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推進鄉鎮場規范化建設意見
時間:2022-05-05 11:37:00
導語:縣委推進鄉鎮場規范化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幾點要求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轉變職能、規范管理、推動發展、提升形象,進一步整合鄉鎮場資源、全縣鄉鎮場班子執政能力顯著增強,干部精神狀態更加振奮,機關管理規范有序,工作運行科學高效,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各鄉鎮場既要遵循全縣相對統一的要求,又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體現特色,彰顯個性,分步推進,做到前瞻性、適應性、包容性、和諧性的有機統一、遵循客觀規律,尊重群眾意愿,充分考慮各地發展基礎、現實條件、民風民俗和經濟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節儉辦事,既要千方百計提高建設水平、要圍繞總體目標,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做到高起點規劃、分階段實施、整體化推進、不將規范化建設單一化、表面化,切實防止搞形式主義、短期行為和不切實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擴大黨內民主,促進決策科學化、規范化、一方面,完善鄉鎮場政權運行機制、縣委組織部對全縣鄉鎮場制度上墻作出統一規劃,重點抓好機關大廳、黨政會議室、接待室和“365”便民服務中心的規范布置、出臺和完善《鄉鎮場黨(政)務公開實施辦法》,編制黨(政)務村務公開目錄、建立和完善鄉鎮365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室、村小組便民點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進一步搞好機關樓院的硬化、綠化、凈化、美化、亮化工作,做到窗明墻凈、衛生整潔,建設園林式辦公場所,把鄉鎮機關建設成圩鎮環境的典范、成立全縣鄉鎮場規范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名單附后)、各鄉鎮場要整合人、財、物等資源,多方籌資,突出重點、各鄉鎮場、各相關單位要通過會議、標語、公告欄等多種形式、年終,縣委、縣政府組成考評小組對鄉鎮場規范化建設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表彰獎勵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全面推進規范化建設的意見》的精神,全面推進鄉鎮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鄉鎮工作水平,現就推進全縣鄉鎮場規范化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轉變職能、規范管理、推動發展、提升形象,進一步整合鄉鎮場資源,加強鄉鎮場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完善機關管理和工作制度,優化發展環境和服務體系,營造特色鮮明的鄉鎮文化,不斷增強以鄉鎮場黨委為龍頭的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保障。
二、總體目標
全縣鄉鎮場班子執政能力顯著增強,干部精神狀態更加振奮,機關管理規范有序,工作運行科學高效,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原則。各鄉鎮場既要遵循全縣相對統一的要求,又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體現特色,彰顯個性,分步推進,做到前瞻性、適應性、包容性、和諧性的有機統一。
2、量力而行原則。遵循客觀規律,尊重群眾意愿,充分考慮各地發展基礎、現實條件、民風民俗和經濟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節儉辦事,既要千方百計提高建設水平,又要切實防止大拆大建、大除大破,保留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脈絡。
3、統籌推進原則。要圍繞總體目標,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做到高起點規劃、分階段實施、整體化推進。要把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開發扶貧等各項資源統籌整合,形成建設合力。
4、務求實效原則。不將規范化建設單一化、表面化,切實防止搞形式主義、短期行為和不切實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促進鄉鎮各項工作高效協調運轉。
四、工作內容
推進鄉鎮場規范化建設,以“決策科學化、管理制度化、布局規范化、黨(政)務公開化、服務便民化、鄉村優美化”為主要內容。
1、決策科學化。擴大黨內民主,促進決策科學化、規范化。一要全面推行鄉鎮黨政班子會議題預告制。在會議一周前,將班子會要研究的議題印發給每一位班子成員,要求班子成員廣泛征求干部群眾意見,提出預案處置,作好會前準備,在班子會上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形成決策。并在黨(政)務公開欄上予以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二要試行鄉鎮場、村重大黨務、政務民主票決制。逐步推行鄉鎮場重大黨務、政務由鄉鎮場黨委會或黨政班子聯席會民主票決決定,村重大黨務、村務由黨員或村民代表民主票決決定。
