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生態建設意見
時間:2022-02-16 10:34:00
導語:現代農業生態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制訂以下政策意見。
1.培育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深入實施“十龍企業帶動戰略”,扶持茶葉、花木、蔬菜、香榧、油茶、竹筍、長毛兔等十大農產品,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市財政安排100萬元,對當年實際設備投資額達到100萬元以上的*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按實際投資額的2%左右予以貼息;凡被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農業(林業)龍頭企業的,分別獎勵30萬元、10萬元。鼓勵園林綠化企業提檔升級,凡當年新晉升到一級資質的,每家企業補助20萬元;新晉升到二級資質的,每家企業補助10萬元。
2.扶優扶強農業主導產業。市財政安排200萬元,重點扶持茶葉、花木兩大產業。對當年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茶葉、花木相關基地、大戶、企業、市場,按當年生產經營所上繳稅費(除增值稅外)的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補助,上繳稅費超出確定補助額度的,由市林業局按比例返還。
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300萬元,其中150萬元用于茶葉、香榧等產業的集群品牌建設和*省十大名茶的評比;100萬元用于老茶園無性系良種化改造、香榧示范基地建設;50萬元用于新建茶葉集聚小區、青葉市場和補助集聚小區電價。
市財政安排300萬元用于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建設,其中100萬元用于興林富民示范基地?;亟ㄔO實行項目化管理、以獎代補的辦法。
市財政安排100萬元,用于農業主導產業塊狀發展和高效生態農業基地的提質升檔。
鼓勵發展設施栽培農業,市財政安排50萬元對新發展連片鋼管大棚蔬菜每畝給予3000元左右的補助。
3.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完善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市財政每年安排20萬元,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監管。凡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國家級綠色食品的,分別獎勵8000元、2萬元;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的,獎勵1萬元;通過省級和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的,分別獎勵5000元、1萬元,上述獎勵同一企業系列產品(基地)只能享受一次。凡被省、*市評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現代畜牧生態養殖小區的,分別獎勵5萬元和3萬元。凡被省、*市評為動物防疫建設示范鄉鎮的,分別獎勵3萬元和2萬元。鼓勵茶葉企業參加QS認證,凡通過認證的,每家補助3萬元。鼓勵到市外開設“越鄉龍井”專賣店,每新設一家符合建設標準的給予1-3萬元的補助,具體建設及補助標準由市林業局制訂并實施。
4.加大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市財政安排120萬元用于農產品的推介推銷。主要是用于舉辦*農產品上海等地展示會,參加省、*市等各級農產品展示展銷和營銷推介、品牌宣傳及市場拓展。其中參加國外農產品展示展銷,每次補助2萬元,在境外開設農產品專賣店,每家補助2萬元,新注冊境外農產品商標,每個補助3萬元(以國外證照為準);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到省會以上城市開設農產品專賣店、配貨中心,每新設一家補助5000元(以當地營業執照為準)。鼓勵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運銷農產品,對當年銷售額名列全市前十位的每位給予1萬元的獎勵。
市財政安排90萬元專門用于市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建設,具體由供銷社負責。
5.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合作社銷售社員生產和初加工農產品及合作社銷售非社員農產品不超過合作社社員自產農產品總額部分,視同農戶自產自銷。凡被省評為示范性專業合作社的,獎勵3萬元。
6.加強農業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市財政安排20萬元,用于農業信息網絡和“農民信箱”工作。市財政安排50萬元,用于農技大師及農技人員的科研、推廣與農業基地的技術輔導。
7.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市財政每年安排50萬元,用于農民的現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8.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市財政安排180萬元,用于山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其中50萬元用于東部山體覆綠;60萬元用于實施退耕還林、闊葉林發展和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工程,資金全部實行項目化管理;30萬元用于森林資源宣傳、保護以及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10萬元用于古樹名木保護;30萬元用于省、市級興林富民、生態綠化示范村鎮的創建和竹林低改、花木珍稀樹種培育、水果新品種推廣等補助。對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在省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市財政按省要求安排配套補助金。
9.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市財政安排60萬元,用于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并實行項目化管理,具體由市科技局牽頭,市水利局、農業局、林業局組織實施。
已享受《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若干政策意見》相關政策的企業,不再重復享受該政策。上述農業扶持政策一個單位只能享受二項。本政策與以前所發文件相抵觸的,以此文件為準。
- 上一篇:探析框架結構外墻防漏原理
- 下一篇:糧食生產創建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