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涉外經濟健康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6 03:24:00

導語:市涉外經濟健康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涉外經濟健康發展工作意見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涉外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九個方面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外匯管理服務促進*涉外經濟發展的作用,努力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特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以“保增長”為重點,全力推動涉外經濟穩健發展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總局“保增長、防風險、促平衡”的工作要求,結合*實際,2009年我市外匯管理工作的思路是:用足政策、優化管理、提升服務,把“保增長”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全面促進涉外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用足政策”就是要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積極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造收支便利,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要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放在外匯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通過加快各領域的改革創新,切實將貿易投資便利化引向深入。“優化管理”就是立足*實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探索外匯管理方式改革,爭取*先行先試,以增強外匯管理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疤嵘铡本褪且源龠M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手段,探索服務方式,提升服務功能,為涉外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創新思路,改善管理,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的一系列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措施,從*涉外經濟發展現狀出發,創新思路,優化管理,簡化手續,切實落實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措施

(一)放寬聯網核查條件,加快企業資金周轉。一是對企業在20*年6月份以前出口,但9月30日之后收匯的,銀行可憑企業紙質正本出口貨物報關單辦理結匯手續,無需聯網核查。二是靈活調整核查時間,試行“先結匯后核查”方式。對企業確已出口但因數據傳輸時滯或其他客觀原因造成可收匯額度不足的,可“先結匯后核查”,確保企業流動資金運行順暢。

(二)提高來料加工收匯比例,擴大加工貿易企業收匯。將來料加工出口收匯比例由20%調整為30%,對來料加工單筆出口貨物報關單實際收匯比例高于30%的,銀行按來料加工超比例收匯相關規定辦理。

(三)變通核銷時序,便利企業退稅。對企業在出口收匯核銷流程中,出現核銷資料電子數據錯誤或無信息時,外匯局*市中心支局在審核相關紙質單據后,可預先給予手工核銷,企業先行辦理退稅申報,待出口電子數據修改成功后,再補錄正式出口核銷手續,進一步便利企業出口核銷和出口退稅,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四)盡早實施新的進出口核銷模式,簡化核銷手續。今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推行新的進出口核銷模式,實現逐筆核銷向總量核查、現場核銷向非現場核查轉變,推廣出口退稅免于提供紙質核銷單操作,實行出口退稅無紙化,外匯局*市中心支局要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盡早申請實施。

(五)取消匯率差、傭金/差價收入聯網核查。對于因匯率差形成的多收匯、轉讓信用證項下第一受益人的傭金/差價收入,各外匯指定銀行審核單證真實性后,可憑企業提供的情況說明,直接辦理待核查賬戶資金的結匯或劃轉手續,不需進行聯網核查。

(六)延長出口收匯遠期備案期限。金融危機條件下,對因國外進口商未能按時履約發生的延期收匯,企業在出口報關后超過60天到外匯局*市中心支局申請辦理遠期備案的,審核相關資料后給予辦理;對備案后由于客觀原因確需延長收匯期限的,審核真實性后給予展期,方便企業辦理退稅。

(七)改進核銷方式,方便企業辦理核銷。擴大眉縣遠程核銷范圍,減少縣域企業核銷成本,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實施進出口收付匯差額核銷,在把握真實性審核的原則下,對因市場行情變化、商品質量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進出口收付匯差額,外匯局*市中心支局酌情給予差額核銷;對因匯率變動引起的差額,將視為正常情況,給予正常核銷,不需企業提供任何特殊資料。

(八)簡化付匯手續,便利進口用匯。企業在陜西省內開展進口付匯業務的,不再需要辦理異地備案手續。對憑進口貨物報關單辦理貨到匯款項下的進口付匯業務,付匯銀行對企業提供的進口貨物報關單進行聯網核查,與電子底賬一致的,銀行即可辦理付匯手續,不再要求企業提供進口合同、發票等資料,進一步簡化付匯手續,提高工作效率。

(九)放寬限制,鼓勵外商直接投資。放開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開戶的地域和數量限制,外商投資企業在陜西省境內可自由、方便地選擇開戶銀行,跨地市開立資本金賬戶不作為異地開戶,按屬地開立資本金賬戶辦理;注冊資本金超過300萬美元的,可在不同銀行開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資本金賬戶。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在外匯資金運作中遇到的困難,個案處理,特事特辦,提供個性化服務。

(十)提高預收、預付和延收、延付比例,促進企業融資。對一般企業出口預收和進口預付比例從10%提高到25%;對市政府確定的重點企業、龍頭企業、支柱企業、新興企業等,外匯局*市中心支局應按企業實際需要適當調高比例,對特殊行業實行全額結匯或全額售匯,??顚S茫越档蛥R率變動風險。

