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業保增長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7 10:35:00
導語:市工業保增長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各項措施,確保今年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各項預期目標的實現,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工業保增長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旬快報和月度分析報告制度
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運用多種手段加強對5個區縣、8個支柱行業、3O戶重點企業的監測。由市統計局與市經委、各區縣政府、市級各行辦共同建立工業經濟運行旬快報和力度分析報告制度,增強及時性、前瞻性、預見性,為市委、市政府領導提供真實可靠的決策依據,及時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各區縣、各行辦對所屬工業企業建立旬報制度,將產值、主要產品產量、經營簡況、企業停產半停產情況于該旬后二日內上報市工業保增長協調指揮中心辦公室。
二、切實做好工業企業生產要素的保障
煤炭部門要確保華能銅川電廠、秦嶺水泥公司等重點企業的煤炭供應。電力部門要確保銅川鋁業公司以及各水泥企業的電力供應。市經委要加強鐵路、公路運力協調,最大限度地保障工業產品的鐵路運輸和不可拆解大件工業裝備公路運輸暢通。公安部門要加強對各干道的巡查力度,嚴防交通事故,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道路暢通。
三、做好項目資金爭取工作
發展改革部門對列入國家第一批擴大內需計劃盤子的67個打捆項目要盯緊不放,力爭全年爭取中省政策性資金超過4億元。做好華能銅川電廠二期2X100萬千瓦,銅川鋁業公司30萬噸電解鋁、2X30萬千瓦自備電廠、鐵路運煤專線、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等重大項目的爭取工作,力爭年內通過國家批準。
四、全力推進項目實施
由市財政安排1000萬元項目準備金和500萬元獎勵資金。采取領導干部包抓項目、對區縣和部門項目建設實行季度通報、加強督促檢查和獎懲考核等辦法,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在項目征地方面,按陜汽和中土陶業項目的優惠辦法進行,為項目盡快落地實施創造條件。做好項目篩選、論證、策劃等前期工作,及時調整充實項目庫,確保達到可研程度的項目滾動保持在100個以上,形成開工一批、論證一批、上報一批、儲備一批、有序接替的良好局面。
五、大力推進園區建設
按照“產業發展集群化、集群發展園區化”的要求,加快新區南部裝備制造、坡頭載能工業、黃堡水泥陶瓷、董家河鋁工業四大工業園區建設。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優化園區投資環境,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大企業、大集團進入園區發展。今年每個園區基礎設施投資規模不少于3億元,落地有規模的企業不少于3個。對新入園的企業前三年實現的稅收全額返還給企業,促進園區滾動發展。
六、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財政部門要按照1:l的比例與省上配套;重點對產品有市場、競爭力較強、有發展前途,但流動資金短缺的企業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進行資金貸款貼息,確保省上資金到位后五個工作日之內市上配套資金全部到位。
七、增加重要生產、建設物資的儲備
抓住當前部分原燃材料、建設物資市場價格較低的機遇,采取貸款貼息辦法,鼓勵和支持大型企業儲備一定數量的電解鋁、水泥和原材料。各級政府也要拿出一定的資金進行專項收儲,幫助企業順利度過難關。
八、大力促進工業產品銷售
各區縣、各有關部門、各企業要組織專門力量,幫助企業擴大對外銷售,不斷開拓市外、省外市場。同時,加強市內企業和建設單位的對接,在同等條件下鼓勵優先采購市內產品,提高市內采購率。
九、做好資源的配備工作
國土資源部門要全面做好煤炭、石灰石、陶瓷粘土、油頁巖等資源的勘查工作,摸清儲量、分布、品位等,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實施提供準確的資源依據。要做好土地規劃修編工作,進一步簡化用地手續,為各項目提供足夠的建設用地。
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轉變招商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在招商引資活動中,要“招大引強”,以資源優勢和工業園區為主要依托;推行以園區為載體、特色產業為主導、利益機制為動力的招商方式,采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網上招商等多種手段,提高招商引資工作實效,全面完成全年省外資金到位18億元的目標。
十一、強力推進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
通過技術改造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圍繞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節能降耗、保護環境、改造裝備、服務三農、安全生產的發展主線,努力解決工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市級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先由市財政設立200萬元的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以后每年按10%的比例遞增,專門用于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的扶持和相關工作的開展。鼓勵企業尤其是重點行業普遍推行先進的技術工藝。實施一批規模大、層次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技改擴能項目,不斷推動企業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確保今年開發10個以上新產品和5個以上技術創新項目。
十二、壯大優勢特色產業
按照國家振興十大產業規劃的要求,爭取國家和省上對我市工業項目的支持,力爭落實國家和省上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同時市政府配套出臺相關的扶持政策。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堅持大區域謀劃、大產業構建、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的思路,充分利用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水泥及制品、煤電聯營、鋁的配套和深加工、陶瓷、食品、醫藥、裝備制造等產業,努力打造水泥、鋁業、煤電、新興產業四個百億元產業集群。
十三、積極促進銀企合作,加大多渠道融資力度
抓住國家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取消信貸規模限制的有利時機,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系,用足用好信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重點項目的貸款額度,支持重點項目建設。金融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簡化工作程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全面放貸,力爭做到不漏一個、不拖一個,努力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十四、做好對破產企業的扶持工作
市國資委要進一步做好六戶破產企業的后續工作,確保新公司正常運行,確保職工的合理權益得到保障。同時做好企業改制工作,重點加快秦嶺水泥公司重組,促使其盡快走出困境。
十五、做好發展環境的保障工作
在目前經濟增長放緩,部分原材料、燃料價格繼續高位運行的情況下,為了確保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供電、供水、供氣、稅務、金融等單位要從大局出發,不得對企業隨意停電、停水、停氣和凍結賬戶等。對拖欠稅費數額較大的企業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步解決拖欠問題。同時全面實施消費性增值稅,進一步降低企業負擔。
十六、充分發揮企業在保增長中的主體作用
支持、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在規劃決策、市場開拓和抵御風險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注重聽取企業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企業家的聰明才智。
十七、加強協調指揮,實施表彰獎勵
市政府成立工業保增長協調指揮中心,統一協調指揮全市工業保增長的有關工作。各區縣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迅速開展工作,將市政府保增長的各項措施切實落到實處。年終市政府將對在工業保增長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區縣、部門、企業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 上一篇:稽留流產原因臨床分析論文
- 下一篇:黨支部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