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局上年總結及下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8-03 04:18:40
導語:應急管理局上年總結及下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部門的指導支持下,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各類事故的發生,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今年上半年,全縣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2人,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其他領域未發生亡人安全生產事故。自然災害領域總體形勢平穩,未有事故發生。
一、2021年上半年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注重思想教育,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揮
局黨委組織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采用中心組理論學習、交流研討、知識測試、紅色教育、專題黨課等多種方式開展黨史學習,強化學習效果。確立以開展安全應急知識宣傳“五進”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干部以安全知識科普、課程宣講、隱患排查、應急演練等多種方式開展安全應急知識宣傳,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為群眾辦實事的落地見效。營造濃厚的思想教育氛圍,黨建政治引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組織傳達部署,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
提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各2次,組織召開3次安委會全體(擴大)會議,總結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及時傳達全國、省、市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深入貫徹學習關于湖北十堰爆炸事故的重要指示和總理重要批示精神,組織各鎮(園區)、各單位觀看“生命重于泰山——學習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三)開展專項整治,安全生產監管更加有力
一是液化石油氣專項整治。制定了《縣城鄉液化石油氣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摸排新增經營站(點)19家,停業29家,取締證照不全經營站(點)8家。二是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行動。全縣共派出檢查摸排小組80個,出動執法人員386人次,排查企業1285家。三是依法整治非法經營成品油專項行動。排查出加油站點16家,其中非法加油站點2家,證照不全10家,證照齊全4家。依法處置3家?;C過期加油站,拆除取締加油站6家,掛黃牌停業整頓1家。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扎實推進,持續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道路交通領域:一是持續開展非法違法及各類違規道路運輸經營行為。查處非法客運車輛74臺、違規經營長途客車5臺、違法超限超載貨車30臺、行政處罰146.63萬元。二是加大縣鄉公路運營方面的隱患排查治理。安裝安全標識牌200個、安全護欄1000米。建筑施工領域:一是對房屋建筑項目及工業廠房項目開展全面檢查。查出安全生產隱患682處,拆除卸料平臺6處。二是開展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專項工作。下發停工整改通知單46份,限期整改通知單120份,現場拆除攪拌機36臺。三是持續開展燃氣安全檢查。安檢2059戶,一般隱患1144戶,整改389戶;供暖業安檢308戶,隱患整改20余處。消防領域:抓住關健環節,集中治理整頓,不斷提高消防安全預防能力。共檢查單位795家,發現火災隱患618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600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417份,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23份,下發臨時查封決定書5份,罰款29.63萬元。工商貿領域:持續開展工貿行業粉塵涉爆、有限空間專項檢查,查出一般隱患93處,重大隱患12處。?;奉I域:對全縣?;髽I進行隱患排查整治,共執法檢查企業19家次,排查隱患50條,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18份。
(四)加強預案管理,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高
積極推進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類等專項應急預案和縣級總體預案修編工作,縣總體預案和《縣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等5個專項預案送審稿經縣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批準印發。完善應急預案演練制度,組織開展防汛搶險、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逃生等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類專項應急演練活動20余次,通過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各部門應急意識、責任意識和應急聯動協作意識,提高了應急救援的實戰能力。
積極引導各類社會救援力量參與縣內應急救援和公益活動,充分發揮各救援隊伍在預防性檢查、預案演練、應急培訓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協同高效的應急救援協同機制。不斷完善應急隊伍體系建設,指導各鎮、園區和26個縣直部門建立綜合應急隊伍、專業救援隊伍和應急值守隊伍。健全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和應急值班人員配置,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工作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及時有效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五)多措并舉推進,自然災害防范能力穩步提升
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及時部署和開展防汛自查和準備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工作手段,結合實地檢查,多渠道多舉措協同推進,進一步貫徹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安全責任制。共計落實四大班子包保鎮(園區)責任人21人;防指成員責任人45人,責任單位40個;鎮(園區)、村(社區)防汛抗旱責任包保人174人;高風險區域網格化防汛責任人20個。
