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養護管理實施意見(市)
時間:2022-06-05 05:30:00
導語:交通局養護管理實施意見(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是實現“*”計劃的第二年,根據市局行政工作要點和年度目標任務,為進一步加強養護管理,切實抓好今年公路養護的各項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全面完成市局下達的目標任務,市局年平均好路率77%,其中分宜分局年平均好路率73.65%,*分局年平均好路率75.91%。
二、繼續推行養護管理機制改革,嚴格按市局《養護管理改革實施意見》進一步抓好落實。養護管理實行“四脫離”(人、財、物、機),養護公司與分局簽訂養護管理“四脫離”改革責任書。即人員按*年實際養護里程和養護定員標準測定養護人員數量,人工費按市局年公里小修保養人工費標準92%到位,材料、機械和其它費按市局年公里小修保養材料、機械和其它費標準的100%到位,物和機具按養護生產現有的固定資產和養護機具整體劃定,3月中旬各分局要將“四脫離”改革初步方案上報市局,待市局批準后實施。養護費管理按《市局養護工程費制度》進行計量支付,養護生產按《養護生產質量考核驗收辦法》進行嚴格考核。養護生產作業采用“分合”結合作業方式,即是路容路貌的日常養護生產分路段承包到個人養護,路面修補和各種搶修工作組建公路維修隊集體作業;養護工資打破檔案工資,工資分配實行大計件與小計件考核的辦法。
三、加強養護安全管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狠抓落實”的安全生產方針,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上路從事養護作業人員,必須穿安全標志服,戴安全帽;公路養護小修以上作業施工時,除按要求設置標志外,必要時還應安排專人進行交通管理的指揮,公路沿線的安全設施、交通標志及標線應符合《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要求進行設置。要堅持上路巡查,對影響交通安全的公路病害,應及時、快速處治,消除隱患;對因公路自然災害造成交通中斷時,應迅速逐級上報,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搶修,如一時難以搶通的,要及時設立醒目、規范的警告標志和繞道標志。
四、加強養護監督檢查。從事養護管理的各業務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規范、管理辦法和制度,加強養護監督檢查。各分局業務管理部門負責所管轄區內養護管理的日常巡查、督辦、任務下達檢查,組織相關人員每月對本轄區的公路養護與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指出存在的各種問題,督促限期整改,保持公路路況穩定,并將檢查情況及時上報市局業務管理部門;市局業務管理部門采取抽查的方式進行月度檢查,每季度組織人員進行全面檢查,核實計劃執行、養護質量與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做到一季度一通報,半年一評定,年終一總評的檢查考核制度。同時將檢查情況納入總評考核內容,一、三季度各占養護總評分的10%,半年占養護總評分的30%,年終占養護總評分的50%。
五、建立養護獎懲制度。各分局要結合養護監督檢查,建立養護獎懲制度,做到獎懲分明。市局業務部門可從小修保養經費中預留3%的費用,作為養護考核及獎懲的經費。各分局按照市局下達的養護經費,依據所簽訂的養護承包合同,預留合同費用的5%作為養護質量保證金。在月度、季度、半年、年終等檢查評比中,均按評為合格以上的單位或承包個人,全額返還保證金,評為不合格的單位或承包個人將按比例扣除保證金。
六、進一步加強橋梁養護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改善橋頭和涵頂及路面接頭、交界、叉路口、搭接處等路段跳車的現象,切實抓好橋涵的排水和清污工作,保持經常性的整潔無積水;加強危橋和險涵的日常觀測和檢查,并做好記錄。羅坊大橋、黃田橋、洞宜線洞村至雙林路段的橋梁要派專人觀測,道班每天至少觀測檢查一次,分局至少每個月進行一次詳細檢查,檢查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時報告市局,由市局協同解決;危橋和險涵要通過各種渠道籌措經費進行維修加固和改建,*年要高質量完成羅坊大橋和黃田橋兩座危橋的維修加固工程。
七、加強公路路況改善工作,樹立長壽命養護理念。對于僅靠日常養護無法改善路況的路段,要積極爭取養護大中修工程,大中修工程資金要積極主動想辦法,爭取政府投資和引進外資的辦法籌集大中修工程建設資金,解決更多工程項目,實現公路路況較大改善和提高的目標。
八、加強上新線、分安線文明樣板路建設與管理,著力打造文明和諧公路,樹立*公路養護典范。在鞏固去年GBM工程實施所取成效基礎上,一是要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交通部《國省干線GBM工程實施標準》等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實施管理,進一步整治路況、路容路貌。二是要按照市局《*年公路綠化實施意見》抓好綠化美化工作。三是大力宣傳公路文化,省道上每5公里不少于1條公路文化宣傳標語,充分展現*公路人新形象。
