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年終總結

時間:2022-11-04 12:35:00

導語:縣委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年終總結

今年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直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鎮直部門和廣大鎮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面對“不發展不行,發展得慢也不行,甚至發展得比較快而沒有達到相當快的程度也不行”的逼人形勢,鎮黨委政府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爭意識,干事創業、勇爭一流精神狀態,務真求實、爭先晉位的工作理念,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實施“五轉一進”戰略的要求,對照先進找差距,堅定信心樹坐標,創新思維求發展,大力實施“五鎮”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龍華鎮正在步入協調、穩定、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20**年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達到99000萬元,比去年增長17.8%,其中農業產值完成13000萬元,非農產值完成86000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1.8%和19.78%,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1000萬元,比去年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比上年增收530元。完成稅收7**萬元(其中國稅485萬元,地稅218萬元),超任務12.5%,同比增長25%。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強化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方面狠抓了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一是深刻進行宗旨觀念教育。采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典型現身說法等多種形式,共計培訓黨員干部2800余人次,使鎮村干部牢固樹立勤政為民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二是深入進行為“兩后”留什么教育。時刻用為“兩后”留什么使干部意識到肩負的責任和義務,激勵干部立志圖強,增加發展的壓力和緊迫感。三是繼續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員干部共寫各種體會文章400多篇,記讀書筆記180多萬字。四是組織群眾本地觀摩、外出參觀、解放思想。先后組織群眾采取本地觀摩外出參觀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鎮村干部和企業廠長經理內地觀摩2600人次,赴南方發達地區、山東臨沂、慶云和白溝等地參觀近千人次,進一步解放了思想,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鎮村干部隊伍的建設、管理途徑,建設素質過硬的鎮村干部隊伍。具體思路是因村而宜,分類指導,充實好班子,激勵中游班子,調整差班子。一是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我們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20**年制定了《龍華鎮機關管理制度》《龍華鎮信訪穩定一崗雙責制度》《農村干部千分制考核制度》等十八項規章制度,對干部的日常行為、工作職責、承擔責任、各種獎罰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以達到以制度規范行為,以制度轉變形象,以制度促進工作的目的。二是規范農村干部選拔程序。將村干部的標準定位為:民心、能力、境界、精神??雌涫欠窬哂新撓等罕姷挠H和力,一身正氣的感召力,落實政策的創造力。采取內選外連、后備替換、公開競爭等多種靈活多樣的形式,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備、真心為民的有志人才選拔到村干部崗位上來。同時,對那些不能適應形勢要求,跟不上時展的班子進行堅決撤換調整。今年,我們先后調整充實了后勤、中秦、東野莊、姜元、龍華街、南文柯等5個村的班子,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充分發揮村兩委、村民代表會議農村各種群團、民調組織的作用,統一思想,樹立正氣。通過村務公開、民主議政、民主測評等活動,進一步融洽黨群、干群關系,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四是大力弘揚實干作風。教育鎮村干部潛心謀事、精心做事、真心成事,把管理的村莊、單位的事情處理好,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贏得群眾信任中提高執政能力。同時,積極做好發展新黨員的工作,共發展黨員35名。以上措施,有效地轉變了農村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融洽了干群關系,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的執政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二、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強,農民增收步伐加快

今年,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是我鎮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最快、幅度最大的一年。我們立足農業大鎮這一基本鎮情,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通過政策引導、措施激勵、效益示范、典型帶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的快速發展,在群眾大幅增收的同時,農業的綜合生產、抗災減災能力得到顯著加強。

1、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在鎮財政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出臺優惠政策,群眾每打一眼深機井,補貼1萬元。從而撬動了民間資金,調動群眾改變生產條件的積極性,共投資130余萬元,打深機井14眼,安裝防滲管道8000多米,擴大和改善了灌溉條件,基本消滅了死旱地。

