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20 07:50:00
導語:內部審計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審計是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監督本部門、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促進內部經濟管理和實現經濟目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本市內部審計工作不斷深化,穩步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法律法規精神,結合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嚴格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加強內部審計工作,責任主體在各部門、各單位。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第4號令),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格內部審計管理。
(一)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必須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國有資產經營規模大、財政預算數額大且所屬單位多的部門和單位應根據需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目前尚不具備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條件的單位可根據需要,授權本單位財務部門之外的內設機構履行內部審計職責,并配備必要的內部審計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二)加強內部審計工作領導。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要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確保內部審計機構具有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權限,積極支持內部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定期研究、部署和檢查內部審計工作,聽取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匯報,及時審批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審計報告,督促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的執行;認真解決本部門、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在管理權限范圍內授予內部審計機構必要的處理、處罰權。內部審計機構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應列入財務預算,由本單位予以保證。要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三)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各部門、各單位要選調政治素質好、熟悉審計業務、思想作風過硬的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要支持和保障內部審計人員參加各項業務培訓和崗位資格、后續教育的培訓,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理論水平、業務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水平
各級內部審計機構要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更新觀念,創新方法,科學確定本部門、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目標和重點。要逐步從單純的查錯糾弊向促進提高單位管理水平轉變,從單純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審計、風險評估、經濟效益審計轉變,從監督型向監督服務型轉變,更好地為本部門、本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服務。同時,要遵守內部審計準則、規定,按照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要求實施審計,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
(一)突出審計工作重點。一是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預算外資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經濟活動情況開展審計,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二是以揭隱患、促管理為目標,積極開展管理審計、風險評估和經濟效益審計,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反映經濟管理和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建議,促進各項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和資金的安全有效運行。三是根據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的要求及審計機關的委托,對本單位內設機構及所屬單位領導人員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促進領導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四是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施審計,規范投資項目管理,保證國家建設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五是對本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事項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權力機構報告審計調查結果,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加強審計質量管理。內部審計機構應建立有效的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內部審計人員應以職業謹慎態度執行內部審計業務。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時,應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采用內控測試、分析性復核、抽樣審計、計算機輔助審計等審計技術方法,獲取充分、相關、可靠的審計證據,以支持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應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做到客觀、完整、清晰、及時,具有建設性,并體現重要性原則。內部審計機構應建立審計報告的分級復核制度,并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后續審計,以確保審計質量和審計效果。
(三)做好與社會審計機構的協調工作。目前,不少單位因受到內部審計人力資源限制,將部分內部審計業務委托社會審計機構辦理。內部審計機構應在單位管理層的支持和監督下,做好與所委托的社會審計機構的協調工作。一方面,內部審計機構相關審計工作應與社會審計機構相互協調,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審計機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相關資料;另一方面,內部審計機構應對社會審計機構受托開展本單位及所屬單位有關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工程項目審計等結果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督,并做好社會審計機構人員聘用、更換和報酬支付的監督工作。
三、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明確規定,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其內部審計工作應當接受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審計機關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以審促建。審計機關要結合審計工作,對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健全情況、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審計報告,作為內部控制審計評價的內容之一。對審計中發現的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工作薄弱等問題,應向其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以審促質。審計機關要結合審計工作,對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業務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檢查和評估的內容包括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內部審計所遵循的審計規范、內部審計所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等。通過檢查和評估,揭示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業務指導意見,幫助內部審計機構規范審計質量管理,提高審計業務質量,并據此確定對內部審計成果的利用程度。
(三)利用成果。審計機關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內容包括內部審計機構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審結果,內部審計機構對下屬單位進行審計的結果,以及利用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的線索,確定審計的重點領域。此外,審計機關在開展大型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可組織內部審計機構按照統一的審計方案要求,實施對所屬單位的審計,審計機關負責質量檢查,以整合審計資源,加強業務指導。
同時,審計機關可采用年度審計工作會議等形式,向內部審計機構通報審計機關的工作計劃、工作重點,對本地區內部審計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引導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組織評選和表彰內部審計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做好審計署制發的內部審計情況報表的填報管理工作,對內部審計情況進行統計監督;指導、監督和管理內部審計協會工作,支持其依據法律和章程開展活動;辦好審計網站和審計雜志,為內部審計提供信息平臺和理論園地。
四、發揮內部審計協會的作用
內部審計協會要努力創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務范圍,通過開展各種有效的專業服務和交流活動,擴大內部審計的影響,提高內部審計隊伍的素質。
(一)加強業務培訓。內部審計協會要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類培訓:一是舉辦以內部審計工作分管領導為對象的高層講座,以及以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為對象的高級管理人員提高班。二是抓好廣大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三是開展計算機審計培訓。要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組織實施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考試,努力培養內部審計人才。
(二)開展課題研究。內部審計協會要發揮人才優勢,組織開展內部審計理論和實務研究。當前,要重點研究管理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內部審計項目管理與質量控制等課題,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實現從以真實性、合規性為導向的財務審計為主,向以真實性、合規性為導向的財務審計和以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管理審計并重的全面轉型與發展。要針對內部審計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為企事業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服務。
(三)總結交流經驗。內部審計協會要深入基層,及時總結并大力宣傳內部審計工作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要搭建交流平臺,組織開展專題交流、行業交流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
- 上一篇:審計職業道德檢查工作意見
- 下一篇: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