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06-03 07:41:00

導語: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加快發展社區教育工作,積極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全面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根據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和省教育廳《關于加快發展社區教育工作的意見》(**教職〔**〕2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現就進一步加強社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兩個率先”為立足點,以安民、便民、惠民、富民、樂民為著力點,立足社區、面向社區、依靠社區、服務社區,切實提高社區教育工作的創造力、凝聚力,提升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親和力、歸屬感,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人文環境,促進社區教育更好地為**“四個文明”建設服務。

二、基本目標

緊緊圍繞建設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穩步實施的原則,積極開展社區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起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具有全員、全面、全程特點的較為完善的社區教育體系。建立健全社區教育組織網絡,精心構筑行政管理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社區教育工作格局。扎實推進各鎮(區)社區教育中心建設,爭創省級社區教育中心。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各類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推動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銜接和溝通。加強社區學習型組織建設,建立完善社區教育信息網絡,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拓寬教育途徑,穩步建立起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全民教育、終身教育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市政府成立市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推進全市社區教育工作;市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全市社區教育發展規劃,整合社區教育資源,落實社區教育政策,指導社區教育培訓,督查社區教育工作。各鎮(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子,統籌安排行政區域內社區教育資源,按標準配足配齊滿足社區教育發展需要的設施設備,并對行政區域內社區教育實施統一管理。市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能分工和本意見要求,共同做好發展社區教育的各項工作,努力形成“市政府統一領導,各鎮(區)組織實施,教育部門強化指導,有關部門主動配合,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健全社區教育培訓網絡。市職技類學校要充分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積極指導各鎮(區)發展社區教育,切實做好社區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各鎮(區)成人教育中心校與社區教育中心實行合署辦公,通過增加教育培訓內容、拓展教育培訓功能、擴大教育培訓對象,不斷深化社區教育工作,著力指導鎮屬部門、單位、村民學校、企業職校等社區教育辦學點開展社區教育培訓,基本形成“以市職技類學校為龍頭,鎮(區)社區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為骨干,村(居)社區教育辦學點為基礎”的市鎮村三級聯動的社區教育培訓網絡。

(三)深化社區教育培訓工作。市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現有社區教育資源的作用,切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等培訓,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各鎮(區)社區教育機構要根據教育培訓對象的實際需要,大力開展面向全體居民的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教育培訓活動;要充分依托各類社區學校,積極開展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崗位培訓、青少年素質教育、社會文化生活教育及開放式遠程教育等,切實加強對農村居民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教育培訓,著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充分依托社區職教資源,切實加強對企業職工的職業技能、崗位培訓及再就業培訓,弱勢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和外來人群適應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實現社區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要充分依托老年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休閑和健身娛樂活動,確保社區內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四)推進學習型組織創建活動。各鎮(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社區教育工作的基礎內容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充分調動各類組織、單位、家庭或個人參與創建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推進社區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市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認真研究制定各類學習型組織創建評估標準,積極開展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等創建評選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逐步形成“由點到線、以線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五)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要根據社區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以市職技類學校骨干力量、專業機構技術人員、鎮(區)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師組建社區教育專職師資隊伍;同時充分挖掘社區人才資源,以社區離退休人員、專業技能型人員和社區教育志愿者組建社區教育兼職教師隊伍,積極構建以專職人員為骨干,以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為主體的高素質、專業化、適應社區教育需要、富有區域教育特色的社區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隊伍。要建立健全市、鎮社區教育師資庫,不斷優化教師資源共享機制,切實加強師資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社區教育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各鎮(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總體要求,不斷強化終身教育理念,堅持把社區教育工作作為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納入社區建設整體規劃,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領導實績考評體系,納入政府重大督查事項,確保認識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同時,要緊密結合社區教育工作主題,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板報畫廊、網絡傳媒等宣傳載體,深入開展學習型社區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營造關心社區教育、支持社區教育、參與社區教育的良好氛圍,扎實推進社區教育工作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投入保障機制。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參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體制,采取“政府撥一點、社會籌一點、單位出一點、個人拿一點”的經費籌措辦法,逐步建立社區教育經費投入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各鎮(區)要根據社區教育工作的需要,統籌安排好教育培訓經費;社區企業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全面落實相當于職工工資總額1.5%-2.5%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并全部用于職工繼續教育與培訓,確保社區教育工作有序推進。

(三)完善資源共享機制。全市各中小學校、職業學校、成人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其他教育機構,要定期向社區成員開放必要的教學場地和活動設施,努力為社區成員參加社區教育與培訓提供支持,加快推進社區教育資源共享共建進程。

(四)完善督導評估機制。市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認真研究制定《**市鎮(區)社區教育工作考核辦法》,逐步實現社區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市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定期組織對社區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評選社區教育先進單位,對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實影響社區教育工作開展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實行責任追究,確保社區教育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