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意見
時間:2022-01-25 12:25:00
導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近年來,我市通過不斷整合物流資源,加快載體建設,優化物流環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市物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步提高。
2007年,我市物流相關行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為14.47億元,比上年增加10.1%,占GDP的比重為7.48%,占第三產業GDP的比重為18.9%。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健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物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日趨完備。物流企業茁壯成長,規模不斷擴大,管理逐步規范。雙匯物流等一批重點物流企業和項目已投入運營;北方國際物流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完成了選址和規劃設計,目前正在抓緊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但是,應該看到,我市物流業還處于傳統倉儲運輸業向現代物流業過渡的起步階段,物流資源利用率較低,物流成本較高,物流企業的經營業態、組織方式、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程度還不能完全滿足工商企業對物流的需求。物流業基礎設施滯后、技術裝備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標準化體系尚未建立、物流產業發展政策不配套,制約了我市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及社會經濟發展。為此,各縣區政府、各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快實施《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此項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確分管領導、主管部門和負責人。要按照國家物流業發展協調領導機構設立的要求,結合我市物流業發展實際情況,建立統一協調的工作管理機制。市政府全面負責物流業發展工作,市商業部門負責物流項目、物流企業、政策制定等物流業發展的具體工作,發展改革、交通、規劃、土地、工商等部門要積極予以配合。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一)根據我市物流業發展規劃,確定我市物流業發展總體目標如下:
首先,將我市打造成為沈陽經濟區連接遼西與沿海經濟區以及蒙東地區的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其次,將我市打造成為中蒙俄國際物流新通道及東北與華北之間重要的物流節點城市。最終,將現代物流業打造成為阜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其他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以省委、省政府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和阜新融入沈陽經濟區為契機,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協作,建立起區域性物流協作體系。確定具體工作目標如下:
1.到2010年,物流業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達10%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占我市第三產業比重達28%左右,貨運總量增加到5000萬噸;啟動北方國際物流產業園、城南物流發展區、城北物流發展區和五大重點物流中心的項目建設;引進和培育一批規?;?、專業化、網絡化的物流企業?,F代物流業發展形成良好態勢,初步形成以我市為中心的遼西蒙東物流一體化格局。
2.到2015年,建成快捷、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將阜新發展成為沈陽經濟區連接遼西沿海經濟區及蒙東地區的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中蒙俄國際物流新通道上重要的物流節點城市、東北與華北地區的新興物流節點城市,形成與大連、營口、錦州港、中蒙口岸、中俄口岸共同發展的“港-區-口岸”聯動的國際物流體系。貨運總量增加到10000萬噸,物流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達12%左右,物流增加值占我市第三產業比重達30%左右。
(三)加快我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必須重點抓好以下五項重點工作:
1.依據城市產業發展和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拓展的需要,高起點規劃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使之成為承載區域中心城市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等集聚和輻射功能的載體。同時,要認真落實好我市物流業發展規劃,指導全市物流業發展。今后,凡新引進的物流項目和現有物流企業搬遷改造項目,都要嚴格按規劃要求,進行布局建設。
2.根據建設沈陽經濟區連接遼西沿海經濟區及蒙東地區的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的要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開發和策劃一批牽動作用大的物流項目,并通過對外招商引資方式,建設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帶動我市物流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建設。
在“十一五”物流發展項目的基礎上,未來幾年里全市重點推進32個物流重點項目建設,估算總投資為190.6億元,項目實施規劃期約為10年。其中,5個綜合物流園區項目,投資156.6億元;7個工業物流項目,投資3.1億元;14個涉農物流項目,投資17.5億元;6個商貿物流項目,投資13.4億元。
