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雙百億”工程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2-12-14 08:53:00

導語:推進“雙百億”工程的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雙百億”工程的實施意見

為了深入貫徹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揚州”總體部署,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一批50億至100億元大企業和50億至100億元產業群(以下簡稱“雙百億”工程),推進全市工業跨越發展,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對建設“雙百億工程重大意義的認識

從我市工業歷史經驗和現實狀況看,過去我市工業曾一度輝煌,主要得益于大企業的支撐和帶動,也得益于大企業較強的示范和輻射作用。目前,我市工業發展速度還不夠快、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的主要癥結是缺乏大企業。缺乏大企業,就缺少工業龍頭,缺少工業形象,缺少工業競爭力。從先進地區成功的實踐看,凡是發展速度快、發展水平高的,都有一批知名大企業作支撐,都有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群作依托。從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看,大力建設“雙百億”工程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道路的具體實踐,是加快建設富裕新揚州的基礎和關鍵,是做強重點產業、做大規??偭?、增強綜合實力、重塑工業形象的重要舉措,是突破發展瓶頸,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產業集群化、企業規?;?、產品高端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因此,大力推進“雙百億”工程,是我市“十一五”時期,乃至今后較長時期內工業發展的主導戰略。全市上下必須充分認識大力推進“雙百億”工程的重大意義,把它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抓緊抓實,集中精力,形成合力,推動“雙百億”工程順利實施。

二、明確“雙百億”工程建設目標

(一)實施“710”計劃,培育龍頭型重點骨干企業

到2010年,全市工業力爭有7家企業年產值規模過100億元,10家企業年產值規模過50億元。到“十一五”期末,17家企業總產值達到136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的34%;全市有5家大企業(集團)進入全省100強。

年產銷過100億元的企業是:上汽儀征分公司、揚州化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寶勝集團、江蘇順大半導體發展有限公司、揚州大洋大洲造船有限公司、中石化儀征化纖有限公司、江蘇石油勘探局。7家企業“十一五”期末年產值達到840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87倍,年均增長23.5%;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21%。

年產銷過50億元的企業是:揚州第二發電有限公司、江蘇誠德鋼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通運集團、江蘇三笑集團、川奇光電集團、江蘇亞星客車集團公司(含揚柴)、江蘇瓊花集團、大連化工(江蘇)有限公司、永豐余造紙(揚州)有限公司、江蘇揚力集團有限公司?!笆晃濉逼陂g,10家企業累計投入180億元;期末產值528億元,是“十五”期末的3.3倍,年均增長27%;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3.2%。

(二)實施“1118”計劃,打造重點(特色)產業群

到“十一五”期末,在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電線電纜、船舶、服裝服飾、旅游日化、光伏、金屬板材加工設備、毛絨玩具、道路燈具等11個特色產業中,初步建成18個年產值規模達50億至100億元的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11個特色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5%以上;18個產業集群產值達到215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3.8%。

年產銷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是: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產業集群、揚州(儀征)汽車工業園產業集群、市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集群、*汽車產業集群、市經濟開發區LED產業集群、市經濟開發區光伏產業集群、寶勝電纜電器工業園產業集群、邗江新壩船舶工業區產業集群、儀征船舶工業園產業集群、高郵經濟開發區服裝服飾產業集群。10個產業集群“十一五”期末年產值達到162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0.5%。

年產銷過50億元的產業集群是:市經濟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產業集群、高郵湖西電線電纜產業集群、*船舶工業園產業集群、邗江經濟開發區服裝服飾產業集群、邗江區杭集鎮旅游日化產業集群、邗江經濟開發區金屬板材加工設備制造產業集群、維揚區毛絨玩具產業集群、高郵郭集道路燈具產業集群。8個產業集群“十一五”期末年產值達到53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3.3%。

