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7 04:36:00
導語: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扎實推進基層應急管理“四進入”(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按照市應急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宣教動員工作的要求,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我縣將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納入了2009年度為群眾辦實事工程。為推動全縣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現就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切實加強對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的組織領導,深入開展基層應急管理宣教工作,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減災等有關應急知識,大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和防災減災能力,提高農村、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切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二、主要內容
(一)以《突發事件應對法》宣傳為核心,提高應急管理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多種形式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的重大意義、立法背景、主要內容和貫徹實施要求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同時,對《延慶縣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有關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解讀。進一步明確單位職責,全面增強基層干部的應急管理責任意識,提高其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及統籌常態管理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以“兩個環節八件事”為重點,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強調并固化基層應急管理抓好“兩個環節八件事”(常態管理做好體制建設、機制建設、預案編制和宣教演練“四件事”,非常態管理做好信息報告、先期處置、協助處置和善后處置“四件事”)的成功經驗,大力提高基層組織的應急主體責任意識和應對能力,夯實基層應急管理基礎。
(三)以應急知識普及為重點,提高群眾防災減災能力。根據季節、氣象、地理等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環境形勢等具體情況,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區,有針對性的加強防震、防汛、消防、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安全生產、公共衛生、防煤氣中毒等各種應急知識宣教活動。要按照災前、災中、災后的不同情況,分類宣傳普及應急知識。災前教育以了解突發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為重點,掌握預防、避險的基本技能;災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識為重點,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護措施;災后教育以恢復重建為重點,撫平群眾心理創傷,恢復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四)以典型案例分析為重點,提高基層應急實戰能力。通過剖析國內外及本縣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有關案例,告知群眾在遭遇突發事件時,臨危不亂、靈活運用自救互救知識,積極配合政府救援、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正確做法,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同時,通過介紹突發事件責任倒查和責任追究的典型案例,大力提高基層干部隊伍抓好應急管理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
三、組織實施
(一)各專項指揮部辦公室要充分結合“全國科普活動周”、“全國安全生產月”、“國際減災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國際民防日”、“全國消防日”、“全國法制教育宣傳日”、“世界紅十字日”、“4•22世界地球日”等各類宣傳契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的應急知識主題宣傳活動,使基層群眾了解、掌握避險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增強公共安全意識。原則上各專項指揮部辦公室每年開展的專題宣傳活動應不少于3次。
(二)各鄉鎮要充分發揮農村宣傳委員、“大學生村官”和其他基層志愿者隊伍作用,明確賦予其公共安全知識宣傳員職責,依托廣播系統、宣傳欄、文藝演出等農村宣教平臺深入開展公共安全宣教工作。要充分發揮鄉鎮應急辦和民防兼職干部的統籌協調作用,切實履行好組織、協調、監督、檢查職能。宣教工作要以農余時間為主,并與時令和農村實際情況相結合。原則上各村每月宣教時間應不少于4小時。
(三)縣城鎮辦要積極組織居委會干部、社區樓門長和社區志愿者等力量,賦予其公共安全知識宣傳員職責,充分利用民防應急指揮宣教中心、社區活動室、社區宣傳欄等平臺積極開展公共安全宣教工作。通過張貼文字材料、開展社區活動、入戶宣傳等各種方式,確保將宣教工作覆蓋到社區的每個家庭。原則上各社區每年開展的集中宣傳活動應不少于6次。
(四)縣教委要按照《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公共安全知識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宣教內容要充分考慮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特點,做到重點突出,針對性強。
(五)縣廣電中心要充分發揮其貼近群眾、覆蓋面廣的優勢,在電視節目上開辟應急知識宣教專欄,會同公安、交通、消防、衛生、安監、工商、水務、林業、動監、環保等有關部門,拍攝公共安全公益廣告和相關應急知識短片并適時播出。原則上每星期至少播出1次。
(六)縣信息中心負責在延慶縣政府網站上開辟應急管理宣教專欄,刊載應急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可以公開的應急預案和其他經縣應急辦審核通過的防災減災相關知識。
(七)其他各相關單位要結合本單位職能和基層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特點,多渠道、分層次、全方位的開展本行業、本領域、本單位的應急管理宣教、教育和培訓工作,原則上各單位每年開展的專題宣傳活動應不少于4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應急管理宣教工作是培養應急管理人才、提高應急處置社會動員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由主管領導牽頭負責,落實人員,切實加強對應急管理宣教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力量,明確責任,細化工作,確保工作推進力度。
(二)制訂工作計劃。各單位要根據自身職責,結合工作實際,制訂當年應急管理宣教工作計劃。工作計劃要包含宣傳范圍、宣教內容、開展方式、完成時間和預期效果等有關內容。各單位2009年宣教工作計劃要于3月10日前報縣應急辦(紙質文件加蓋公章后送縣政府2110室,電子版通過值守應急網絡系統或內網辦公系統報送)。
(三)創新工作形式。各單位要結合基層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宣傳欄等多種載體,采取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方式,以聲音、圖像、文字、宣傳品、文藝節目等多種形式,多題材、多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教育,確保宣教工作深入基層、取得實效。各有關部、委、辦、局要在宣傳材料等方面給予鄉鎮以必要的支持,并加強有關業務指導。
(四)加強督查落實。各單位要將應急管理宣教工作納入對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妥善做好宣教工作開展情況記錄(文字、圖片等)和工作總結??h應急辦將會同縣民防局對各單位的宣教計劃完成情況、宣教工作覆蓋面和宣教效果進行不定期檢查,檢查形式以電話詢問為主(電話號碼由網通公司隨機提供),實地走訪和查閱宣教培訓記錄為輔,檢查結果將作為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公務員面試制勝技巧之真誠風格
- 下一篇:環保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