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長廊實施意見

時間:2022-10-29 07:52:00

導語:文化藝術長廊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藝術長廊實施意見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

**縣是千年文明古城,石刻文化與五金文化相應生輝,民俗文化與旅游文化交相輝映。為弘揚壯大**獨特的歷史文化,傳承千年精粹的歷史文明,促進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提升城鄉文化品位,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圍繞“國際旅游勝地、五金汽摩重鎮、現代農業基地、生態宜居城市”的奮斗目標,按照建設直轄市“窗口”和“門戶”的要求,以環境建設為抓手,以寶郵路石刻藝術長廊為載體,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打造城市風貌,提升城市品味,傳承文化內涵,促進城市和文化繁榮。

二、總體目標

以“弘揚石刻文化,傳承歷史文明”為主題,堅持雕塑創作與環境設計同步,結合**縣城市空間特點,強化環境空間的系統秩序和可識別性,進一步充實和加強**藝術氛圍,著重展示**石刻文化的歷史事件、重大人物、忠孝文化、五金文化、民俗文化、生態特色、人間萬象、都市百態等,以石料為主材創作和實施城市雕塑,實現環境與文化的協調統一。

三、景觀規劃區域布局

(一)郵亭“窗口”雕塑區。打造以十二樂女迎送賓客為代表的具有城市地標含義的城市雕塑景觀,以及企業建筑雕塑文化造型,集中體現對城市充分的代言性和現代開放的形象。

(二)龍水五金文化雕塑區。以龍水連結**縣城主干道兩處接點為中心,打造集藝術性、思想性、文化性、歷史性為一體的特色五金雕塑,輔以貼近大眾、富有情趣的雕塑小品襯托公共環境。

(三)玉龍水系景觀雕塑區。作為城市靈秀與韻律的水系地帶,著力突出規劃建設的影視創意基地、城鎮街區,形成整體環境特色。

(四)城南石雕一條街文化區。沿線地區建筑著重突出民俗建筑特色和石刻文化元素,建設與寶郵路文化環境相一致的配套環境。

(五)南環二路交通道路旁雕塑區。結合地形和城市功能,規劃設立數個雕塑園區,突出道路空間的藝術景觀環境。

(六)忠孝文化雕塑園。以北山古文孝經碑,寶頂報父母恩德經為基礎,在南山遂洞山上為基地,打造中國最完整的忠孝文化雕塑群。

(七)縣城主城雕塑區。完善現有環境布局,豐富已建成公共場所、廣場、公園、步行街等區間,開發一些豐富多姿、內涵深刻、和諧優美、現代時尚的石刻藝術作品,著力體現**悠久的石鄉底蘊。

(八)寶頂傳統文化、觀光農業雕塑區。重點在大寶路觀光旅游沿線上集中安置雕塑,采用綠化景觀搭配,突出石刻藝術瑰寶的藝術景觀特色。

(九)城市街景、綠化帶、路沿。按照石刻之鄉風貌特色在城市街道、綠化帶等部位局部設置石雕小品,積極修砌石材路沿。

(十)住宅小區雕塑。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要將小區內部環境雕塑納入小區整體布局,作為方案審查內容進行管理,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形態。

四、規劃設計要求

由縣城市規劃建設部門遴選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單位參與規劃和雕塑設計,經多方座談討論后,形成最后的正式方案設計圖提交縣規劃會審定后實施。

五、規劃建設措施

(一)明確保障政策。建立完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規定,制定促進城市雕塑發展的獎勵政策和細則,推動石刻藝術長廊建設。

(二)加大資金投入。動員各方力量積極投入石刻藝術長廊建設,規劃建設工作涉及的經費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部門單位承擔一部分,社會認捐一部分,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建設格局,積極將其納入文化大縣建設項目之一,向上爭取資金。

(三)發動社會參與。對社會力量參與石雕建設的,采取在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公告進行公開募集,認捐以單個雕塑為單位,捐贈款額達到整尊石雕造價總額的單位或個人,在石雕體基座上銘刻認捐人名稱,并由縣政府頒發捐贈證書;認捐1萬元以上的單位或個人,由縣政府頒發捐贈證書。

(四)營造建設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廣泛宣傳,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寶郵路石刻藝術長廊建設活動,形成共識,增強合力,營造政府牽頭、部門各負其責、群眾支持的良好建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