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提升黨建水平實施意見
時間:2022-12-30 11:04:00
導語:縣委提升黨建水平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水平,根據中央、省委、市委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黨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以創建服務型黨組織為載體,緊緊圍繞縣的發展戰略和思路,堅持抓基層、打基礎,著力加強基層組織,著力激發基層活力,著力提升服務水平,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深化農村改革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基本原則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人為本、用心服務;堅持統籌兼顧、城鄉一體;堅持求實創新、健全機制。
二、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優化基層組織設置
按照有利于黨組織活動開展和作用充分發揮的原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需要。結合黨員自身屬性、從業形式等實際,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和管理模式。農村要積極推行在駐村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社區要積極推行在居民小區、樓棟(院落樓道、集貿市場設立黨的組織,建立健全駐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共駐共建、互幫互助機制,提高組織資源效益。切實加強黨小組建設,有效發揮其作用。兩新”組織中切實理順黨員的組織關系,采取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方式設置黨組織,堅持和完善選派黨建指導(聯絡員制度,建立健全“兩新”組織中的基層黨組織。堅持以“雙萬”掛幫、結對幫扶等活動為載體,構建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探索推行村居聯建、村企聯建、涉農部門與村聯建、機關與社區共建,推進城鄉黨建一體化。抓好黨建帶團建、帶婦建、帶工建等工作,擴大黨的活動影響力。
二強化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
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著眼于“五好”基層黨組織創建,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要求。采取“兩推一選”公推直選”公招選聘、上級黨組織選派等方式,拓寬選人渠道,將優秀人才選拔進村(居、社區黨組織班子,尤其是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堅持和深化“兩減兩增三在村”工作制度。保持到村任職國家干部的穩定性,原則上在一個村的任職年限要滿一屆。積極推行村(居、社區黨組織與自治組織成員依法按章交叉任職,增強班子整體功能。認真落實“一村一名大學生”大學生村官”工程,優化村級班子結構,選優建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實行村(居、社區干部編制化管理,根據服務人口數量、管理區域和工作量大小合理確定村脫產干部職數。著眼于“四型”機關創建,選好配強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書記,推行黨組織書記由本單位(部門黨員行政負責人兼任的辦法。著眼于“兩新”組織發展壯大的需要,通過內選、下派等方式,選好配強黨組織書記,注重在管理層特別是決策層中挑選、培養黨組織書記,業主(會長黨員的盡可能實行“一肩挑”黨組織負責人調整或勞動關系解除后,應報上一級黨組織備案。
三強化隊伍建設
1建好先鋒模范黨員隊伍
注重質量,遵循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改善結構,改進黨員發展工作。探索推行發展黨員票決制、推薦制,加強和改進對優秀群眾分子的政治引導、聯系培養工作,加強思想上入黨教育,深化“三個培養”活動,做好群團組織“推優入黨”工作,注重在知識青年、致富帶頭人、行業骨干、務工經商人員、復退軍人、兩新”組織中培養發展黨員。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建立黨員教育活動經費保障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嚴格“”組織生活會制度。探索建立鎮(鄉業余黨校,大力實施“四型遠教”工程。以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鍛煉為重點,注重業務能力培訓,大規模培訓黨員,大幅度提高黨員素質。嚴格黨員管理。堅持和完善民主評議黨員、黨費收繳和流動黨員管理等制度,探索黨員目標管理、分類管理、積分制管理等辦法,深入廣泛地開展黨員承諾、設崗定責、責任區、結對幫扶、三個示范”志愿者等創先爭優活動,搭建黨員發揮作用和服務群眾平臺。按照黨章等規定,采取限期改正、勸退、除名等有效措施,及時、妥善地處置不合格黨員。做好黨內關愛服務工作。建立健全黨內關懷、扶助、激勵機制,建立縣級黨內幫困基金,各基層黨組織也要多渠道籌建專項基金。對特殊困難群體黨員進行定期走訪慰問,對因病、因災、因失業導致困難的黨員進行救助,對存在困難的黨組織給予幫扶,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等活動,幫助黨員解決實際困難。健全黨內表彰制度,深入廣泛地開展評選表彰“五好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活動。
2建強基層黨務干部隊伍
黨務干事享有股級干部待遇??h級部門黨委(工委原則上要成立黨務辦公室,鎮(鄉黨委要選優配強黨務干事。確定1至2名工作人員??h級單位(部門黨組要明確1名黨組成員分管黨建黨務工作。兩新”組織中的黨組織,選好配強黨組織書記的基礎上,盡可能配備1名以上的黨務工作人員。村(居、社區黨組織要對基層黨建黨務工作進行明確分工。同時,要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的辦法,加強對基層黨務干部的黨的基本知識和黨務業務知識培訓。
四加強村級辦公陣地和服務平臺建設
縣財政安排100萬元資金,1加強村級辦公陣地建設。2010年。各鎮(鄉也要加大投入,高標準完成中央計劃安排的19個村級辦公陣地建設任務。鎮(鄉)要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部分危舊、狹小、滲漏的村級辦公陣地的維修、改擴建力度,凡在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上改擴建的經縣委組織部、縣新農辦批準可納入村莊整治配套設施費中統籌安排。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活動室的建設,本著實用、實效、實際的原則,由所在機關單位,從整體上統籌考慮,規范建設,綜合利用。