2、管理制度化。一方面,完善鄉鎮場政權運行機制。制定并認真執行黨委會議事規則、黨委中心組學習、黨政班子聯系會、“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等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鄉鎮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完善鄉鎮場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黨員干部學習培訓、干部崗位目標責任、機關事務管理、干部監督激勵、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形成配套、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并將管理制度匯編成冊,對照執行。要結合實際,及時制訂和完善相關制度,修正不適應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條款,體現當地特色和時代特色,使制度簡潔、實用,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制度落實到位。
3、布局規范化。縣委組織部對全縣鄉鎮場制度上墻作出統一規劃,重點抓好機關大廳、黨政會議室、接待室和“365”便民服務中心的規范布置。機關大廳主要張貼鄉鎮場工作人員情況表、工作去向牌、行政區劃等。會議室主要張掛黨旗、黨徽、黨政班子成員分工、黨委會議事規則、黨政班子聯系會制度、基層黨建目標責任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等。接待室布置重點介紹本地概況、特色產業、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等,展示近年來特色工作及成效?!?65”便民服務中心醒目處設置服務中心平面示意圖、流程圖,墻上張貼工作職責和主要業務的辦理程序、收費項目、標準及依據、服務承諾等,辦公桌上設置崗位職務牌,接受群眾監督,方便群眾辦事。
4、黨(政)務公開化。一要豐富公開形式。出臺和完善《鄉鎮場黨(政)務公開實施辦法》,編制黨(政)務村務公開目錄,定期將群眾關心的政策、決策、辦事結果等,通過政府、黨建網站、黨(政)務公開欄、手機短信、編發簡報墻報、會議、通報等各種形式公開,開通民聲通道,開展問計于民活動,聘請黨(政)務公開監督員,推行重大黨(政)務聽證制、質詢制、票決制、問責制和黨代表列席黨內會議制度,擴大黨員群眾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不斷提高黨委、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二要規范公開內容。凡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黨務、政務、村務,都應向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公開。推行“黨務十公開”,即:公開黨組織的基本情況、主要職責和工作計劃;黨組織工作會議、文件、決議、決定;黨組織研究決定的重大事項;黨組織換屆選舉情況;黨組織和黨員考核獎懲情況;發展黨員情況;民主評議黨員情況;黨費收管用情況;黨組織和黨員扶貧濟困、救災捐助、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情況;黨員干部群眾認為有必要公開的其它事項。鄉鎮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為:鄉鎮政府及其內部機構的工作規范、辦事程序、服務標準、職責權限、獎懲措施,以及項目資金、計劃生育、救濟款物、土地審批、政府擬辦實事等。鄉鎮機關站所、鄉(鎮)直單位工作職責、業務辦理程序、收費標準及依據、服務承諾等。村務公開主要包括村級財務公開、村級事務公開和村級政務公開。村級財務公開包括財務收支、固定資產購建、集體資產和資源處置、農業基本建設、收益分配等財務計劃;集資款、土地補償費、救濟扶貧款和上級部門撥款等各項收入;生產性建設、公益性福利事業、村組干部工資及獎金等支出;現金及銀行存款、產品物資、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等財產;村集體債權債務;繳納稅金、提取公積金、公益金、福利費數額和投資分利等收益分配;農戶承擔的集資款、水費、電費、勞動積累工、義務工及以資代勞等。村民事務公開包括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和補貼標準、村集體投資的項目和村辦企業的承包方案、村公益福利事業建設、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村土地承包經營方案及土地流轉情況、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標、工作安排和民主評議情況等。村級政務公開包括計劃生育、宅基地審批、土地征用補償、救災救濟款物發放、招工征兵、優撫五保、國家扶貧開發項目、社會各界支持新農村建設項目以及各級政府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等。
