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意見

時間:2022-11-05 03:30:00

導語: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意見

為全面加快我市新農村建設步伐,在全社會形成愛環境、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的社會氛圍,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樹立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以“治臟、治亂,提高城鄉環境水平”為主題,以“三管一滅”為重點,以提高農民衛生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為核心,堅持“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方針,堅持整治與建設并行,城鎮與農村同步,合力營造村容整潔、宜人居住的農村環境,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健康保障。

二、主要目標

通過“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扎實工作,農民衛生知識知曉率達70%以上,農民衛生行為形成率達60%以上;農村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達到100%;加強鄉鎮農貿市場管理,農貿市場基本達到內外整潔、衛生、有序;外來務工人員集居場所基本達到“四有”;逐步建立農村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垃圾集中收集率達60%以上;農村自來水通村入戶率達85%以上;農戶戶廁無害化改造率達70%以上。

三、具體任務

(一)全面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提高農民衛生素質。在城市鞏固已有宣傳陣地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進萬家”活動;在農村全面開展“健康知識進農家”活動。加強鄉鎮所在地、衛生院、行政村宣傳陣地建設,充實完善社區服務站健康教育服務功能,并以此為依托,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廣泛地開展高血壓、肺結核、艾滋病、腸道傳染病(霍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的防治宣傳,普及衛生知識,提高農民群眾自我防病能力。農民及外來務工人員衛生知識知曉率和相關健康行為形成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組織開展群眾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各縣區要以開展第十八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契機,突出重點、精心部署,大力整治環境,全年組織不少于四次的大規模衛生死角整治活動。

1.清除房前、屋后、河道、路邊生活垃圾,清除白色污染,集中治理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區、大型禽類養殖區、集貿市場和城鄉結合部,特別是鄉鎮、村公路沿線等衛生死角。

2.整理村鎮各類市政公共設施,清理亂搭建、亂堆放、亂張貼及不規范的牌匾。

3.督促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開展衛生大掃除,并引導和督促農村群眾積極開展室內外衛生大清理。

(三)加快農村自來水建設。以縣區為單位提高自來水通村入戶率和人口受益率,其中長興縣、安吉縣自來水通村入戶率和人口受益率達到85%以上,其他縣區達到95%以上。鄉鎮以上水廠飲用水水質要達到國家標準。目前仍將山泉水、水庫水、深井水作為生活飲用水的地方,要清除垃圾、糞便等污染源,保護好水源。腸道傳染病易發的水網地域,嚴禁將河塘井水直接作為生活飲用水,落實家庭缸水消毒措施。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強對城鄉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和監測力度。

(四)加快農村改廁和糞便無害化處理進程。積極推廣三格式、沼氣式衛生廁所。鄉鎮政府所在地及行政村要建有三類以上標準公廁;自然村內以80米為半徑建設公共廁所或公共倒糞池。全面清除露天糞坑和簡陋棚廁,城鄉結合部簡易貯糞池要全部做到加蓋封閉,大力推進農戶戶廁無害化改造,避免污染環境水源。

(五)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及制度建設。所有建制鄉鎮必須建有能滿足垃圾清運需要的標準垃圾中轉站。合理布局村垃圾箱等衛生設施。建立健全村衛生保潔制度,保潔人員經費要落實。逐步建立起戶存、村收、鄉鎮轉運和垃圾集中衛生填埋制度。

(六)大力開展除四害工作。以鄉鎮為單位大規模開展春秋兩季以滅鼠為重點的除四害工作,使“四害”密度有效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建立環境消殺隊伍,落實行政村消殺人員,從4月份開始至11月底,定期組織環境大消殺活動,降低“四害”密度。各級農業、衛生等部門要進一步做好“四害”監測和除“四害”的技術指導工作。

(七)加強對鄉鎮農貿市場管理。鄉鎮農貿市場要按照衛生管理基本要求逐步整治到位,基本達到場外各類車輛停放有序,場內外地面硬化,上下水道通暢,場內整潔無垃圾,家禽銷售宰殺區域相對獨立,公廁衛生、蒼蠅密度達到規定要求,無衛生死角。加大農貿市場建設和改造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設施配套。

(八)加強對流動人口的衛生服務和管理。用工企業、單位要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飲食、飲水、廁所以及住宿條件,切實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生活環境,外來人員集中居住地要達到“四有”(有衛生安全的自來水、無害化廁所、垃圾清運和無害化處理、安全住房)。

(九)加強衛生督查。對飲食行業(農家樂)、農貿市場、學校及企業集體食堂展開經常性衛生監督檢查,發現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及時依法查處,堅決取締無證飲食攤點。100人以上的農村家宴要實行申報、備案制度,同時做好鄉村廚師的培訓上崗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政府職責,落實目標責任。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工作的領導,把農村愛國衛生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組織各項活動,并切實承擔責任,制訂實施計劃,分解任務,層層予以落實。對“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成績顯著的單位要給予表揚,對措施不力、行動遲緩、問題突出的單位要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整改。具體考核辦法由市愛衛會負責制定,另行下發。

(二)加強宣傳教育,強化輿論監督。圍繞“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活動主題,廣泛宣傳發動,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層健康教育組織網絡,加強社區(居民區)、村的宣傳陣地建設,使健康教育更貼近群眾。各級愛衛會要加強與宣傳、衛生、農業、教育等部門的合作,運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大力開展國民道德素質教育和衛生知識等宣傳活動,教育廣大農民群眾樹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自覺參與建設清潔、干凈的美麗家園。各新聞單位要統一開設“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專題節(欄)目,加強輿論引導和監督,形成“講衛生光榮”的社會輿論氛圍。

(三)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強各有關部門交流,密切協作。衛生部門要充分發揮醫療、衛生防病網絡作用,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做好農村除四害、消毒殺蟲、改水、改廁技術指導,抓好疫點傳染病控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村小副食店、街頭飲食攤點、外來民工子弟學校食堂依法監督管理;建設部門把農村衛生基本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加快農村改水改廁進度,建立健全以鄉鎮為單位垃圾集中清運制度;市場管理部門加大對鄉鎮農貿市場衛生設施的投入和改造,逐步提高農貿市場購物環境整體水平;宣傳、環保、行政執法、水利、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

(四)健全組織,加大投入。依法加強基層愛國衛生的組織建設,要落實愛國衛生專門工作人員,完善愛國衛生組織網絡,健全愛國衛生各項工作制度。加大對愛國衛生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隊伍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政治、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加大經費投入,確保農村愛國衛生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務求使“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年”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