3.通過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和合資合作,將運輸、倉儲等物流業務向社會轉移外包,積極培育一批本地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對現有的大型批發市場逐步采用交易和物流分離的運行模式,建設一批與市場緊密結合的物流企業;對帶動性作用明顯、輻射能力強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分撥配送中心給予政策支持,促其擴大規模和提高檔次,通過培育大型物流企業,實現對小型物流企業的整合。結合新興接續產業發展,配套發展對應的物流項目。
4.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地產投資商,進行物流園區和中心整體建設。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入駐,積極推進我市國有物流企業的轉制重組和對外聯合,使外來企業和投資成為加快我市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5.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推進一批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物流企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社會物流企業信息技術利用率達到90%以上;培養一批物流專業和實用技術人才;發展一批物流科技研發企業,引進一批高端人才。促進全社會物流技術、物流科教和從業人員素質全面提高。
三、加快園區建設,整合物流資源
(一)加快物流園區建設
全面啟動遼寧阜新北方國際物流產業園區建設,規劃建設城南物流發展帶、城北物流發展帶。
1.遼寧阜新北方國際物流產業園區
位于新邱區東北部,緊鄰新邱工業區、新邱建材工業園區。規劃用地面積6.5平方公里;交通條件優越,匯集公路、鐵路兩種運輸方式,與城市外環路、鐵阜高速、盤奈高速、101國道以及新邱火車站相連;將要建成遼西沿海經濟區和沈陽經濟區與蒙東、蒙古以及俄羅斯地區進行資源和生活資料交流的重要通道。為支持該項目建設,借鑒物流發展較快的其它城市經驗,市政府將在北方國際物流產業物園區公共服務區、園區示范區的建設上給予土地、資金、稅收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加快項目的實施進程。
2.城南物流發展帶
位于細河以南,東起高德市場,西至平西工業園,依托煤城路、振興路,區內包括業翔物流中心、遼西小商品批發市場、振興路果品市場、糧食批發市場、糧油批發中心、水產批發市場、華西生產資料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和專業市場。發展帶總長度近10公里,集中了全市大部分的物流企業,并擁有豐富的倉儲設施及鐵路貨運專用線、密集交易市場群和棚戶區改造產生大量的閑置土地資源。隨著新一輪的交通建設項目的實施,交通運輸的便捷程度將極大的提升,為物流企業的運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該區域發展重點是現有物流業的擴大提升和新項目的培植。
3.城北物流發展區
位于細河區四合鎮,沿四合路兩側,南起四合橋與東風路交叉口,北至錦阜高速北出口,涵蓋建材物流市場、舊貨交易市場、蔬菜批發市場三個大型集貿市場和兩個大型糧庫,占地約12平方公里。城北物流發展區與城市外環路以及阜錦高速緊密相連,與市區間交通便利,集聚的市場群產生充足的物流需求,發展用地豐富,具有發展物流產業的良好條件,重點是新興物流業項目的布局、規劃和引進。
(二)積極整合物流資源
在對現有物流資源整合提升的基礎上,圍繞我市主導產業謀劃新建一批物流設施。
1.全面提升做大交通、煤炭、農產品等物流中心,做專做強十家子瑪瑙、大巴肉驢等專業配送中心。通過加強基礎設施改造,強化信息技術應用,增設區域各城市物流服務網絡等措施,提高上述企業整體服務功能,擴大服務半徑,增強區域輻射力。
2.結合產業發展,尤其是專業化產業園區的建設,圍繞裝備制造、煤化工、農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物流設施、項目、企業的規劃、建設和引進。
3.近期規劃建設彰武綜合物流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清河門煤炭物流中心、阜新市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等。積極推進各物流中心建設前期工作,及早完成選址和可研報告的編制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加大對外招商工作力度,適時起動建設。
四、積極培育企業發展,加快物流業信息化進程
(一)積極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現代物流業重要市場主體,其發展程度代表物流業總體發展水平。要通過引進、培育等方式,大力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使我市成為遼西、蒙東地區物流節點城市建設的主力軍。
1.是積極引進國內外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新引進一批國內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帶動和提升我市物流業的現代管理水平。
2.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鼓勵本地一批傳統物流企業,利用自身設施和服務網絡優勢,與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開展廣泛的合資合作,提升管理水平,成為本土的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一批帶動遼西、蒙東物流節點城市建設的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
3.從工業企業內部和批發市場中分離出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推進大型工商企業通過改革和企業重組等措施,逐步實行物流業務從生產中分離出來,面向社會開展物流服務,形成第三方物流企業。
(二)積極搭建物流信息網絡平臺
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特征。我市物流信息體系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內容:
1.構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積極研究,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以我市為基礎建設遼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通過對物流相關信息的采集,為生產、銷售及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提供社會化、基礎性的物流信息,滿足社會對物流公共信息的需求,支撐企業信息系統各種功能的實現;通過物流共享信息,支撐政府部門之間、行業管理與市場規范化管理協同工作機制的建立。該平臺作為中蒙國際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兩國企業提供國際化、基礎性的物流信息,滿足兩國對物流公共信息交換和共享的需求;同時,加強國際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與其他平臺的交互聯系,實現與電子口岸等信息系統的對接。市政府將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及早啟動項目的前期工作。
2.行業和企業物流信息化
加快煤炭、果蔬、糧食、瑪瑙、煤化工、輕工產品等專業物流信息中心建設及其一站式服務體系網絡,積極融入遼寧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進一步整合社會物流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社會化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強化企業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變。
加強對物流信息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促進物流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化,推廣全球定位技術(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條碼技術(BarCode)、無線射頻技術(RFID)、企業資源系統(ERP)、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的應用,引導企業在建立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一體化物流綜合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物流綜合管理的效率。
五、強化措施保障
(一)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物流業發展
借鑒發達城市作法和經驗,制定出臺優惠政策。主要內容為:市財政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采取補貼、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物流園區和中心基礎設施、重點物流產業和信息化項目建設;對經確認的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用地予以優惠的政策扶持;對新建重點物流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所需進口設備,經確認后,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政策,所需國產設備,享受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政策。
(二)做好前期工作,促進招商引資
市財政每年安排部分專項資金用于物流項目建設前期工作,重點用于制定全市物流業基礎設施項目。如:物流園區、中心等項目的開發、策劃以及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等前期工作。定期開發、策劃和包裝一批物流項目,制定物流項目招商引資計劃,召開面向國內外的招商推介會。開展網上招商、分區域招商活動,引進國內外物流投資商進行建設。對大力引進物流項目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人員給予必要的獎勵。
(三)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國家和省規劃建設綜合交通體系的基礎上,我市以公路建設為重點,構筑連通遼西、蒙東地區各城市的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體系。
加快建設彰通、盤奈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城市環城快速路。形成與沈陽經濟區物流核心城市相適應的道路交通體系。
積極推進巴新鐵路復線及其二期巴珠鐵路建設,加快高新(新義)既有線改造工程、啟動阜(新)溝(幫子)線項目前期,使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與鐵路進行有效銜接,增強鐵路貨物運輸能力。
爭取啟用北山軍用機場,改建成軍民兩用機場。
(四)明確責任,加強監測
對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進行分解落實,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并將其納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考核內容,強化跟蹤檢查。研究設立現代物流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統計制度,并組織開展全市范圍內的物流普查,摸清底數。定期對全市物流業發展建設情況的跟蹤分析和動態監測,提高對物流業發展的宏觀管理水平。
(五)改善環境,加強管理
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門要加強對物流市場監管,適時清理無照經營的小運輸、小配貨點,嚴厲打擊行業壟斷等行為,并研究制定長效管理機制。規范全市物流業發展,改善市場環境。研究制定物流企業標準和等級認定,開展市場調查和物流企業規模排序等工作。支持成立物流協會,推進行業自律。
- 上一篇:加工貿易發展論文
- 下一篇:重大醫療糾紛處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