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農民培訓工作意見(區)
時間:2022-04-25 02:56:00
導語:農委農民培訓工作意見(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區縣農委:
為貫徹市委**七次全會和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工作要求,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現就做好20**年**郊區農民培訓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培訓目標
依托歷年培訓基礎,加大推進從“過程型培訓”向“戰略型培養”轉變,從“行政型管理”向“品牌型建設”轉變力度。圍繞正確把握辦班方向,切實優化課件設置實施“針對性”培訓。以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特色農產品基地、糧食豐產示范基地、蔬菜供應基地為重點,把創業農民培訓、合作社干部輪訓、新品種新技術培訓和新生農民培訓作為農民培訓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推進本市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更緊密的服務。
二、主要任務
以本市高水平農業設施、高水平農業組織、高水平農業科技建設為目標,以培訓為手段,培養新農村建設各類人才。
1、努力培育一批創業型農民。培訓對象鎖定20**年參加本市創業農民培訓的214名學員,在去年已完成創業課程培訓、市場考察、創業設計基礎上,今年突出對創業農民的創業扶植和跟蹤服務。由市、區縣農業部門共同組織,通過專題講座、基地見習、專家志愿團跟蹤指導以及相關政策扶持等形式,幫助農民實現創業發展目標。
2、精心實施農民合作社干部輪訓。以各區縣骨干合作社理事長、經理(包括財務、銷售)、生產主管為重點,依托市農廣校等開發適合現階段合作社干部培訓的課件,實施一周輪訓。通過培訓,不斷提高合作社干部生產和管理能力,規范和提升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
3、繼續組織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在目前已開發的農業職業技能工種范圍內,由市、區縣組織開展初、中、高等級農業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培訓和鑒定,年培訓合格率達到市平均線以上。通過培訓,加快受訓學員知識和技能的有機結合,努力發揮學員在本市農業生產中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
4、扎實推進專業農民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以穩定從事糧食、蔬菜、水產、畜禽、農機等生產經營規模較大、有一定文化程度、年齡在60周歲以下農民為重點,由區縣按產業(產品)特點和當年實際需求(如擴大面積、推廣新品種、普及新技術等),形成針對性課件和教案并組織實施。通過培訓,努力提高學員對農業生產關鍵技術、關鍵環節和新品種、新技術的運用能力。
5、多層次、多形式擴大引導性培訓。圍繞農業生產,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防病抗災能力為重點,圍繞新農村建設,以拓展村級服務性崗位為重點,開展如農業生產單項知識和技能、農村信息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崗位人員等培訓。培訓方式以知識普及、輔導講座、遠程教育、現場技術指導等為主,培訓時間一般為1-2個半天,重點培訓按實際需求可增至3-4個半天。通過培訓,努力提高農民單項實用知識和技能水平。
6、探索新生農民試點培訓。以近年來新進農業領域的學(院)校畢業生、新一代創業農民、投身新農村建設的有志青年等為重點,委托涉農院校開展“三農”基礎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通過培訓,讓新生農民全面了解“三農”,熟悉新農村建設政策法規,掌握農業生產基本知識和技能。
三、工作要求
(一)切實轉變觀念。近年來本市農民培訓的實踐證明,運用一般理論對農民進行普及性培訓已難以滿足本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上下一致,以提高農民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工作出發點和歸宿點,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把握培訓重點,完善課件設置,提升培訓質量,強化項目監管,以確實有效的工作措施扎實推進本市農民培訓工作。
(二)準確把握需求。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培訓單位要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開展調研工作,了解和分析本地農業發展需要和農民培訓需求,根據本地農業發展主導產業、特色品種和主推技術開發培訓專業,實施針對性培訓。同時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將有一定培訓需求,一定經營規模、文化基礎和年紀相對較輕的農民列為本市農民培訓的主體。
(三)完善課件設置。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培訓單位要充分利用本市涉農院校、科研院所優質教育資源和行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優勢,加大課件開發和完善力度。課件設置要針對關鍵技術要領,圍繞農業產前、產中、產后關鍵環節特點設置,并按一般掌握、深入掌握、重點掌握編制講義或教案,讓農民真正聽得懂、會運用。
(四)提升培訓質量。一是要改進培訓方式。要認真探索符合農民培訓規律,適合農民需要的培訓方式,切實做到農民培訓與科技入戶相結合、集中面授與現場指導相結合;二是要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教學方法,像互動式、提問式、技能競賽、參觀考察、發明白紙等方法,調動農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三是提升教學水平。按照分層分類、歸口管理辦法,由市、區農廣校牽頭組織,分別開展市、區層面的師資培訓,讓從事一線農民培訓和技術指導的教師能夠熟悉農民的心理,掌握農民教育培訓的規律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今年是本市農民培訓提高質量水平的重要一年,各區縣要繼續按照市農委《關于進一步規范**郊區新型農民培訓項目管理的實施意見》要求,高標準、嚴要求,切實把好“四個關”:即注重學前管理,把好入口關;深化教學管理,把好質量關;完善工作機制,把好出口關;強化資金監管,把好使用關。并進一步規范農民培訓信息檔案建設,強化農民培訓過程監管,努力探索有本市特色的農民培訓長效管理機制。
- 上一篇:農委農產品保有量工作意見
- 下一篇:銀行農民金融服務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