縣防指邀請水利專家對各鎮(園區)分管負責人、防汛負責人以及水利站、閘管所人員進行了防汛抗旱業務知識培訓。5月18日縣防指組織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召開2021年第一次防汛抗旱會商會,總結回顧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分析研判2021年天氣形勢與水情趨勢,安排部署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依托農業農村局基層防汛預警平臺、氣象局信息平臺和城管局城區視頻監控平臺的信息共享,對縣內重要關鍵節點和各類風險隱患實行實時監測、動態監控。
督促各鎮(園區)、相關成員單位按照要求完成各類防汛預案、調度方案的修訂。5月21日,縣防指組織2021年縣防汛搶險救災應急演練,充分展示了我縣防汛搶險救援隊伍的精神面貌和技戰水平。16個鎮(園區)成立了不少于5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農業農村局、城管局、住建局、交運局等相關成員單位分別成立了不少于3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與人武部簽訂了《軍隊合作協議》,加強與武警、消防、基層民兵、社會救援隊伍的密切聯系,實行軍民聯防。
地震監測工作:一是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協助省局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預警工程基本站的儀器安裝和試運行工作。制定年度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方案,與市局簽訂了震情跟蹤聯動責任書。進一步加強全縣“三網一員”管理,優化調整宏觀觀測網點布局。扎實做好建黨100周年、高考等重大活動和重要時段的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制定了地震安保工作方案。
二是進一步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組織配合開展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全面啟動我縣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強化抗震設防要求監管,建立健全抗震設防要求行業監管機制,推動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責任的落實。
三是進一步提升地震應急響應綜合能力。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抗震救災工作系統性、協同性和專業性。積極指導中小學、醫院、機關單位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不斷提升地震應急處置能力及自救互救能力。積極組織參加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第一小學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全國防災減災日等重點時段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七進”活動,不斷提高全民防震減災科學素養和防震避險技能。
森林防滅火及火災防治工作:縣森防辦下發了《關于印發全縣野外火源治理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在清明、五一假期等重點防火時間節點進行了跟蹤檢查,努力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聯合縣林業局對濕地公園、重點林區進行了實地督查檢查,重點檢查防火措施、預案的制定、值班員在崗到位情況、滅火裝備等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并提出意見建議。
聯合消防隊開展“小火亡人”事故整治,尤其是群租房、門面房、生產加工作坊等多種風險聚集的場所,預防和遏制火災發生。辦理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掛牌督辦整改全省50處重大火災隱患,其中涉及我縣的1處縣星際娛樂有限公司完成整改辦結。
(六)完善救助機制,備災救災工作更加扎實
為加強縣級搶險救援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根據應急管理局提供的救災應急物資需求計劃進行了物資采購。按照省、市有關部門安排部署,采取協議方式儲備其他救災應急物資,主要是自然災害發生后需要快速供應且難以長期儲存的物資,由責任單位與承儲企業簽訂救災應急物資協議儲備合同實行社會化儲備。確保災害應急期間儲備的救災物資調得出、用得上、不誤事、不出事。
全縣共有災害信息員382名,鎮、村級378名,2021年5月25日上午,縣應急管理局舉辦了全縣鎮級災害信息員業務培訓班,鎮、村級災害信息員培訓率達到100%。2021年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穩步高效推進,推薦上報鎮村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候選對象,鎮村、鎮村、鎮村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候選對象。
(七)規范審批行為,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以規范審批行為、簡化審批程序、優化服務環境、提高辦事效率為重點,組織開展了證明事項清理、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政務服務問題集中排查等活動。開展權責清單及公共服務清單、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年度集中調整工作,確定行政許可4項、行政處罰115項、行政強制2項、行政規劃1項、其他權利9項及公共服務事項21項,進一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的開展。
(八)宣傳形式多樣,全民安全意識顯著提升
4月13日,舉辦《刑法修正案(十一)》主題宣貫暨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培訓會。各鎮(園區)、縣直有關單位分管負責人、安全員,相關企業主要負責人共350人參加培訓。授課結合大量實際案例,圍繞《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安全生產內容進行解讀,對安全監管執法規范化建設、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等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