2、農業開發項目基本完成。涉及張東、王莊、東德廂、張西4個村的2800畝耕地。農業開發項目我們堅持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施工、共修路6條,植樹3萬棵,打深井4眼,按防滲7000米。多次迎接省市縣有關部門的聯查驗收,得到一致好評。

3、養豬業迅速發展。我們堅持以龍頭企業津龍豬場為依托,充分利用縣委政府鼓勵發展養豬業的優惠政策,通過發展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戶壯大存欄規模。初步建成養殖小區5個,發展規模養豬戶270多戶,購進優良種豬3000多頭,全鎮瘦肉型豬存欄達到2萬頭,全年出欄8萬頭,形成了以效益為中心,協議為紐帶,龍頭企業和養殖戶雙贏,點多、面廣、后勁充足的發展局面。

4、探索多種間作模式,大力發展林產業。在林產業發展上,堅持管護、新植并重,提高林地種植效益。一是抓管護,鎮政府出臺獎罰措施,各村成立專門管護隊伍,樹木保存率達到98%。二是探索間作模式。為提高2萬畝林地的種植效益,我們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間作模式,共發展林木和綠化、美化作物間作100多畝,林地和葫蘆間作50畝,林地養殖實驗基地1個。三是抓新植。根據我鎮林業發展情況和宜林地現狀,今年將植樹重點放在綠色通道和閑散地、沙荒地及方田林網的補植上,新植樹17萬棵,超額完成了植樹任務。

三、加大投入力度,突出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

今年,我們把實現工業告速度、高質量增長,建設工業強鎮作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五轉一進”的要求,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突出抓好工業基地建設,不斷加大項目跑辦力度和資金協調力度,鄉鎮企業得到空前發展。共為企業協調解決資金2000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收入81925萬元,實現增加值27**4萬元,利稅8256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32%、35%、40%。在工業發展上重點抓了四個方面:

1、重點企業技改膨脹。今年,共投資900萬元,對金利鑄造有限公司、潔綠塑化有限公司、精細化學有限公司、榮華沖壓件廠5家重點企業進行技改和規模膨脹,其中金利鑄造有限公司、潔綠塑化有限公司技改投入超過600萬元。技改后企業年增加產值2200萬元,利稅350萬元;

2、集中精力抓新上項目。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共投資16610萬元,新上項目16個,其中工業基地內11個(建成企業5個:鑫達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長城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澳華實業有限公司、華鑫鍛造有限公司、恒達新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在建企業6家:正虹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福廣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華鑫鍛造有限公司二期、衡水利興橡膠制品有限公司、衡水路橋水電工程橡膠有限公司,魯聯鐵塔廠),工業基地外5家(投產3家:景龍太陽能配件有限公司、明亮密封材料有限公司、馬蘭編制袋,在建2家:國華精鑄公司、慶華粉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項目5個(鑫達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恒達新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長城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正虹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慶華粉業有限公司),500萬元項目6個(澳華實業有限公司、華鑫鍛造有限公司、福廣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華鑫二期、衡水利興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魯聯鐵塔廠)。新項目的上馬投產,不但增加了我鎮的經濟總量,改善了企業結構,增加了發展后勁,而且為建設立鎮企業奠定了基礎。

3、完成工業基地一期建設。工業基地是我鎮舉全鎮之力建設的重點工程,對發揮企業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益,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龍華的發展形象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企業基地一期建設上我們一方面抓建成企業的達產達效,對新建成的鑫達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長城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澳華實業有限公司、華鑫鍛造有限公司、恒達新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5家企業正在達產達效,已經完成產值5350萬元,完成利稅800萬元。另一方面抓在建企業的協調督促。對正在建設的福廣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華鑫鍛造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利興、魯聯鐵塔廠等6個企業,明確專人督促協調投資人加快建設速度,力爭早投產、早見效。