建立健全鎮(鄉黨務政務綜合服務中心、村黨員群眾綜合服務站、組便民服務點三級服務網絡和平臺,2加強服務網絡和平臺建設。各鎮(鄉要按照縣的創建標準。每個創建鎮(鄉投入5萬元(縣、鎮鄉財政11匹配每個創建村(社區、居投入2萬元(縣、鎮鄉財政11匹配鎮(鄉村兩級服務平臺要在2010年5月底前100%創建達標??h財政每年預算投入5萬元,建立基層黨建“一信通”信息化平臺。
五完善村級運轉保障和激勵機制
基礎報酬”按現行標準執行,鞏固和拓展村級組織留人、報酬、運轉、保障和用人的五大機制”將村級運轉保障經費納入縣、鎮(鄉財政預算。建立“村(社區、居脫產干部報酬=基礎報酬+業績考核獎勵”結構報酬制。縣財政每年預算38.5萬元用于“業績考核獎勵”補助,業績考核獎勵由鎮(鄉根據村(社區、居干部年度業績考核情況確定。鎮(鄉村(社區、居應制定組干部管理辦法,根據其工作績效予以適當獎勵或補助。提高村級辦公運轉經費標準。村級辦公運轉經費按4000人(含4000人以上的村(社區、居每個每月1000元、4000人以下的村(社區、居每個每月900元標準(縣、鎮鄉財政11匹配劃撥,鎮(鄉應注重向工作重點村和經濟貧困村予以傾斜。向村級安排落實專項或中心工作,有關部門、鎮(鄉要統籌干部力量安排,減輕村級負擔,同時根據工作需要適當給予經費支持或補助。嚴格執行村級報刊限額訂閱及財政支付制度,嚴禁向村級攤派。落實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鎮(鄉公務員、選任鎮(鄉領導干部和招聘鎮(鄉事業編制等相關政策。積極推薦優秀村干部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堅持開展縣級“十佳村干部”評選表彰活動,鎮(鄉也應開展“十佳村干部”優秀組干部等評選表彰活動。
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加強溝通協調,建立農口、國土、發改、財稅、經貿、金融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努力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供優惠政策,解決實際問題。農村信合銀行要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予以支持。縣財政每年預算20萬元建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貼息和黨內幫困資金,并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增加。緊密結合縣的產業發展政策和布局,通過資產盤活、資源開發、產業帶動、協會服務、興辦實體、村企聯辦等方式,廣辟途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自我發展能力。以每年消除1/3空殼”村(社區進度,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
七提高基層民主管理和財務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議事決策機制。健全完善黨代表常任制、黨內情況通報、重大決策征求意見、民主討論、黨內選舉等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堅持和完善一事一議、村規民約等制度,全面推行政務公開、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鎮(鄉要建立村組干部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健全村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和監督機制,組織實施村干部的年終考核、民主評議,嚴格制度管理,及時發現、調整不合格村組干部。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加大對村級資金的監督管理力度,堅持和完善“村財鄉代管”報帳制、村會計委托制等財務管理制度,堅持村民民主議事、民主理財制度,加強財政、審計監督,確保村級資金安全、有效、規范使用。保障村級運轉經費和基層黨建經費投入,鎮(鄉匹配資金要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通過按時撥付、以獎代補、考核獎勵、財政分層等有效方式,及時足額到位并如實兌現,防止截留挪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推進基層黨建創新
積極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順應新一輪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堅持和完善項目黨建創新制度。有條件的地方可逐步推進村改居(社區促進城鄉一體化。積極培育村集體經濟組織,探索村支兩委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辦法,加強和改進對村集體經濟的領導。堅持和完善村民集中訴求會議制度。推行“四議兩公開”等經驗,規范和創新村務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一事一議”中的作用。
四、加強和改進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領導
形成抓基層黨建的工作合力。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健全完善黨組織書記履行抓黨建工作責任述職制度。健全落實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定期研究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堅持黨要管黨、統籌安排、協調聯動。及時研究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健全完善基層黨建工年度目標考核、領導聯系點、創先爭優等制度,培育激勵先進,整頓轉化后進。堅持和完善“掛幫聯系指導、任務分解細化、定期督查調度、點評通報整改、督查結果運用”抓基層黨建工作落實的五項機制”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健全“一崗雙責”制,把鄉科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抓黨建工作情況作為實績登記、述職考核、選拔任用、誡勉談話、組織處理和責任追究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基層黨建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基層黨建經費納入縣、鎮(鄉財政預算,機關單位黨建經費在行政經費中列支,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的黨建經費在管理經費中列支。研究出臺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黨建工作的意見,統籌加強教育、兩新”組織等重點領域黨建工作。
- 上一篇:縣委農業部門全年工作思路
- 下一篇:社區平安建設優化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