5、服務便民化。一要健全服務網絡。建立和完善鄉鎮365便民服務中心、村級便民室、村小組便民點三級便民服務網絡,把便民服務中心作為黨委、政府聯系和服務群眾的窗口來精心打造,抽調鄉鎮機關和與群眾日常辦事聯系緊密的站、所、辦人員集中辦公,確保群眾“瑣事不出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完善黨員服務網絡,依托便民服務中心,建立鄉村兩級黨員服務中心和服務站。二要拓展服務內容。鄉鎮365便民服務中心,要將黨政辦、信訪辦以及土地、計生、民政、戶籍、農技、勞動保障等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業務集中到一個大廳辦理,實行“一門式”服務。要從單一的咨詢辦證服務轉向農業農村綜合服務,為群眾提供農業科技服務、農產品供銷信息服務和勞務信息服務,提供新技術推廣和指導服務等,統一受理群眾來信來訪,調處矛盾糾紛。三要提升服務水平。統一設置干部去向牌、辦公席位牌,公開其姓名、職務、職責和聯系電話,實行干部掛牌上崗。明確服務職責、服務內容、程序、時限和違約責任,實行首問負責制、代辦制,進一步強化干部責任。改進干部作風,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要求鄉鎮領導干部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一般干部一少于二分之一。積極開展“訪民情”、“大接訪”等活動,了解民情民意、增進親民感情,創新務民舉措,務求富民實效。
6、鄉村優美化。一要建設整潔大方的鄉鎮場機關。進一步搞好機關樓院的硬化、綠化、凈化、美化、亮化工作,做到窗明墻凈、衛生整潔,建設園林式辦公場所,把鄉鎮機關建設成圩鎮環境的典范。完善籃球場、羽毛球場、娛樂中心等文化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精選一些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制作成思想道德、廉政文化等警示宣傳牌,濃厚機關文化氛圍。同時,要加快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兩年內解決村級組織無址辦公問題;抓好村部的美化、綠化、凈化工作,展示良好的面貌。二要打造整潔有序的圩鎮街道。按照城鎮化的目標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經營、高水平管理”的總體要求,統籌兼顧,因地制宜,以規劃為龍頭,加快圩鎮環境建設步伐,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提升圩鎮建設品位。注重搞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配套完善,不斷擴大圩鎮供水、供電、文化娛樂、環衛和通訊等設施的覆蓋面,逐步延伸到村。大力整治圩鎮及沿線村危舊房屋,打造公路沿線景觀帶,在圩鎮中心建設文化廣場。鄉鎮圩鎮街道主干道要做到四化:美化(街道兩旁人行道鋪設彩色地板磚)、綠化(有一定綠地,栽種行道樹)、亮化(安裝照明路燈)、硬化(主要街道鋪設水泥路面)。規范圩場經營管理,保障圩日交通暢通。要抓好鄉村垃圾處理工作,鄉鎮圩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要達到80%,垃圾處理工作要達到“六個一”,即制定一套實施方案,配置一輛清運車(三輪車),安置一批垃圾箱(池),建設一處垃圾填埋場,固定一批保潔人員,確保有一個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面貌,并逐步在各村實行垃圾清運和無害化處理。三要樹立風景秀美的鄉村形象。結合新農村建設,突出鄉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科學制定鄉鎮村莊建設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指導性目錄,在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的同時,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村莊綠化和環境整治力度,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精心打造一批秀美山村、文化古村和生態名村。注重村莊安全建設,防止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四、幾點要求
1、加強領導。成立全縣鄉鎮場規范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指導、督促和檢查工作。各鄉鎮場均要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并于3月31日前報鄉鎮場規范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強化措施。各鄉鎮場要整合人、財、物等資源,多方籌資,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在保證質量、突出特色的前提下,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深化鄉鎮規范化建設有新成效、新亮點??h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指導督促基層站所開展規范化建設工作,在工作布置、力量調配、督促檢查、資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各掛點幫扶單位要將所掛鄉鎮場、村的規范化建設列為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所掛鄉鎮場、村解決實際問題。
3、加大宣傳。各鄉鎮場、各相關單位要通過會議、標語、公告欄等多種形式,宣傳深化鄉鎮規范化建設的意義、原則和目標,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同時,要及時總結深化鄉鎮規范化建設主要做法、成效和經驗,及時向省、市、縣相關新聞媒體投稿,樹立典型,宣傳亮點,提升知名度。
4、表彰先進。年終,縣委、縣政府組成考評小組對鄉鎮場規范化建設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