4、運做基地二期工程。在企業基地的二期運做上,我們抓住“五一”前最后的有利時機,將工業基地的二期工程列入省重點項目,目前各種手續已基本跑辦完畢,二期中的橋、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工,基本達到了企業建廠標準,企業對基地二期工程反映熱烈,已有4家企業報名入基地建廠。

四、多措并舉,規范經營,大力打造商貿品牌,建設商貿重鎮

商貿較為發達是龍華的特色和優勢,建成商貿重鎮是鎮黨委政府的既定發展戰略之一。為進一步促進龍華商貿流通業的規范、發展,創建商貿品牌,建成商貿重鎮大鎮,為“民進城”提供載體,鎮黨委政府進行了多方運做,收到了積極的效果,共新增商貿戶150多戶。一是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組織鎮村干部和商貿戶,先后到山東臨沂、慶云和白溝等商貿發達處參觀學習、解放思想,外出參觀人數達到1300人。二是多措并舉,繁榮市場。先后4次邀請文藝團體、戲曲劇團來我鎮演出,舉辦了龍華鎮歷史上首次的春季和秋季兩次商品交易會,開創了鄉鎮一年兩次商品交易會的先河。經過精心運做,龍華傳統的集日由逢五排十,十天兩集,發展為逢五排十和三八,十天四集。座商戶增加130戶,游商戶增加200戶,年度交易額增加1000萬元。同時,協調有關部門,嚴格執行縣委政府為促進龍華商貿繁榮制定的優惠政策,創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對市場的發展和繁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三是加強原有市場的管理,創造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對已初具規模的木材、百貨、家具、建材四大市場,從整頓經營秩序,優化經營環境入手,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力度,提升市場信譽和形象,加大打擊地痞流氓、街霸市霸的力度,規范經營秩序。商戶的利益得到最大保障,市場交易額明顯增加,四是商貿市場投入運營。引進外資4500萬元、一期開發面積80畝,建筑面積44000平方米的龍華商貿市場于今年4月16日正式運營?,F已入市場戶達到130多戶,自行車、日用百貨、裝飾材料、食品和廚房用具五大專業市場正在逐漸活躍,市場日趨繁榮。

五、拓寬融資渠道,完善城鎮功能,城鎮建設再上新臺階

我們把城鎮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動農村城鎮化、工業化的戰略措施來抓,按照“整體規劃,分類實施,產業興鎮,快速發展”的思路,搞好三個結合(堅持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城鎮建設同培植特色產業相結合,城鎮建設同三產繁榮相結合),正確處理三個關系(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外延發展和內涵發展、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堅持跳出城建搞城建,集各種社會力量辦城建,不斷擴展融資渠道,圍繞加強管理、完善功能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力度,今年累計投資485萬元,進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2條街道的延伸,鎮區面積擴大到5.2平方公里,鎮區人口發展到15000人,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3%。一是抓舊城改造,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我們針對舊的基礎設施老化,部分設施已經不適應城鎮規模發展的需要的實際情況,從鎮區長遠發展出發,本著“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好事辦好、群眾滿意”的思路,累計投資215萬元,重點解決了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鎮區排水和街道維修、影響鎮區形象的便道硬化問題。投資40萬元,對內環路進行了改造加寬;投資35萬元,對商業街進行了重新罩面,累計鋪設路面13000平方米,罩面17500平方米;投資70萬元,對商業南街、鄭龍北街、商業北街、內環中街4條街道的便道進行了高標準的硬化和綠化,硬化總長度12000米,108000平方米;投資70萬元,對大橋街、中心街、商業南街、鄭龍北街、政府街、新安街6條街道進行了排水管道改造或新鋪設排水管道,共計改造管道3800米,鋪設管道4200米,解決了雨季排水不暢,鎮區積水的問題。二是抓新城建設,不斷完善鎮區結構。適度擴大鎮區規模,為企業、商戶搭建更大的發展平臺。今年,累計投資70萬元,進行了中心街向東延伸、內環路向東延伸及工業基地西延路的建設。共計鋪設油面33200平方米,安裝路燈74盞,鋪設排水管道3100米,植樹1800棵。不但進一步完善了鎮區的街道建設結構,而且實現了**年鎮區面積擴大1平方公里的規劃。三是抓管理,塑造良好的城鎮建設形象。我們一方面加強城建自身隊伍建設,充實鎮建委力量,工作人員全部為大中專學校畢業的正式干部,下設“一組三隊四站”,即:規劃組、城管隊、工程隊、環衛隊、建管站、自來水供水站、有線電視管理站、公交車輛管理站。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城建部門的職能作用,出臺了《龍華鎮鎮區管理辦法》,協調工商、公安等職能部門,加強城建監察大隊力量,對困擾鎮區多年的交通秩序混亂、沿街門店廣告牌貨物亂堆亂放、環境贓亂差等頑疾進行了大力度的治理,使贓亂差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四是根據發展需要,開通鎮區公交車。引進外資30多萬元,購買公交車十輛,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生活,也成為全縣乃至衡水市第一個開通鎮區公交車的鄉鎮。

