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年底環境整頓總結

時間:2022-01-09 10:33:00

導語:環境保護局年底環境整頓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保護局年底環境整頓總結

區環保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環保部門的支持指導下,緊緊圍繞“大干一百五十天、打好五大戰役、實現跨越發展”的目標,突出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生態環境創建、“6.18”災后重建等重點,認真做好區長環保目標屆終考核和環境保護工作年度考核工作,扎實開展環境保護工作,促進我區環境保護事業健康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持續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

按照省、市、區政府的要求,突出飲用水源污染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業污染防治等重點,深入開展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

(一)進行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工作。為全面改善西芹水廠水源地周邊農村環境,提高當地農民生活水平,我局全面啟動西芹水廠水源地周邊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該項目覆蓋西芹和塔前兩個鄉鎮21個村,預計總投資年.06萬元。經過努力,最終實現飲用水源合格率達到95%、農村生活垃圾清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和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畜禽養殖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受益人口可達到5.6萬。準備充分,認真申報。圍繞“三清一示范”工程目標,確定了我區條件比較成熟的西芹水廠水源地周邊環境、安豐水廠周邊環境、爐下杜溪流域、王臺現代農業示范園、夏道鎮農村環境、樟湖鎮集鎮及周邊環境等6個連片綜合整治項目作為年-年項目庫。建立區直部門掛項幫扶鄉鎮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申報機制,在區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從區政府爭取60萬元資金撥給鄉鎮,委托專業機構編制項目的實施方案和可研報告,確保了項目如期申報。西芹水廠水源地周邊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項目列為全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30個示范項目之一。領導重視,成立機構。區環保局、項目所在鄉鎮分別成立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工作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督促工作,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制,切實加強對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的領導,并建立上下聯運工作機制,區直各有關部門分別掛點掛項,推進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的順利開展。選擇技術,編制方案。年11月11日和11月29日,區政府副區長王土城兩次召集區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西芹、塔前鎮領導及設計人員,對西芹水廠水源地周邊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進行實地踏勘并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了技術方案選擇和實施方案編制的有關事項,按照“突出亮點,典型示范”的原則,確定了項目實施的重點工程和范圍。

(二)全面開展災后重建整治。在今年“6.18”洪災中,安豐溪受到重創,設施受到損壞,我局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安豐溪整治工作,現已清除衛生垃圾,疏通河渠,企業治理也取得初步成效。區流域整治辦編發《致全區農民的公開信》10萬張,宣傳掛圖3萬張、宣傳折頁1.2萬冊;張貼宣傳標語、宣傳提綱8千張,為整治工作營造濃厚的氛圍和積極的聲勢,有力地促進整治任務全面落實。

(三)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是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禁養區內的規模養殖場整治既是重點,更是難點。今年,拆遷了禁養區內9家規模養殖場,拆遷面積2.2萬平方米。禁建區內的368家規模養殖場也已全面開展治理,其中,搬遷15家、治理353家。市種豬場將于年內完成搬遷。

(四)逐步完善工業污染防治和巡查機制。組織開展環境安全檢查和環保專項行動,強化對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的檢查,督促企業進一步完善污染防治設施。湖光紙業、華泰紙廠、富貴紙業和富興紙業等4家造紙企業完成廢水深度治理,并通過環保驗收。建立沿江兩岸新(擴)建化工、造紙、電鍍、制革等重污染工業項目巡查機制,有效地防控了新(擴)建增加氨氮、總磷主要污染物排放項目。閩威巖棉公司利用工業企業固體廢物和邊角料,生產保溫隔熱建材,提高了我區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綠洲兔業公司投資170萬元建設肉兔加工污水處理、飼料加工粉塵污染防治和肉兔養殖糞便處理等污染防治設施,形成較為完善的污染防治系統。

二、深入挖掘減排潛力,全面實現污染減排任務

我局始終把污染減排擺上工作的突出位置,作為全局發展的重要內容,協調各方力量,明確減排目標,加快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監管減排、政策減排、責任減排”,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目標任務。

(一)做好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為實現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結果與環境統計工作的順利銜接,奠定“十二五”環境統計和污染減排工作基礎,同時保證后期各項環境管理和污染減排工作的連續性,我局以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為基礎,調查收集年度污染源數據,實現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同時,繼續完善污染減排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落實污染減排責任??茖W分析污染源普查數據,建立污染源檔案,制定污染減排計劃,把減排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單位。

(二)開展環境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年3月20日,我局下發了《市區環保局關于開展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兩側黑煙污染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延環監察[年]11號),各有關企業及時完成整改工作。4月26日后,我局多次組織人員對相關企業自查整改情況進行核實。同時,積極指導減排單位加快減排工程建設。做好重點工程減排。進一步加大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力度,做好減排核查核算工作。進一步落實減排措施,督促工業企業加大污染治理設施技改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三)多管齊下抓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一是強化措施,抓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相繼關閉了南山鎮大鳳紙廠等8家小造紙,督促湖光紙業、富貴紙業、華泰紙廠和富興紙業等4家造紙企業完成造紙廢水深度治理,推進太平鎮南坪溪畜禽養殖業循環經濟試點工程和爐下鎮循環經濟實驗區第一期示范工程建設。二是搭建平臺,抓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在區屬企業中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我區的長富集團乳制品加工廠、金月集團合成革公司、三山集團市鋼鐵公司等3家通過省清潔生產審核,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消減232.7噸、242.7噸。三是嚴格把關,抓主要污染物總量調劑。按照上級環保部門要求,對需要主要污染物的新上項目從已減排的總量中調劑。年累計為和順碳素、綠洲兔業等2家企業調劑化學需氧量13.4噸,二氧化硫145.23噸。

