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街道辦加強生態林管理意見
時間:2022-06-04 08:57:00
導語:區街道辦加強生態林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社區:
我街道現有生態林15000余畝,為街道環境的改善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相關社區只重視生態效益而忽視了經濟效益,因此疏于對生態林的管理,除了簡單的、粗放式的管理外,沒有加大對林地的投入,沒有把生態林建設當做一個產業對待,致使我街道大部分生態林長勢緩慢,腐爛病蔓延,甚至出現少部分樹木死亡,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及集體財產的損失。為加強生態林的管理,使生態林正常生長,切實把生態林資源作為我街道相關社區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對生態林特提出如下管理意見:
一、合理調整樹木密度
15000余畝生態林中,有7700余畝栽植密度按2*3米栽植,由于密度大,郁閉度高,樹葉光合作用不充分,只長高不度粗,影響了樹木正常生長。雖然,近兩年按3*4米調整了一部分,但仍有部分未調整。因此,對于沒有調整的林地應盡快進行調整。
二、對生態林進行逐步更新改造
目前,我街道有相當一部分生態林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且部分由于腐爛病等原因而出現死亡現象;同時由于樹種單一,極易造成成片發生病蟲害,給病蟲害防治帶來難度。因此,對生態林要逐步進行更新改造,社區應在街道綠化辦的指導下做出更新改造方案,待區林業局批準后實施,街道將給予適當補貼。
三、管理要到位
目前,各社區生態林管理普遍不到位,主要表現有: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導致部分樹林病蟲害成災;林下雜草清除不及時,雜草與樹木爭養分,使樹木營養不良,生長緩慢,且冬天又易引發火災;不追肥或很少追肥,一般情況下,經濟林一年應追肥2-3次,才能確保樹木正常生長。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為確保管理及時到位,要求各社區在綠化辦的指導下:
(一)病蟲害防治方面,5月中旬—6月中旬進行第一次防控,7月中旬—8月中旬進行第二次防控,9月—10月進行第三次防控,每次防控結束,經街道綠化辦驗收合格,街道撥付當年管護費的15%。病蟲害防治要適時采取多種形式,綜合防治。
(二)護林防火方面,要成立專門隊伍并配備滅火器具,在規定時間內消除林下雜草,消除火災隱患,經綠化辦驗收合格,撥付當年管護費余款,未按要求管護的社區,取消當年相應管護費。
四、要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不破壞樹木的前提下,各社區要充分利用林下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增加集體及農民收入。
- 上一篇:構建有序交通環境實施方案
- 下一篇:會計人才培育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