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時間:2022-11-06 03:59:00
導語:航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實施“以港興市”戰略,促進我市航運業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航運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拉動沿海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如下意見:
一、樹立以港強市、航運先行的超前發展意識,大力扶持航運業發展
航運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一項運能大、成本低、污染小、發展前景好的“綠色行業”,也是城市港口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作為遼寧中部城市群重要的出??冢涌焱七M港口經濟建設,進一步樹立以港強市、航運先行的超前發展意識。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港口的重要地位和航運業的重要作用,利用我市發展港口和航運的優越自然條件,發揮傳統航運優勢,用好用足國家和地方一切可行的優惠政策和措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推進我市港航事業協調發展。
二、進一步拓寬船舶融資渠道,加大對航運業的金融扶持力度
商業銀行應依照《海商法》關于“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的規定,開辦建造中的船舶抵押貸款業務。要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加大對我市航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建造、購置船舶的貸款額度與企業自有資金的比例可適當放寬至6:4。海事管理部門、地方交通主管部門和金融部門應積極配合,制定防范風險措施,完善各種手續,努力為我市航運企業的發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資方式。
三、建立和完善高效便捷的船舶保險服務體系
各保險機構要不斷拓展和完善與航運業相適應的各類船舶保險業務。對新建造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信譽高的航運企業,要給予費率上的優惠。鼓勵船運公司采用新舊船舶一攬子投保的方式,或以團隊形式整體投保,降低風險機率,解決老齡船舶投保難的問題。要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在辦理保險與理賠手續時,要做到及時、簡便、求實。
四、切實用足、用好、用活各項財稅優惠政策
各級財政、稅務部門要緊密配合支持航運企業快速發展,加大資金投入,降低和減少航運企業的經濟負擔,促進我市的財稅優惠政策與外省市相平衡。稅務部門要著眼發展,結合實際,加強服務和指導,督促納稅人建賬建制,引導納稅人逐步向企業自行申報、稅務機關查賬征收方式過渡。
五、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大力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
要發揮水路運輸服務行業的信息資源優勢,積極吸納腹地貨源,廣泛聯系來港船舶。立足港口的區位優勢,進一步開拓港口物流鏈的上下游市場,拓展港口第三方物流的市場發展空間。要加強對港口物流鏈上游市場貨源的吸引,發揮聚集效應。要擴大億噸港口的知名度,為港口物流鏈下游市場的海運船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鼓勵國際、國內知名船運公司通過各種方式經營港口內外貿集裝箱班輪運輸,大力培育我市港口的品牌物流企業和“精品航線”。努力構建“船暢其運,貨暢其流”的現代港口物流體系。
六、積極引導實力雄厚的社會資本進入航運市場,鼓勵航運企業建造、購置大型運輸船舶
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正確引導和調控運力投向,提高船舶技術等級。要加快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增加船舶運力總量,優化船舶運力結構。鼓勵發展以集裝箱和油品運輸為重點的特色航運;重點發展萬噸以上散貨運輸船舶和千箱以上集裝箱運輸船舶,積極開辟近遠洋集裝箱班輪運輸;適度發展專業運輸船舶,特別是液化汽船舶、冷藏船舶和化學品船舶。逐步解決我市航運業船舶噸位小、船齡高、技術含量低、專業化船舶少等問題。促使我市航運業在國際、國內航運市場中形成較強的競爭實力,以盡快適應港口經濟發展的需要。
七、建立培育和引進航運人才機制
要根據我市航運市場對各類人才需求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加強與航運專業院校的密切聯系,構筑航運人才長期培育平臺;鼓勵開展航運業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加快培育本地航運人才,擴大本地服務航運業的就業人群;要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惠待遇,積極引進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航管人才,尤其是高等級船員,鼓勵航運專業院校畢業學生到我市就業。
八、要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維護航運市場秩序
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加強航運市場秩序的整頓,依法打擊違法經營以及嚴重擾亂航運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對企業市場競爭、貨源價格壟斷行為的監督檢查。對各種濫用優勢地位、排斥公平競爭、欺行霸市的惡劣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要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引導企業自覺遵守行約行規,增強誠信守法、公平競爭、共同發展意識,構筑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的航運市場。
九、提高服務質量,營造和諧發展環境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環境建設年”的要求積極為我市航運業的發展提供便利。交通、海事、工商、稅務、邊防、檢驗檢疫、港口等部門和單位要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為我市注冊航運企業(船舶)的審批、辦證、進出港簽證和裝卸作業等開辟綠色通道,積極為船東和貨主提供“便捷、迅速、熱情、全面”的服務,減少企業負擔。同時,要積極推動口岸信息化建設,整合相關部門的信息資源,建立和完善口岸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經營和發展環境。
- 上一篇:室內設計原理探析論文
- 下一篇: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