九、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樹立全季節性養護理念。一是繼續抓好春運養護與管理工作,確保公路路面平整堅實、干凈整潔、道班安全,堅持8小時工作和24小時巡路制。二是抓好雨季公路養護,要組織開展雨季公路養護勞動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廣大養護職工的積極性,保持雨季期間公路路況穩定暢通。三是繼續抓好秋冬季路基路面病害全面處治,提高路況養護質量水平。
十、加強預防性養護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防治雨水對公路的損壞,養護行為由修復性養護向預防性養護的轉變。重點要抓好公路排水工作,做到及時清理開挖邊溝和疏通橋涵,抓住晴好天氣對油路裂縫和水泥路伸縮縫做到及時灌縫。路邊店、村莊、廠礦等己開挖了土水溝的路段要創造條件完成水溝的石砌化工作,石砌水溝經費補貼仍執行2005年市整治公路環境補貼政策,己影響公路排水的路段要千方百計想辦法開挖水溝,解決公路排水的問題。
十一、加強科學養護的理念,在養護生產中嚴格養護操作規程,養護程序和用料由隨意性向規范化的轉變,科學有效地處治公路病害,提高養護資金投資的效益,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一是近三年內新建的瀝青路面必須按養護技術規范修補路面坑槽,除特殊情況外,路面面層必須使用熱瀝青混合料修補。二是各分局要組織開展一次養護知識競賽活動和養護技術講座活動。三是認真全面總結路面冷補材料使用經驗,各分局要在4月10號前撰寫一篇路面冷補材料使用技術報告,4月底前市局集中組織召開一次路面冷補材料使用技術報告會,形成濃厚的科學技術氛圍。四是各分局要重視一線養護職工、專業技術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學歷、能力培養和繼續教育,提高養護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總結成功的養護管理經驗,加強信息交流,促進管理創新。
十二、推行公路生態養護,美化公路,保護環境,減少水土流失。以分安公路為示范路,在抓好楊三線和鄧羅線生態養護的基礎上,其它有條件的線路或路段要實行生態養護,兩個分局今年各不少于10公里的生態養護里程,各分局要將*年生態養護落實情況于3月底上報市局公路科。
十三、抓好日常養護管理,樹立低成本養護理念。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嚴格勞動紀律,堅決杜絕自請臨時工代勞的現象,提高職工的出工、出勤率和工作效率,確保公路養護職工出工率達93%,出勤率達97%以上。堅持上路巡查制度,迅速反饋路況信息,做好當天巡查日記。路面要做到及時清掃和修補,保證雨后七天無坑槽,及時清除路肩、水溝和綠化帶內的各種雜物,保持路容路貌良好,路況穩定。同時,還要加強路基邊坡及路用附屬設施的養護,保證路基穩定構造物完好,其他設施齊全,設置合理。
十四、抓好公路養護“路容整治”工作,路容路貌全年保持良好,四季度要按《市局公路養護標準路容評定標準》組織開展一次公路養護“路容整治”活動,全面整治公路面貌,努力建成“暢、潔、舒、美、安”的公路環境。
十五、抓好路樹的養護與管理工作,要嚴格按市局《*年公路綠化實施方案》組織實施,重點要抓好上新線和分安線的公路綠化工作,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選擇樹種,在植樹節前要對所管養的公路全面進行一次路樹補植,新植路樹要加強管護,確保路樹成活保存率不低于85%、保存率不低于80%以上。己影響行車安全的路樹,要堅持審批同意后,再進行路樹間伐的原則。市局將于4月份組織一次植樹任務完成情況檢查,11月份組織一次路樹成活保存率情況檢查。
十六、開展“關愛生命、消除隱患”的公路安保工程活動,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整治影響行車安全的隱患路段,今年重點整治好新吉線、上分線和楊三線的安全隱患路段。
十七、探索機械專業化養護,在公路養護生產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實行機械化養護生產作業,提高機械專業化養護水平,基本實現路面修補養護作業由手工操作向機械操作的轉變,減輕養路工人的勞動強度和提高養護質量。
十八、加強公路交通量調查工作,要按市局《交通量調查工作考核辦法》(余路發〔*〕33號)進行檢查考核,確保觀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十九、在路政部門的配合下,建立有效的管理辦法,解決村莊、集鎮和廠區等難點路段的養護難題。
二十、各分局養護業務管理部門應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分局的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并報市局備案。
- 上一篇:交通局交通安全整治工作意見
- 下一篇:知識經濟組織優化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