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4 09:06:00

導語:農業保險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保險工作意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根據中央要求,應積極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當前,我區農村和農業正處于新的發展時期,隨著農業生產科技、資本含量的增加,農業風險在逐漸加大,這給農業保險工作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為進一步落實滬府辦〔〕31號文件精神,今年我區推進農業保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扶持力度。在鞏固和發展傳統險種的基礎上,加大新險種開拓力度,積極適應市場變化,防范經營風險,提高服務水平,促進農業保險良性發展。在做好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同時,積極開展一些商業性保險,實現以險養險和農業保險良性發展的目的,切實保障農業生產穩定發展。

一、種植業保險

(一)鞏固水稻保險。水稻保險是農業保險的主要險種。今年仍要重點抓好水稻保險業務的鞏固,努力提高水稻的承保率,投保面積應保持在30萬畝左右。水稻保險以每畝800斤產量計,每斤單價以上年市場主渠道中準價計。水稻保險仍以各鎮為投保單位,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為共保組織單位,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并按每畝10.8元標準收取保險費。其中,市財政補貼每畝2.27元,區財政補貼每畝1.51元,鎮財政每畝補貼1元,農民每畝自負6.02元。到收獲期止未出險的,以鎮為單位,全額返還農民所繳的6.02元保險費。投保單位享受保險費5%的手續費。

(二)擴大蔬菜大棚保險。我區蔬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蔬菜保險逐漸成為優化種植業險種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支持、扶持蔬菜生產出發,年加大了財政補貼的力度。區內的市級園藝場及制種場、出口蔬菜基地場均可享受蔬菜大棚保險的財政補貼標準。普通蔬菜大棚保險的收費標準每畝為157.5元,其中,每畝市財政補貼28.35元,區財政補貼48.9元,鎮財政補貼20.25元,戶主自負60元。連棟蔬菜大棚保險每畝保險費960元,市財政補貼172.8元,區財政287.2元,戶主每畝自負500元。出口蔬菜每畝市財政補貼保險費的18%,區財政補貼保險費的42%,戶主每畝自負保險費的40%。為進一步保障蔬菜大棚的保險,各鎮應積極配合支持,做好該保險的投保工作。

(三)積極開發新險種。隨著我區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種植業正逐步從傳統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全區目前已形成較大規模的西甜瓜、林木、果林、水果收獲保險等種植業和林業建設均發展迅速。西甜瓜市、區二級財政每畝補貼保險費的50%,戶主自負50%;林木、果林市、區二級財政每畝補貼保險費的48%,戶主自負52%;水果收獲保險市、區二級財政每畝補貼保險費的30%,戶主自負70%;農田農機具保險市、區二級財政每輛補貼保險費的30%,戶主自負70%。綜上所述,今年要積極探索開辦園林綠化、食用菌、名、特、優,種、養產品保險等,使我區農業保險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養殖業保險

(一)提高生豬保險的承保率。結合市對各區、縣牲畜防疫工作的考核,進一步提高生豬保險承保率。生豬保險重點對象為規模場、基地場和種豬場。每頭生豬保險費由市、區二級財政補貼35%保險費。要繼續進行生豬“W”病法定保險。

擴大生豬“W”病屠宰保險。生豬屠宰保險,對保證城鎮居民吃上“放心肉”,有效保障城鎮居民人身安全有著重要意義。要再接再厲,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動員投保,充分發揮生豬屠宰保險的社會效益。

(二)穩步發展淡水養殖業保險。淡水養殖的抗自然風險能力較弱,因此淡水養殖保險在養殖業險中風險最大、經營也最不穩定。本著服務農業生產的宗旨,今年要繼續穩定發展淡水養殖保險,通過保險轉移生產風險。淡水養殖保險投保畝數要達到淡水養魚總面積的50%。淡水養魚保險享受市、區二級財政補貼每畝30%保險費的優惠政策。

(三)積極實施奶牛特定疫病的法定保險。奶牛養殖過程中,往往會突發疫病,給生產經營者帶來巨大損失。因此,要積極采用統一組織投?;蛞婪▽嵭袕娭票kU的方法,力爭使奶牛承保率達到100%。光明乳業牛奶公司分場由光明牛奶公司統一投保。各鎮牛奶場按頭數計算保費,每頭收取70元保險費(不含財政補貼)。

(四)積極開展家禽D病基本保險補充保險。為建立和完善本市農業風險保障體系,根據農委〔2004〕125號文件精神,我們開辦家禽D病基本保險、補充保險。對準入條件的農戶參加基本保險以后,市、區二級財政負責保險費,農戶即參加基本保險又投保補充保險并交足保險費的,保險責任增加特約疾病責任。今后凡發生疫情,依法進行撲殺,政府一般不再另出臺相關補償政策,由保險公司按條款規定負責賠償。

三、農村建房保險

農村建房保險是擴大農村種、養兩業保險規模的有力支撐。今年要繼續貫徹執行市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農村建房保險工作,充分發揮以險養險,互為補充,互為支持的作用,加快農業風險基金的積累。

各企業凡在我區境內經批準統一建造的房屋,均應參加集體建房綜合保險,該保險由區規劃局,區建設交通委、區房地局等單位要密切配合。各基建工程在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先辦妥保險手續。個人建房綜合保險由各鎮房屋土地管理所,要努力做到建設項目辦證數和投保數相一致。

四、其他保險

為推進農村保險事業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保險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應采取“政府扶持推動、市場化運作”的經營模式,除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保險外,還將經營保險監管部門批準的財產保險、責任保險、短期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等。要以商業化運作的方法,通過這些險種的收益來彌補農業保險可能產生的虧損,實行以險養險。

發展農業保險,是穩定農業生產、推進農業走市場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大力加強農業保險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和業務能力。各鎮、各有關部門都應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采取有力的政府扶持、規范化的技術措施,切實加大農業保險力度,做到保險經濟補償服務和生產防治技術服務有機結合,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為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