三、強化“雙百億”工程推進措施

(一)加強規劃引導

各地要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產業發展的方向、重點,圍繞接長和擴充產業鏈,圍繞做大做強企業,加強規劃的研究和編制。重點要制訂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規劃,大企業(集團)“十一五”發展規劃,根據規劃編制產業目錄,包裝產業招商項目。編制規劃要把握政策導向,符合市情實際,廣泛征求意見,主動咨詢專家,進行科學論證。用規劃引導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專業特色園區集聚,向大企業(集團)集聚,推動我市工業布局集中、協作配套、資源共享、規模發展,加快實現產業集群化、企業規?;?、產品高端化的發展目標。

(二)打造載體平臺

在現有各類開發區和產業園區中,認真規劃建設特色產業集群專業園區,把特色產業發展的區域控制在一定地域范圍。堅持規模化、集約化原則,整合、優化、提升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做好園區發展規劃與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銜接,按照功能區分,根據資源、生態、產業環境等因素合理確定園區定位,優化企業協作流程,優化產業和項目布局,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產業集聚有效載體。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上下聯動的思路,推動園區建設。鼓勵和引導關聯企業或配套企業向龍頭企業所在園區集中,與龍頭企業重組,與龍頭企業協作。同時,大力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辦專業特色園區,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做大做強、產業集聚方面的帶動、輻射、示范、擴張效應。

(三)狠抓關鍵環節

著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企業主體的原則,突出推進企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引導企業走原始創新與二次創新相結合、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之路。加快企業“一站兩中心”建設,大力推進產學研聯合,建立健全區域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加快新產品開發,加大技術創新資金投入,加速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著力推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較高、市場潛力大的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國家級乃至國際級品牌。做強特色品牌、培育高新品牌、做大傳統品牌、激活頹勢品牌,創建多層次區域品牌體系,通過放大品牌效應,提升我市工業產業層次和區域形象。

著力推進企業加大有效投入。堅持工業投入與企業做大做強相結合,以大投入促進大企業(集團)建設,提升自主開發能力和規模競爭實力。堅持工業投入與產業集聚、產業鏈延伸相結合,切實提高項目的專業化、精細化、配套化水平,按照投資向工業集中、向開發區(工業集中區)集中、向優勢產業和企業集聚的要求,整合區域資源,推進項目實施。堅持工業發展與技術創新、資源節約相結合,大力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項目,實施節地、節電、節水、節材項目。

著力推進產業招商。積極探索招商引資工作新機制,以做大做強企業、實現產業集群、接長產業鏈條為取向,狠抓產業推介,注重產業鏈配套招商;重視技術、資金密集型重大項目的引進,力爭國內外知名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揚州工業重點特色產業;加快從招商引資為主向招商選資的轉變,向引資、引技、引才、引管理結合的轉變,向產業集聚、企業集合、資源集約的轉變。

(四)強化扶持服務

強化政策扶持。一是保證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扶持政策重點向“雙百億”工程傾斜,優先幫助申請上級的政策扶持。二是對符合產業集群規劃要求,在集群區域內設立的產業研發中心、技術信息服務中心、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融資擔保機構、產品中心交易市場、物流中心、產業工人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由各級財政根據財力狀況予以相應的扶持;對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在企業建設用地、生產要素供給、技術進步項目扶持、公共平臺建設、產業公益宣傳等方面分別制定出臺相應政策措施,實施重點扶持。三是加快專業市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大各級財政對專業市場建設的扶持力度,推進專業市場建設和改造升級;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根據全市產業集群規劃布局,在重點產業集群所在地建設區域性物流園區、專業物流中心,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培育專業物流市場。四是加快各類行業協會發展。通過各級財政資助、政府行政推動等形式,支持重點行業協會建設;加強政企溝通,強化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五是引導和支持大企業(集團)強化戰略管理。組織著名專家或委托咨詢機構對大企業(集團)長遠發展戰略進行策劃和論證,提高大企業(集團)戰略管理水平。

加強組織領導和服務協調。充分發揮市“雙創”、“三重”辦公室的“五大機制”作用,強化目標管理機制,加強動態考核,實行年度考評獎懲;打破區域、部門、行業界限,加強縱橫溝通與協調,集聚全市力量,形成發展合力;加強效能監察,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營造工業發展良好氛圍,推動“雙百億”工程加快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