六、社會事業及其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1、文教、衛生工作再出新招。一是繼續加大管理力度,教學質量明顯提升。今年鎮中學在全縣中考中名列前茅。二是進行鎮兩所中學合并。投資400多萬元,建設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一座,目前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投入使用后,不但實現鎮一、二中的合并,而且還將成為我縣第一所初中生寄宿的公立學校。三是完成西部四村聯小建設。投資40多萬元,共蓋宿辦教室42間,完成了前孫莊、后孫莊、高莊、楊躲四村聯小的建設。四是龍華中心衛生院升格為**人民第二醫院。醫院的醫療條件、醫療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2、初步完成村村通一期工程。經過近2個月的努力,全鎮原16條鄉級油面路,共23公里,全部進行了罩面或封面,路況明顯改善,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以解決。

3、弱勢群體救助效果顯著。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對全鎮154個困難家庭進行了救助,累計發放資金30120元。同時,投資20多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了建設和改造,為入院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理想的場所。目前,入院老人達到55人,比去年增加32人。

4、生態文明村建設進展順利。投資35萬元,吳莊、張東、東蘇、西蘇、賈呂村5個村進行了生態文明村建設。各村根據創建要求,進行了街道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對辦公室進行了裝修修繕,建設了圖書室,吳莊初步達到了市級生態文明村的標準,其他村達到縣級生態文明村的標準。

5、矛盾排查長抓不懈,穩定大局得以保持。通過完善“一崗雙責”責任制,增強鎮村干部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加強法制宣傳,轉變群眾錯誤觀念;落實領導干部接訪制度,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問題;成立信訪穩定辦公室,順暢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加大對農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及時消除各種隱患等有效措施,不但鞏固了穩定工作效果,使全鎮逐步步入長治久安的軌道。全年沒有發生一起越級集體訪。

6、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實效。我們以“學講樹”活動為契機,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創建活動。同時,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吳莊、龍華街、南橋等7個村組織了秧歌隊,逢年過節到各村巡回表演,彭村、前孫莊等6個村建成了圖書室,不但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而且以正確的思想意識占領農村思想陣地,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實效。

計劃生育、衛生、民政、政務公開等各項工作都在去年較好的基礎上取得了新進展。

20**年,是我鎮最好的發展時期之一。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鎮黨委政府堅定不移的貫徹“為民”執政理念的結果,是鎮村干部、鎮直部門扎實工作的結果,是全鎮干部群眾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鎮黨委政府對一年來辛勤工作的鎮直部門、廣大農村干部以及全鎮5萬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的看到,我們的工作還有較大差距,進一步加快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存在的問題還十分明顯,主要表現為: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還不大,產業化水平還比較低;工業總量少,企業規模小,缺乏真正立鎮富民的項目;財稅工作增收步伐不大,后備稅源相對較少;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