水資源,把有限的蓄水用在刀刃上。深入實地,積極開辟水源、挖掘潛力,尋求有效的抗旱途徑,組織打單戶井1580口、新建改造大院集中供水機井26處,自來水管網延伸4處,努力將災情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確保人畜飲水安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八)堅持學以致用,轉變作風,黨風廉政建設更深入。
今年以來,始終堅持學以致用,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嚴明干部紀律,持續轉變作風,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強化理論學習。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黨的精神以及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的決策部署。持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召開黨員大會集中學習10次,各支部也先后開展學習教育活動30余次,講黨風廉政專題課2次,不斷豐富主題教育形式和內容,確保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落實。黨組成員開展專題調研,逐句學習黨章黨規。抓實“”、主題黨日以及雙重組織生活等制度落實;建立支部會議記錄及黨員學習筆記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制度,積極拓展“支部互助、黨員互幫、上下互學”的“三互”結對活動機制,扎實開展機關支部與石湍鎮高廟子村、興龍壩村和通旅鎮新橋村開展“城鄉黨建結對共建”等活動,幫助寶林鎮新建社區黨支部完善工作機制。二是加強黨建廉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帶頭執行黨組主體責任,帶頭給全系統黨員講授黨課2次,各分管領導分別到聯系支部上黨課2次。召開廉政談話專題會議8次,進行集體廉政談話共100余人次,不斷提高防腐拒變意識;組織局機關和下屬單位觀看廉政教育片3次;局黨組每半年聽取分管領導履行“一崗雙責”情況報告;重新梳理廉政風險點共84個,其中班子成員16個,重點人員37個,內設機構31個。嚴格執行公務用車、上下班簽到等水務局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管理、監督。三是加強組織建設。加強對幫扶村通旅新橋村進行幫助指導,派出“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落實“五個一”幫扶力量隊伍。堅持黨風廉政建設和業務工作同時抓,逢會必講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努力營造部門清正、干部清廉、作風優良的干事創業環境。各支部組織黨員到縣烈士陵園進行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在年初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織黨員干部到超市和小區開展值班值守、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過去一年在省、市、縣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清醒認識到,水利事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毗河一期配套渠系未建。毗河供水一期境內共布置放水洞48處,但沒有進行放水洞渠道延伸配套建設,未與原水系連通,不能充分發揮其灌溉效益。
(二)水利設施管理有待深化。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如農村小型集中供水站建成后,因農村群眾基本都有單戶井,工程運行、管理積極性不高,且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因此存在運行管理、維修維護不到位的情況。
(三)病險水庫的整治急待加強。2020年我縣對金石坎等4座水庫進行了整治,現仍有蟠龍河、東禪寺兩座中型水庫和桂花灣、漆家溝等20座小型水庫存在安全隱患,急需加快整治。
(四)水毀工程缺乏維修。農村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維修養護資金少,水毀或滲漏、垮塌、風化等情況較嚴重,部分石河堰、山平塘已經荒廢,配套的渠道風化、垮塌嚴重,嚴重地制約了工程效益發揮。
(五)河道綜合治理難度大。縣地處沱涪兩江分水嶺,水資源嚴重匱乏,河流自我凈化能力十分有限,部分鄉鎮河道垮塌,環?;A設施建設滯后,農業面源污染仍未完全消除,影響河流水質,穩定達標壓力大。
三、下一步打算
2021年將繼續圍繞年度省市縣既定目標任務,進一步落實責任,增添措施,全力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和水庫管理,強化水利隊伍建設,確保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一)進一步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一方面全力做好毗河一期工程掃尾。積極與水投和施工單位對接,加強協調和督促監督,強力推進管理公路等附屬工程施工,加快工程缺陷修復,督促施工單位及時處理炮損補償和借占道損毀修復,組織鄉鎮開展完成臨時用地復墾,切實解決民生實事,全力做好一期工程掃尾工作,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毗河二期的開工準備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安排,全力配合市毗辦開展好毗河二期實物調查、統計和匯總上報,積極開展資金籌措、移民安置、社會風險穩定評估等前期各項工作,確保二期工程早日開工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水利項目建設管理。一是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加快中天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縣2019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等31個工程項目建設和驗收;二是積極推進項目開工。加快縣小陽化河工業園五通匯龍段防洪治理工程、縣鹽井凼等等9個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三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積極與省市水利主管部門對接,結合實際,積極爭取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東禪寺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蟠龍河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等5個項目工程,爭取更多項目資金到位。
(三)進一步強化水利行業監管。一是強化全縣水利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和監督,完善質監信息報送、考核等工作。二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制度,加強水政執法和水保執法檢查工作,規范水行業監管。三是全面落實《市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持續推進各行業節水工作,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強水庫管理,落實好安全生產責任和人員值守,保障水庫正常運行。持續推進水庫的運行管理改革。五是加強汛期值班值守,并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做好防汛值班和度汛相關準備,確保安全度汛。
(四)進一步加強水生態環境治理。進一步抓好“河長制”工作,制定出臺《2021縣全面深化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要點》,全面完成全縣20條河流管理保護岸線劃定工作,堅決落實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政治責任,以水質達標為基礎、以生態涵養為核心,按照“科學規劃、綜合施策、項目推進”思路,大力實施河長制工作“四大戰役”,不斷改善水庫、河道水質。全力推進全省河湖管護示范縣建設。進一步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不斷提高達標率。
- 上一篇: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總結
- 下一篇:農業農村局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