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缺人才培養工作意見
時間:2022-11-24 10:39:00
導語:緊缺人才培養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造就一支適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根據**市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要求,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就實施我市緊缺人才培養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任務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培養**海洋經濟、臨港產業發展急需的各類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為重點,根據我市人才發展規劃,采取切實措施,力爭到2010年,各類人才尤其是高學歷、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數量和比重有明顯增加,我市急需人才短缺狀況得到緩解,為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具體項目
(一)深入實施“111人才工程”培養計劃。結合國家實施的“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在做好“11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調整補充工作的基礎上,通過高校進修、承擔重要科研項目、科技攻關、參加高層次研討和到國外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培養人選的培訓力度,提高培養人選的創新、創業能力。加強對培養人選的考核評估,完善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隊。努力在我市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培養造就一批不同層次的學術技術帶頭人。
(二)加大高學歷人才的培養力度。緊密與國內有關高校合作,大力引進并開設MBA、MPA及工程碩士等我市急需的緊缺專業的研究生學歷學位班和課程進修班,每年從各部門推薦的優秀中青年中選拔到國內高校、科研院所進行進修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為公務員及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創造繼續教育的機會,努力造就一支優秀的中青年人才隊伍。
(三)著力抓好中高級人才赴國(境)外培訓。圍繞我市“六六決策”的實施,海洋經濟、臨港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強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出國(境)培訓工作。充分利用國際智力資源,積極開辟國(境)外培訓渠道,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派具有較高理論、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的中高級人才到國(境)外進行培訓、研修,培養和造就一批緊跟時代、了解和掌握世界先進科技水平及管理經驗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四)積極開發和引進緊缺人才項目培養。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訓市場需求,適時開發和引進國際經貿、現代物流、石油化工、機械工業、船舶修造、航海技術、海岸綜合管理、食品加工、城市規劃、金融保險、旅游管理、信息技術、現代漁農業、海洋文化、專業外語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項目。近期,要重點引進開發培養以下緊缺專業人才:
1、臨港重化工人才。“十一五”期間我市將發展成為環杭州灣地區重要的臨港化工基地,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通過加快人才引進和本地院?;I的建設,為化工產業發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儲備工作。
2、船舶設計與制造人才。船舶修造業是我市最有基礎做大、做強的港口工業龍頭,而且將繼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因此既要重點扶持本地院校相關專業發展,也要大力選送對口人才到國內重點知名船舶院校學習深造。
3、海水產品精深加工人才。水產品精深加工業是提升我市粗放型工業向集約型工業轉變的重要方面,水產品精深加工必須運用高深科技,提高科技含量。要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鍛煉和造就一大批水產品加工業的科技人才,尤其是產品開發研制的科研人員和從事一線生產、管理的骨干人才,改變目前水產品加工業科技人才嚴重匱乏的現狀。
4、現代物流管理人才。港口物流業是我市最有發展潛力的戰略產業,要引進上?,F代物流管理證書培訓考核項目,重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懂經營、善管理的專業物流人才,優化產業結構,為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港口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5、海洋旅游管理人才。要拓寬旅游經營管理人才學歷教育和資質培訓面,積極引進外來高星級酒店和百強旅游社,通過隊伍的更新,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旅游企業管理經營人才。不斷選派市縣區及主要旅游鄉鎮分管旅游的領導干部到上海、杭州等地旅游管理部門掛職鍛煉學習,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提高培訓,扶持本地院校旅游專業的發展。
6、國際經貿人才。引進上海國際貿易操作能力證書培訓考核項目,致力培養懂外語、懂專業,能直接與國際市場打交道的國際經貿人才,為我市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夯實基礎。
7、信息技術人才。引進上海信息技術認證考試培訓項目,重點培養網絡與通信技術、軟件與數據庫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軟件工程質量體系等專門人才,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進信息產業發展。
8、海洋文化人才。隨著海洋文化名城建設力度的加大,新聞體育、文化旅游、節慶會展等優勢文化產業及文化演藝、藝術品經營等特色文化產業項目將進一步繁榮和發展,要通過培訓、引進等各種辦法和途徑,構筑海洋文化人才網絡。加快文化人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步伐,建立激勵機制,創造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發展的良好環境,推進海洋文化強市建設。
三、保障措施
(一)編制和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由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開展人才現狀調查及需求預測的基礎上,科學編制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定期向社會公開,以引導緊缺人才培養方向,為強化緊缺人才培訓提供科學的依據。
(二)規范運作方式。對引進、開發的緊缺人才培養項目,實行市場化運作,部門、行業及有資質的社會辦學力量均可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實力,利用互聯網、遠程教育等現代培訓手段和方法,開發、申報緊缺人才培養項目。建立健全統一的考核評估制度,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實行優勝劣汰。
(三)完善考核機制。堅持培訓、考核、使用有機結合,對考核合格者頒發相應的水平能力證書,建立面向社會的緊缺人才信息庫,將緊缺人才的培訓考核與人才使用、職業轉換、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資待遇等結合起來,加強與人才市場的信息溝通,充分調動緊缺人才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四)落實經費保障。市政府每年從人才開發專項資金中劃撥專項經費用于緊缺人才的培養資助,資助標準按照人才緊缺程度和培養成本分為重點資助和一般資助,緊缺人才培訓項目及資助辦法與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每年一并對外公布。建立以政府、部門、單位、個人相結合的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
(五)加強組織領導。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為全市緊缺人才培養工程的牽頭抓總機構,負責緊缺人才培養的規劃、指導、協調及緊缺專業的審定和資助辦法的審批等;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等管理部門分工合作,共同組織實施緊缺人才培訓工程的日常工作,包括緊缺專業的調研、初定,緊缺人才培訓機構的認定和管理,緊缺人才培訓的考核與發證,緊缺人才信息庫的建設與使用等;各部門、行業(協會)是實施緊缺人才培養工程的協同部門,負責做好本部門、本行業人才資源的現狀調查、需求預測、緊缺崗位的申報和培訓機構、培訓項目的推薦等工作。各地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規劃,落實措施,確保我市緊缺人才培養工程的順利實施。
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上一篇:基層黨建責任制工作意見
- 下一篇:人才選拔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