縣安委辦印發《2021年縣“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專題行”活動方案》,積極推動各鎮(園區)、各安委會成員單位因地制宜制定活動方案并開展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一是全縣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30余次,組織觀看《生命重于泰山——學習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700余次,開展安全生產“大講堂”“大家談”“大宣講”3000余次,開展集中座談26場。二是專項整治宣傳活動。刊發新聞報道50余篇,積極開展企業“事故隱患大掃除”“爭做安全吹哨人”等系列活動36場,推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活動3場。三是推動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開展安全咨詢活動30余場,專題專訪報道2場,網絡安全知識競賽20余萬分,位于全市第二,創新開展線上活動2場。四是扎實推進“五進”活動。開展“五進”宣傳100余場,新建應急科普宣傳教育和安全體驗基地2個,改建1個,開展各類應急演練400余場,制作安全生產月微視頻,推廣10余萬次。五是開展安全生產專題行活動。開展志愿服務30余場,組織觀看事故警示教育片20余場,組織參觀警示教育展覽3場,積極推動“專題行”、“區域行”、“網上行”活動。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落實還存在差距。個別單位和部門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專項工作組牽頭單位未落實專項工作組辦公室職責,牽頭作用發揮不到位,工作機制運轉不暢,工作成效不明顯。
二是應急物資與資金保障能力相對薄弱。目前應急物資實物儲備不足,社會參與應急物資保障也不夠,關鍵時應急裝備、物資跟不上。縣、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器材裝備建設相對滯后,其種類、數量均達不到配備標準。防汛抗旱與防震防火物資需補充更新,提前做好搶險救援應戰準備。政府預算投入相對不足,備災、救災能力有待提高,專項經費投入過少,與應急管理事業發展需求明顯不適應,真正發生險情時,資金捉襟見肘。
三是防汛度汛壓力依然較大。全縣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防御救援體系建設上仍有不足,資源、力量需進一步整合。部分鎮、村新上任領導干部對防汛的認識了解有限,對汛期可能會發生的困難問題估計不足。城區內澇風險依然突出,部分水利工程尚存短板,基層防汛搶險技能有待進一步提升,防汛物資器材準備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和主要措施
(一)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年”,通過指導協調各鎮(園區)、各部門深入分析研判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存在的重大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細化落實管行業管安全、管業務管安全、管生產經營管安全的主體責任,對我縣工貿企業集中的經濟開發區、薛樓板材園區、碭城鎮等加大風險排查與整改力度。找準難點,靶向發力,確保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取得實效。
(二)加大安全監管執法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利用當前到7月中旬的這段時間,全面推動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專項行動。聚焦燃氣、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人員密集場所、中小學校及校外培訓機構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產隱患,做到檢查全覆蓋、執法零容忍。大力開展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重大危險源專項督查、加油站危化品經營許可整治、煙花爆竹儲存、專營、零售等安全檢查工作,筑牢?;奉I域安全防線。以積極創建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扎實開展涉氨制冷、粉塵涉爆、有限空間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
(三)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指導縣直相關部門有序推進各專項預案修編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專項預案,不斷完善我縣應急預案體系。指導相關部門按照編制的專項應急預案開展針對性的演練活動,不斷加強實戰演練,以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協調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基地創建工作,注重培養“一專多能”的救援隊伍,促進應急救援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加強與住建、城管等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推動縣應急重點工程及避難設施規劃建設工作。做好縣應急指揮中心前期建設準備工作,將其融入縣級智慧城市發展規劃。
(四)全面啟動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基礎工作。結合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加強部門會商,重點掌握臺風、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做好監測分析、研判、預警、預報等工作??茖W制訂應急預案,有效應對雷雨、大風、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最大限度減少各類損失,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繼續加強對村級災害信息員的管理和培訓,全力推進2021年度國家級、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
認真組織開展汛期各項工作,細化職責分工,落實所承擔的防汛任務。加強對鎮(園區)和水利在建工程的備汛檢查,加大防汛物資儲備,組織防汛演練,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確保安全度汛。推進地震臺站標準化建設,做好監測環境保護、儀器設施運維管理,抓好宏微觀異常核實上報,發揮群策群防體系作用。加大森林防滅火工作督查檢查力度,加強全縣防滅火人員業務培訓。
(五)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五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傳播安全文化、應急知識,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防范抗風險能力。嚴格落實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組織企業職工學習法律法規和操作技術規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 上一篇:檔案管理模式在醫院檔案管理的應用
- 下一篇:縣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