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農村經營管理若干意見
時間:2022-01-05 10:18:00
導語:全縣農村經營管理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為落腳點,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結合點,突出抓好全縣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與財務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農村財務審計,農經統計等工作,不斷加強農經隊伍建設,強化行政執法和監督管理職能,轉變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機制,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富民強縣作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確保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長期穩定。
1、繼續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各鄉鎮經管站要在做好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查漏補缺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土地承包發證掃尾工作,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并將所有資料錄入計算機實行信息化管理。同時要做到“三個一”:即“一組一卷”,“一村一柜”,“一鄉一室”。
2、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制度。各鄉鎮要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暫行辦法》(發[]12號)和《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試行辦法》(政辦發[]17號)文件精神,研究制訂切合實際的農村土地流轉實施方案和各項制度,強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在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上探索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辦法,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建立全縣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網絡平臺,把我縣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推向市場,推向全國,加快我縣農村土地流轉步伐。
3、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法》已于年月日起正式實施,各鄉鎮應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的干部職工認真學習??h、鄉兩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機構,并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的調解仲裁工作,確保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確保國家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
1、進一步深化對減負工作的認識。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減輕農民負擔精神,進一步深化對減負工作的認識,改變農民負擔監管的方式方法,將農民負擔監管的重點由過去單純向農民收費的監管轉移到公共財政履行職能的監督上來;由過去治重治亂轉移到防反彈和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上來。強化對涉農收費的監管和專項治理,加大對涉農案(事)件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治理和遏止向農民亂收費和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
2、認真抓好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按照辦()65號文件要求,認真抓好對農民的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油菜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移民后扶補貼、能繁母豬補貼、退耕還林補貼、征地補償和村級財政轉移支付等各項補助補貼資金發放的監督檢查力度和專項審計力度,嚴禁截留、克扣、挪用、拖欠等違紀違規行為,確保農民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同時,鄉(鎮)經管站要突出抓好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即村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并接受縣負監辦、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的監督檢查,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
3、加大對涉農收費和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專項治理和管理力度。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合作醫療、戶籍辦證、計劃生育、結婚登記等涉農收費部門的監管和專項治理,堅決遏制“三亂”行為;繼續開展新農村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按規定程序對一事一議項目申報進行審核把關和檢查驗收,堅決杜絕不民主議事,議事不辦事或超范圍超標準籌資籌勞等行為。加強對“一事一議”項目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不被截留、平調或挪用,確?!耙皇乱蛔h”獎補資金專款專用。
4、加大對農民來信來訪案件的查處力度。要按照信訪接待制度,實行首問責任制,對農民群眾來信來訪要認真接待,及時處理,并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著落,對加重農民負擔的人和事要進行嚴肅查處,嚴防涉農涉負惡性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5、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繼續實行農民負擔公示制、農民負擔監督卡制、農民負擔監測制、農民負擔專項審計制、涉農文件會簽制、村級報刊限額制、信訪接待制、涉農涉負案件責任追究制和重大涉農涉負案件“一票否決”等制度。并將農民負擔監管工作納入鄉鎮和涉農部門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
(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與財務管理,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1、規范村帳鄉代管工作。根據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委托的意見》及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具體情況,在全面實行村帳鄉代管的基礎上,全縣建立健全統一的村帳鄉代管各項規章制度,各鄉鎮(辦事處)農村財務核算中心必須明確記帳員,復核員各自的工作職責,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事,按時結帳,記帳,報表。同時,全縣要統一會計帳簿,記帳憑證,現金收付憑證及收款收據的使用和管理,年內要開展一次全縣性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專用收款收據大檢查,以促進村帳鄉代管進一步規范化。要加強業務培訓,上半年縣局要舉辦一期全縣各鄉鎮(辦事處)農村財務核算中心記帳員財務電算化培訓班,全縣村帳鄉管都要實行電腦記帳和核算,并建立全縣村級財務電算化網絡管理,切實提高全縣村帳鄉管管理水平。
2、認真抓好村級財務清理審計工作。堅持村級財務常年審計制度不動搖,各鄉鎮經管站要按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規定》(農業部令第6號)的要求,采取多種方式對年的村級財務進行全面清理審計,結合開展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內容主要包括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財務收支,生產經營和建設項目的發包管理,“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集體的債權債務以及群眾要求審計的其他事項,在清理審計的基礎上,及時抓好經濟兌現,處理好各種遺留問題,并出具審計報告和審計結論,搞好村級財務公開,做到全縣村級財務清理審計和財務公開面達到100%。
3、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各鄉鎮經管站要按照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指導的意見》(農經發[]4號)文件要求,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一是要健全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財務收入管理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財務預決算制度、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度、財務公開制度等。二是要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資產清查制度,資產臺帳制度,資產評估制度,資產承包、租賃、出讓制度,資產經營制度等。三是要健全農村集體資源管理制度:資源登記簿制度,公開協商和招標制度,資源承包、租賃合同管理制度等。
(四)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設,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實現規范化管理。
1、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加深農民群眾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認識,增強他們參與合作的意識和理念,積極營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和寬松環境。
2、加大扶持發展力度,多形式,多主體地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湖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的同時,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整合資源、充分發揮相關部門人才、設施和名優產業的優勢,努力培育發展各種類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各鄉鎮(辦事處)經管站要擔負起牽頭組織,正確引導,指導服務的職責。全縣年要確保發展30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力爭申報國家和省級立項2個以上,縣重點扶持4個。
3、加強對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指導和管理。今年,縣局要舉辦一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法人代表和財務管理人員培訓班,幫助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健全內部運行機制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運作行為,全面提升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生產經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h局要繼續搞好省級示范社建設,每個鄉鎮也要樹立一個典型示范社,不斷加大扶植力度,以點帶面,推進農業產業化和“一村一品”建設,努力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向規范化、規?;缆愤~進,使其真正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橋梁和紐帶,為新農村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五)加強農經隊伍建設,確保完成全年目標管理任務。
1、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農經干部隊伍素質。今年縣局要分期分批舉辦鄉鎮(辦事處)經管站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班,使全體農經干部職工更加熟悉黨的方針政策,熟練掌握農村會計核算,財務審計、電算化、信息化和專業合作組織管理等業務技能,同時,要加強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黨性、黨風廉潔從政教育,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全面提高農經干部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綜合管理水平。
2、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創新農經管理模式。農經工作肩負著黨的農村政策貫徹落實的重任,農經工作人員要針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特別要對新形勢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建立、村級不良債務有效化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建設、農業產業化,農村土地流轉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具有指導性、前瞻性的材料,從而為縣、鄉兩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可靠性依據。
3、加強鄉鎮經管站的內部管理。今年將對全縣各鄉鎮(辦事處)站的工作人員上崗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并對各站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全面清理,以便各鄉鎮經管站工作協調平發展。
4、實行目標管理,工作量化到鄉鎮。根據年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意見,縣局將制定目標管理考核實施方案,采取記分考核的辦法,對全縣農村經營管理的主要工作實行目標管理。確保全縣農經工作平發展,努力開創農經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鎮委年度預防瘧疾行動工作方案
- 下一篇:街道黨委年度黨務公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