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安全監管發展年終總結

時間:2022-12-22 04:24:00

導語:糧食局安全監管發展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局安全監管發展年終總結

20*年,縣糧食局緊緊圍繞全縣“一城三地”建設這個大局,以開展“作風建設年”和“創建群眾滿意機關”活動為動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

的糧食工作各項任務。*年度工作榮獲嘉興市糧食系統考核一等獎,并被推選為全省糧食收購工作先進單位。主要工作體現在“五個確保”:

一、健全長效機制,確保糧食安全。

1、年初成功舉辦了糧食安全應急預案二級應急響應演練,提高全縣應對糧食突發事件實戰處置能力。同時,細化預案的落實,積極抓好社會成品糧庫存大米應急加工供應,與7家糧油經營企業和2家

糧食加工企業簽訂責任狀,保證每月不少于150噸的大米庫存用于應急供應。以糧油軍供為主線,圍繞我縣爭創省級雙擁模范縣目標任務,高標準嚴要求做好部隊糧油供應工作。八一前夕,召開軍糧供應

工作座談會。走訪慰問駐鹽部隊,為他們送去價值10000余元的飲料等慰問品。

2、全面完成年度糧食訂單任務,創新實施訂單糧食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全年共與980戶糧農簽訂訂單合同,訂單面積17553畝,訂單數量7*2噸。其中20畝以上大戶222戶。發放糧食預購定金4.5萬元

,解決糧農生產資金周轉困難。與縣工商局、財政局等部門,創新出臺了我縣訂單糧食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實施辦法,從20*年起,全面開展種糧農戶訂單糧食“守合同、重信用”等級評定活動。促進農

業增效,農民增收,確保儲備糧源。

3、優質服務,全力做好糧油收購工作。方便農戶就近售糧,設置糧油收購站點14個,積極為農戶提供臨時存糧倉庫、曬場等多項服務。及時召開種糧大戶座談會和糧食收購信息會,合理設定收

購價格,標準水份晚粳谷每50公斤92元,比上年提高6元。積極落實收購資金,不向糧農打白條。全年收購小麥3057噸,油菜籽2177噸,晚粳谷9500余噸,充分發揮了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

4、實行科學管糧,確保儲糧安全。完善“一符三專四落實”儲備糧管理制度。積極推廣應用環流薰蒸、機械通風、電子測溫、雙低保管等儲糧技術,延緩糧食陳化,提高儲糧效益。切實抓好儲備糧

油推陳出新,全年輪換玉米、晚粳谷累計34048噸,菜油580噸??h中心糧庫年末考核繼續被評為省級三星級糧庫稱號。

5、貫徹《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加強糧油市場監管。按旬編輯糧油價格動態。上報《*縣糧油價格動態》25期,編寫4期食用油價格信息匯報材料。向21家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發放了糧食收購資

格證,批準上報符合20*年陳化糧購買資格條件的企業1家,取消了2家企業的陳化糧購買資格。

6、加大糧食宣傳工作力度。10月16日是第27個世界糧食日,我們通過上街設立展板、糧食知識有獎競賽、發送手機短信、懸掛宣傳橫幅、利用縣政府門戶網站向部分涉糧單位和消費者公開信、

走訪糧食經營大戶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創優我縣糧食工作和全民用糧節糧愛糧氛圍。全年我縣糧油市場供應有序穩定。

二、強化責任意識,確保生產安全。

1、切實加強領導,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任務。全系統在2月底將責任書逐級簽訂到158個糧

站(庫)轉制歸口和各承租戶等責任單位。形成局領導、責任科室、局管單位和承租經營企業職責明確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

2、圍繞安全隱患,加大整治力度。針對糧食系統庫點多、分布散、資產質量差的特點,突出人員、儲糧、資產安全為重點,全面推行安全生產ABC科學管理法,提高安全監管力度,夯實基層安全生

產基礎工作。全系統召開安全生產會議6次,組織消防演練1次,組織培訓人員50人次,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8次,查出事故隱患120條,當場整改80條,限期整改40條。全系統無重大安全傷亡事故發生。

三、拓展創收途徑,確保資產收益。

1、深入調研資產質量,摸清糧食資產家底。為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有關要求,切實加強對糧食房產出租的管理,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實現國有資產安全、保值、增值。7月份,我們組織

開展了糧食資產質量現狀及承租單位基本情況調查工作。重點查明了總面積10萬平方米、33個倉站點的建造年代,地勢積水,地基下塌等狀況。

2、拓寬有效途徑,促進資產保值增值。進一步完善了糧食資產管理辦法,拓寬資產保值增值有效途徑。采取嚴格把關增收、資源整合增收、空閑房屋出租增收、公開招租增收、解決問題增收等五種

方式,促進國有糧食資產保值增值。全縣糧食資產租賃企業161戶,租金收取率100%,年度資產收益同比提高10%。

四、切實改進作風,確保系統穩定。

1、開展二個活動,構建系統和諧氛圍。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和爭創“群眾滿意機關”活動,取得了“四新成果”:服務糧農意識有新增強,工作效能有新提升,群眾滿意度有新提高,糧食

系統和諧氛圍有新氣象。

2、妥善解決問題,認真做好信訪等工作。注重調查研究和信息溝通,及時掌握新情況,妥善解決新問題,認真做好信訪工作。今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5件,在規定的期限內,結案5件,辦結率100%

。從維護大局穩定出發,深入調查研究,多方協調溝通,盡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切實維護信訪人權利。全年系統無群體越級上訪等不穩定事件發生。

3、落實制度,狠抓政務信息工作。開發運行局辦公資源網,節約辦公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工作的通知》,建立信息工作考核獎勵辦法。采取了信息工作領導牽頭負

責制、信息工作例會制、加強與上級信息主管部門的聯系制和信息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制等措施。一年來,我局共上報各類信息73余條,被市局、縣兩辦等單位錄用64余條,比上年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初步形成了信息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

4、規范服務,強化老干部管理工作。年初,出臺《*縣糧食局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辦法》等。對系統13名離休干部,61名局管退休干部,15名精減、遺屬人員,300余名退休職工全面實施分級負

責管理。一年來我們通過通報情況、組織活動、走訪慰問等方式,全面落實老干部政治、生活兩個待遇,把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納入經?;?、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五、突出重點難點,確保難題破解。

1、優化重組,完善規范對糧食收儲分公司的管理。針對基層糧食收儲分公司隊伍結構年齡偏大,管理成本逐年提高的難題,重新整合基層糧食收儲企業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把原沈蕩、武原、通

元、西塘四區域的四家糧食收儲分公司重新合并成武原分公司和中心糧庫二家單位。通過重組,優化了糧食資產資源和隊伍結構配置,降低了基層糧食企業的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能。

2、突出重點,穩妥解決歷史遺留難題。本著先易后難、各個擊破的原則,先后解決71戶房改住戶水費由局抄收和一戶一表改造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原局屬一公司115萬元歷史借債問題。此外,對系

統部分企業原精減人員要求繼續按月發放困難補助的問題,積極搞好調研和情況反映,爭取縣政府重視并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