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村落整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3 06:42:00

導語:自然村落整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然村落整治工作意見

各相關村、相關職能部門:

根據行區政策研究室、行區農業和綠化管理局《關于做好年行區自然村落綜合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為積極推進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本鎮的實際情況,鎮黨委、政府決定在正義村、光繼村、匯南村、永豐村、聯合村、革新村開展農村自然村落綜合整治工作。為指導我鎮綜合整治工作,確保整體工作順利推進,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㈠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布局合理、經濟實力增強、人居環境良好、人文素質提高、民主法制加強”的總體要求,積極穩妥地開展鎮自然村落綜合整治工作,將正義村、光繼村、匯南村、永豐村、聯合村、革新村建設成為原生態的社會主義都市郊區示范村,并帶動和促進周邊地區的新農村建設,逐步把我鎮的廣大農村地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協調、治安良好、社會穩定、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㈡基本原則

1、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結合鎮“一城九鎮”開發建設總體規劃和A類農田保護區域布局,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根據當地客觀條件,區別不同情況,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上,力求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難,分類指導,分步實施,逐步推廣,不搞大拆大建、一刀切。

2、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加強領導,轉變職能,切實履行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職能,組織和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綜合整治工作,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調動群眾積極性,以農民自愿、村民自治為主,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攬。

3、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動綜合整治工作;以07年試點工作為基礎,在制定綜合整治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搞強行攤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

4、循序漸進,務求實效。要尊重客觀規律,因勢利導,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帶動,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扎實推進,務求實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義,切忌違背群眾意愿和客觀條件強行硬推。

二、組織機構

1、成立鎮領導小組和協調辦公室。成立鎮農村自然村落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由鎮長馬順華任組長,副鎮長黃德明、瞿建國擔任副組長,同時相關職能部門和六個整治點的支部書記擔任組員。領導小組下設綜合整治協調辦公室,負責年自然村落綜合整治的組織、督查、招投標、資料收集、掌握進度、上通下達等協調工作。

各整治村根據鎮領導小組的意見,及時制定年整治工作計劃和措施,并建立以村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小組,落實好專人。鎮規建所、水務站、農技中心、城管所等職能部門做好相應的指導工作。

2、協調整合相關工作。自然村落綜合整治工作,要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同時,要與基本農田劃定、土地整理復墾、違法搭建整治、“清潔家園”建設及設施糧田、設施菜田、森林公園和古鎮建設等有機結合。

三、綜合整治區域范圍及整治內容

㈠綜合整治區域范圍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我鎮自然村落的實際情況,選定正義村1組、4組、6組、光繼村1組、16組、匯南村13組、14組、永豐村1組、2組、聯合村3組、7組、革新村12組、13組、14組為本次整治區域范圍,涉及戶數939戶,戶籍人口2698人,外來人口戶數602戶,外來人口人數1827人。

㈡整治內容及標準

按照市、區農村自然村落綜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各村的整治內容和標準主要包括:

1、村內道路改造。村莊道路改建根據節約用地與投資的原則,按村交通需求確定道路寬度。一般自然村落的主要道路,有條件的可實施道路綠化、設置路燈。

2、村內橋梁修繕和改造。相關橋梁應按道路寬度及負載要求同步實施改擴建,村內現有無法滿足通行負載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的危橋應全部實施改造;對橋面、接坡、護欄破損的橋梁應按規定要求進行修繕。

3、村內河道疏浚?;鞠拥篮诔粲俜e,疏通水系;清理河道岸坡垃圾,加固岸坡;消除岸邊違章建筑和河道阻水物;岸旁基本覆綠,根據河道實際可相應的修建生態岸坡、部分河岸邊設置護欄和親水平臺等。

4、墻體外立面整修。對于破舊房屋的外立面,按規劃方案及多數村民意見實施修繕粉刷;村主要道路和景觀附近的建筑物可實施一定的美化處理。

5、宅前屋后環境整治。拆除影響村容村貌的違章建筑、構筑物及其他設施;整理村莊內破敗空心房、空閑宅基地和其他空閑地,消除民宅前后亂搭亂堆雜物。

6、生活垃圾處理。配置垃圾箱和垃圾運送設備,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清運率達到100%;引導實施垃圾分類收集、促進農戶使用有機肥、探索有機垃圾資源化途徑。

7、生活供水設施改造。自然村落的現有供水管網破舊或口徑過小、供水水壓不足的,可按村莊建設規劃要求對供水管網實施標準化改造;在供水質量達標的前提下,可采取局部調整、改造的辦法給予解決。

8、生活污水處理。根據經濟能力和布局形態,污水處理選擇集中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處理或采用工藝流程簡單、投資運行費用低廉、操作管理簡便實用的處理方式。

9、村內綠化。在村莊道路和河道兩旁、民宅及單位前后的空地中,保留原有樹木,并利用體現農村自然氣息的經濟作物和本土植被實施因地制宜的綠化,做到村莊及房前屋后無空地荒地。

10、村內照明裝置。根據村內道路和河道兩旁實際因地制宜設置路燈。

11、其它。在綜合整治中,自然村落內經確定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物與構筑物應嚴格加以保護,破損的按原貌整修恢復;村莊內的古樹古木不得砍伐;林地、濕地、水面等不得隨意填挖更改。

四、實施步驟

按照“規劃先行,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思路,我鎮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分三個階段有序推進。

㈠啟動階段(6月初—6月中旬)。開展綜合整治建設宣傳工作,營造氛圍,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快速有效地開展基礎設施調查摸底工作,組織編制六個村的綜合整治規劃和實施計劃。

㈡實施階段(6月下旬—11月上旬)。按照審定的規劃和實施計劃,各責任部門扎實有效地開展綜合整治工作,每兩周上報一次工程進展情況。協調辦公室負責整個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查工作,保證各項工作按時間節點逐步推進。

㈢整改驗收階段(11月中旬—11月下旬)。在基本完成綜合整治的基礎上,鎮領導小組組織鎮內自查、驗收工作,對不達標項目進行整改,確保綜合整治工作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迎接市、區相關部門的驗收。

五、資金籌措

依據市農委、市財政局文件指示,自然村落改造補貼標準為2萬元/戶,市財政承擔40%,區財政承擔40%,鎮財政承擔20%。

六、保障措施

㈠聚合資金,合理分配

綜合整治工作得到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鎮政府調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資金上得到保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優化資金投向,重點對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農村公共事業加大投入,確保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更大效益。

㈡健全機制,政策驅動

按照“公正、公平、公開”的要求,建立工作公示制度,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實行招投標機制、審價機制;建立資金運用監督管理機制,公開透明各項支出,接受社會和農民的監督;完善村規民約,調動村民自主管理積極性;建立設施維護、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等長效管理制度,并把宅前屋后衛生保潔責任落實到每戶,把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結合起來,鞏固整治成果。

㈢加強領導,全民行動

積極推進村干部素質建設工作,引導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宗旨,不斷提高建設新農村的本領。成立由鎮、村有關部門組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掛帥,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通過政府主導、干部指導,發動群眾、引導群眾,整合相關資源,凝聚多方力量,調動各方積極性,全面推進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鎮人民政府

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