三、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積極服務區重點項目

進一步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區環保窗口建設,簡化辦事程序,暢通環保審批通道,把好污染源頭關和招商選資關。對重點項目實行領導負責和經辦跟蹤服務,支持區重點項目建設。

(一)把好項目審批關,切實履行行政許可。在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預審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的基礎上,在項目審批中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做到國家鼓勵和支持的項目主動服務,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堅決不批、污染嚴重又難以治理的項目堅決不批,從源頭上把好關,防止新的污染源產生。年共完成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16個,完成環境影響登記表審批表88個,完成環境影響報告表預審8個,環境影響報告書預審5個,出具建設項目初審意見函件5件,否決項目3個,對30多個項目選址進行現場踏勘。在建設項目“三同時”竣工驗收過程中,我們強化驗收環節管理,規范驗收程序,全年共驗收“三同時”項目14個。同時,對區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和符合產業政策、無污染或輕污染的及災后重建開辟綠色通道,急事急辦、隨到隨辦。對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我們及時向企業做出解釋,說明不予審批的原因和理由。

(二)繼續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對2008以來,轄區內涉及環境保護的中央擴大內需投資建設項目進行認真清查,重點清查政府投資、使用國有資金的建設項目。一查建設項目環評手續是否齊備;二查建設項目是否存在未批先建、擅自變更、越權審批、拆分環評、降低環評文件等級要求等問題;三查建設項目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審批等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跟蹤管理,建立跟蹤管理臺帳,針對清查出來的6項問題,及時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目前,已有4個項目補辦了環保審批手續,1個項目辦理了竣工驗收。

四、加大農村環保力度,統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

認真落實國家和省上農村環境保護“以獎促治”精神,深化生態創建活動,著力改善人居生活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一)深入開展兩個創建,著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認真實施關于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建立我局牽頭指導,農業、建設、水利、衛生、林業、統計等部門支持配合,村鎮自主創建申報的工作體系。我區基礎條件較好的村鎮率先啟動創建,加大生態創建工作宣傳力度,深入開展重點工程整治,突出流域水環境、飲用水源保護和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等整治重點,形成各具特色的創建經驗。同時積極協調區直有關部門的關系,幫助創建單位調取各項指標的佐證材料,為創建單位提供了方便。幫助協調市環境監測站關系,為申報省級生態鄉鎮的創建單位做好水、氣、聲環境質量的監測。峽陽、巨口2個鄉鎮已通過省級生態鄉鎮驗收。官莊、洋坑、洛源、西后、九潭、南新、溪頭等7個村已通過省級生態村驗收;上洋、高坪2個村創建國家級生態村,已通過省級驗收,目前,正在報國家環保部審批。(二)持續推進社區和學校綠色創建,提高全民環境意識。以國家級、省級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為示范,進一步推廣綠色社區和綠色學校的創建經驗,深入開展綠色創建。今年新創建7個綠色社區,截止目前,全區國家、省、市、區級綠色社區分別為2個、3個、6個和19個。省、市級綠色學校分別為6所、28所。(三)繼續扎實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區域性環境污染。積極貫徹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大力扶持循環經濟試點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兩個循環經濟試點工程的支持、管理力度,重點做好工程資金和運營管理,保障工程安全正常運營。太平鎮南坪溪畜禽養殖循環經濟試點工程已通過環保驗收。爐下鎮循環經濟實驗區第一期示范項目已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污水處理管道已招投標并訂購,安裝設備的基礎工程已完成預算并對外組織招標,其他大型儀器設備也在采購中。大拇指公司準備在明年一月底試投入運行。這兩個項目投入運營后,將為我區的養殖污染治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五、積極開展機關績效管理,努力樹立環保隊伍文明形象

一是以機關績效管理為載體,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把創業競賽、機關黨建、政風行風、機關效能和最佳股室等工作作為機關管理和提升環保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與環保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機關工作制度。組織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自由裁量權,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成立環境監測站,提升環保隊伍工作能力。結合新一輪機構改革工作,積極推動環保隊伍建設。加強干部職工培訓,提高環保工作人員素養。今年9月,成立區環境監測站,依托市環境監測站,加大對新上崗人員的培訓力度,同時充實環境監察隊伍人員,強化環境監察執法力量,努力通過省級環境監察標準化驗收。

三是積極開展互動聯動,全力以赴重建家園。通過開展掛村幫扶、掛鉤社區、重建掛點等活動,積極與夏道鎮夏道村、水東街道南鋁社區互動聯動,并掛鉤幫扶水東街道紅星村做好災后重建工作。年累計扶持村居3萬元。組織全局工作人員參加“6.3”、助殘、“6.18”等慈善捐款活動,固定安排人員到紅星村輪流值班,全力以赴支持重建工作。

四是持續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認真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堅持對內公開財務、人事任免、評先評優等項目,對外公開項目審批、排污許可證核發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全年累計公開12批(次),公開內容20條;在區政府政務公開欄公開12次。在區政府和本局網站公開信息20余條。

經過努力,我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空氣環境質量保持二級以上標準,閩江干流區段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和飲用水源達標率均達到要求,我局也被評為區級精神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