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25 04:29:00
導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是新一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開局年,也是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之年。今年我縣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工作視頻會議和省、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深化“三級聯創”活動、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爭在整合黨建資源、鞏固創新成果、破解工作難題等方面謀求新舉措、邁上新臺階。
一、整合農村基層黨建資源,在整合中謀突破
1、整合各級黨組織資源,完善“三級聯創”功能。
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三級聯創”活動的部署,進一步深化領導責任體系,強化縣、鄉、村黨組織“一把手”的聯創責任,明確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協助抓的職責。把鄉、村黨組織創“五個好”和部門包村幫扶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完善并落實村建工作調度制度,適時召開片區鄉鎮分管領導和包村工作組長會,督促各項工作落實。
鄉鎮黨委要全面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四個文件”,建立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落實《關于建立健全鄉鎮黨委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責任制的意見》,建立和完善鄉鎮黨委特別是鄉鎮黨委書記抓好自身創建和基層組織建設的目標考評、述職評議和綜合評定制度;要以精兵簡政、提高效能、強化服務為主方向,探索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轉變鄉鎮職能的做法。
村黨組織圍繞新農村建設,把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具體化,硬化服務農村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職責,發揮村民理事會、社區志愿者協會、產業協會等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作用,夯實“三級聯創”的工作基礎。
2、整合各職能部門資源,拓展“三級聯創”內涵。
把各級部門包村工作、爭創群眾滿意的部門和基層站所活動納入“三級聯創”中。指導各地實行部門包村與新農村建設試點、扶貧開發相結合,要求鄉鎮站所建立村建工作聯系點,力爭包村工作全覆蓋;實行部門包村工作問責制,部門所包村出現安全生產、社會穩定、干部作風等方面問題,以及包村工作不達標的,追究包村部門有關責任。
把各職能部門推進新農村建設試點、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創建文明村鎮、創評平安鄉村、建設科普示范村、推進扶貧開發等納入村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豐富“三級聯創”內涵。
進一步充實加強縣村建工作領導協調工作力度;完善跟蹤督查、年度考核、情況通報和定期總結表彰等制度;落實領導小組成員聯席會議制度,發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的作用,確保新一輪村建工作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格局。
3、整合農村基層社會資源,延伸“三級聯創”觸角。
改革農村黨組織設置。指導各地根據黨員結構、地域分布、社區建設、產業狀況、經濟組織等實際,調整設立村黨總支、黨支部或黨小組。今年凡黨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村黨組織,都要成立黨總支;推行在協會、基地和“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的做法,完善黨建工作網絡,以更好地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
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民間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通過在這些組織中發展黨員,提高黨組織在農村的影響力。
指導各地充分利用農函大、電化教育、遠程教育和社會職業教育資源,以及勞動力就業培訓“陽光工程”和扶貧技能培訓“雨露計劃”,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黨員干部和新型農民。
二、鞏固村建工作創新成果,在鞏固中求實效
1、不斷加速農村民主化的進程。
推進“兩重兩輪”票決制度由村級民主決策、民主選舉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民主政治建設領域擴展。今年,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要從決策“三清六改五普及”等重大事項入手,試行理事會和群眾兩輪票決。
在進一步抓好農村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的制度化、規范化、實效化的同時,指導各地探索農村黨務公開的內容、范圍和方式;推行黨員群眾民主議事、干部述職述廉等制度,推進村干部“兩推一選”、“公推直選”、“自薦海選”等制度化建設。
2、不斷深化農村社區黨建工作。
借鑒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成功做法,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黨建工作。指導建立村落社區黨組織,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引導農村“五老”和黨員參與新農村建設理事會。今年,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都要根據需要設置崗位,明確崗位責任,組織農村無職黨員上崗履責。
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指導各地建立社區娛樂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農民文藝隊等文化平臺,開展星級社區黨組織創評活動,引導社區黨組織以服務為重點、以文化為紐帶、以群眾為主體深入開展活動,興辦社區事業,促進“村容整潔和鄉風文明”。
3、不斷完善便民惠民服務網絡。
進一步健全縣、鄉、村、組四級便民惠民服務機構。督促各地不斷擴大便民惠民服務站點建設范圍,年內力爭全縣所有鄉鎮建有便民惠民服務站,村級民事代辦服務全面開展,所有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都建有便民惠民服務網點。
三、破解農村黨建工作難題,在破解中促和諧
1、破解工作方法難題,增強示范引導功能。
指導各地有組織、有計劃地在鄉鎮、村、組培植一批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鄉鎮、示范村和示范農村社區。
積極挖掘總結各地農村黨組織和基層干部的鮮活典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尤其黨報黨刊和中組、省組、市組刊物等進行大力宣傳,以激發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
2、破解工作機制難題,實現黨建與發展互動雙贏
立足農村黨的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指導各地圍繞農村經濟發展,深入推進“三培兩帶”工程建設,推廣“支部+協會”、“協會帶農戶”模式,努力建設一批“公司型”村級班子,培養“經理型”基層干部、“雙帶型”農民黨員和“專業型”鄉土人才。
完善農村黨員責任區、先鋒崗、黨群結對幫學幫扶、黨群致富共富等制度,引導黨員帶頭闖市場,帶領農民組建共富聯合體、創辦“三培兩帶”示范基地、興辦龍頭企業、力爭每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都建有一個以上“黨字號”的產業協會、基地或龍頭企業。今年,縣直部門所包村要圍繞“一村一品”的要求,建立一個以上有一定規模、起主導作用的“三培兩帶”產業基地。
3、破解工作環境難題,營造健康和諧的工作氛圍。
指導各地通過抓好鄉村班子建設,激發創業活力,盤活集體資產,開發農村資源,經營發展資本,發展鄉村經濟;進一步推動鄉村債務化解工作,力爭今年化債率達30%以上。
扎實推進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確保今年9月底之前全面完成31個項目建設任務。按照中組部要求,督促各鄉鎮每兩個月上報一次進度情況。同時,適時會同縣發改委、縣財政局就村級組織場所建設情況進行專項督查;推動各地采取“財政出一點、鄉村籌一點、部門幫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方籌資辦法,加大規劃以外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力度,力爭用一到兩年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好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問題。
組織部分有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任務的行政村黨組織書記在市委黨校集中培訓和外出觀摩學習;各鄉鎮要利用鄉級黨校村干部進行輪訓。
指導各地根據農村消費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適當提高村干部在崗補貼及離任補助標準;繼續推行縣財政直發村干部補貼;試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納入社會養老保險的做法,切實解決村干部后顧之憂;探索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干部途徑。
指導各地制定各種鼓勵政策措施,引導外出經商務工流動黨員、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干部職工、專業技術人員回原籍發揮作用,吸引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選聘鄉鎮內退干部和分流人員跨村任職,探索實行村干部職業化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