(十一)鼓勵和支持合理借用外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積極引導外商投資企業在“投注差”范圍內積極借用外債;幫助和指導企業進行債務重組,節約財務費用;鼓勵銀行發放外匯貸款,引導企業“借外匯-用外匯-還外匯”,擴大對外貿易規模。

(十二)支持企業“走出去”,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支持企業充分利用當前有利時機開展境外投資,簡化相關外匯業務辦理手續,便利企業境外投資所需外匯資金的獲取和運用;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支持企業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

(十三)擴大辦理結售匯業務的銀行范圍。對浦發銀行*支行申請辦理結售匯業務及時給予準入,進一步擴大*市結售匯業務的授權范圍,積極促進貿易便利化。

三、發揮優勢,有效引導,幫助企業穩健發展

認真分析研究國家外匯政策,積極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對企業有利、有惠的外匯政策和信息,幫助企業穩健發展。

(一)鼓勵企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穩定和鞏固傳統市場的前提下,鼓勵和指導涉外企業積極開拓東盟、南美、澳洲、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國際市場;鼓勵企業參加美歐中國品牌展覽會、中東阿聯酋等國外主要展會;協助企業建立境外銷售網絡,確保對外貿易穩定。以經濟技術合作為紐帶,爭取援外和外經合作帶動出口;以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為重點,帶動設備物資出口;以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為載體,帶動相關產品出口,努力實現投資與貿易良性互動。

(二)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知名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在全社會營造創立品牌、發展品牌、保護品牌的良好氛圍,做好培育出口品牌的基礎工作。支持優勢產品、優勢行業如裝備制造、有色金屬、化工等企業開展國際認證、境外注冊和宣傳推介,鼓勵企業在一些國際性的展覽會上進行統一布展,整體推介,提高我市出口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并積極爭取在外匯政策上給予傾斜。

(三)利用國家宏觀政策,擴大全市進口規模。全力爭取國家進口貼息政策支持,積極擴大進口業務,使企業受惠。尤其是對需要購買設備、引進技術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國家優惠政策的宣傳,引導他們充分利用政策擴大進口。

(四)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服務貿易。積極鼓勵企業承接加工貿易,拓展進料加工業務,加快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農副產品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推動我市加工貿易發展;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全面啟動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抓緊服務外包業務,以全市重點項目為支撐,采用貸款貼息、研發資助等方式,擴大新興服務業產品出口。簡化承包工程企業和勞務輸出人員外匯收支業務的審核手續,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在對外承包工程保函、資金信貸等方面制定更有效的措施。鼓勵對外承包企業加強資源整合,開拓新興市場,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

四、搭建平臺,加強交流,推動合作互動發展

(一)建立信息交流機制。以“*涉外經濟要情”為載體,通過刊載外匯收支形勢分析、最新外匯政策、各類涉外經濟數據以及調研報告,與市政府有關部門定期交流,共享信息資源,為領導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對相關部門組織的咨詢、調研、業務培訓,外匯局*市中心支局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

(二)組織召開促進涉外經濟發展論壇會。邀請專家學者、銀行、有關協作單位和涉外企業負責人及業務主管,組織召開論壇會,共同探討目前形勢下企業如何變危機為契機,合理利用各種政策和工具,渡難關、抓機遇、謀發展、抗危機的有效途徑,促進我市涉外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外匯指定銀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向銀行宣傳外匯法規政策,并共同精讀細研,研究深、研究透政策。通過落實季度通報制度,按季將國際收支、結售匯、外匯存貸款等數據向銀行反饋,同時對單個銀行的查詢提供實時服務。鼓勵銀行加強外匯產品和業務創新,積極發展和開辦信用證、托收、銀行保函、國際保理等業務,更好地滿足涉外企業多樣化的外匯避險和結算需求;鼓勵推廣外匯理財產品,不斷提高涉匯主體的財產性收入。

(四)創建多種與企業聯系的平臺。強化政策宣傳和業務咨詢,通過社會公開宣傳、政策通報會、重點企業座談會、涉外管理部門聯席會、政策培訓等多種形式,定期公布有關外匯管理政策、法規和業務流程。充分利用*外匯管理局網站,擴大網上服務領域和網上辦公項目,及時更新法規信息,方便企業查詢有關政策信息;提供相關業務申報表格,方便企業辦理業務;開辟咨詢專欄,方便企業咨詢業務。大力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活動,提高涉外企業誠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