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生產質量提升意見
時間:2022-02-14 02:38:00
導語:農作物生產質量提升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
年,我縣遭遇了持續干旱天氣過程,特別是進入8月份的持續高溫伏旱天氣長到60余天,對大春農作物生長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據縣農情專題調查統計,全縣僅水稻作物受旱面積達3萬余畝,成災面積達1.5萬余畝,絕收面積達3500余畝,損失稻谷產量達1200噸,造成糧食作物經濟損失333.5萬元。為彌補干旱損失,力爭實現災年不減產、不減收目標,各鄉鎮(街道)、縣級相關部門務必抓好晚秋生產,擴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提高晚秋種植質量,增加晚秋糧食產量,確保全年糧食總產和農民增收目標的順利實現。為此,特提出我縣年度晚秋作物生產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指導思想
圍繞“大春損失晚秋補、糧食損失經濟作物補”有關要求,按照“因地制宜、應種盡種、選好品種、突出樣板、強化套種”的總體思路,根據各地的區位優勢、自然條件、產業優勢,合理選擇種植作物與品種,大干晚秋,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千方百計彌補因旱造成的損失,確保全年糧食總產和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
二、目標任務
全縣計劃種植晚秋農作物21.6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3.66萬畝、秋菜8萬畝;力爭實現晚秋糧食產量5.14萬噸、農業產值21480萬元(詳見計劃表)。
三、工作重點
(一)抓好秋洋芋種植
秋洋芋是城鄉居民重要蔬菜之一,經濟價值高,市場銷路好。今年各鄉鎮(街道)要突出抓好10萬畝秋洋芋種植,平壩鄉鎮(街道)重點抓好稻草覆蓋蔬菜型秋洋芋生產,適度推廣連片示范種植,做到適時早播、適時早上市,實現效益最大化,力爭全縣稻草覆蓋秋洋芋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實現產值2400萬元。丘陵山區鄉鎮重點抓好間套種糧食型秋洋芋生產,努力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力爭全縣糧食型秋洋芋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產量2.4萬噸以上,實現產值2880萬元。
(二)抓好秋大豆——冬豆生產
冬豆作為我縣重點晚秋作物之一,平壩鄉鎮(街道)要重點發展田埂冬豆生產,適度搞好連片示范,使之成為冬季農業開發利用的風景線,力爭全縣田埂種植秋大豆——冬豆面積達到3000畝,產量達到150噸,實現產值60萬元。丘陵山區鄉鎮重點抓好間套種秋大豆——冬豆生產,力爭全縣秋大豆間套種面積達到7000畝以上,產量達到450噸,實現產值160萬元。
(三)穩定再生稻
再生稻作為我縣低海拔區域首選晚秋作物之一,不僅節約勞動力,且米質優、口感佳,市場前景好,價格優勢強,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各鄉鎮(街道)要繼續發展再生稻,其中等低海拔鄉鎮要重點發展,適度推行連片示范,力爭全縣再生稻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產量達到700噸,實現產值180萬元。
(四)開發秋玉米
各鄉鎮(街道)應根據雨水情況,充分利用目前因旱災改種的1.5萬畝旱地,種植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好的蔬菜型秋玉米,減少因旱撂荒面積。全縣計劃種植秋玉米13650畝,產量4600噸,力爭實現產值1850萬元。
(五)發展再生高粱
再生高粱生產是近年來我縣農民反復試驗開發出來的新種植模式,大力發展高粱生產,能進一步減少農閑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促進釀酒業的發展。全縣計劃種植再生高粱7000畝,產量1500噸,力爭實現產值450萬元。
(六)努力擴大秋冬蔬菜
各鄉鎮(街道)要利用好因旱撂荒地,河谷地帶,場鎮周邊區域,大力種植秋冬季蔬菜,盡量減少荒蕪面積。全縣計劃種植秋冬季蔬菜8萬畝以上,產量達到12萬噸以上,實現產值1.5億元以上。
(七)重點突出間套種
主要抓好經濟林園、玉米地等套種其他糧食作物,打造間套種樣板3400畝,輻射帶動21.17萬畝;同時抓好苕套豆、玉套豆、果套菜等,全面落實晚秋作物間套種任務。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各鄉鎮(街道)要充分認識抓好晚秋作物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措施。要廣泛宣傳,提高廣大農民對晚秋生產的認識程度,增強多種、種好晚秋作物的自覺性,做到領導有機構、工作有安排、發動有聲勢、面積有保證、措施能落實。
(二)穩定面積,突出重點
各鄉鎮(街道)要根據因旱荒蕪面積、區域特點和市場需求,認真做好優勢區域規劃,選好作物種類,認真落實種植計劃,確保有2片以上的百畝示范樣板。要突出七大工作重點,以增收為主線,優化晚秋作物結構,實現晚秋作物增產增收。
(三)提升技術,增加單產
要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作用,以糧食作物高產創建項目為契機,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力度,推行農業新技術,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重要農業科技措施,不斷提升增糧技術,切實提高糧食單產,為全縣糧食生產保駕護航。
(四)強化服務,以點帶面
各級農業部門要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抓點示范,輻射帶動大面積生產,繼續探索有效種植模式和配套技術。要強化服務意識,做好晚秋生產所需的種子、種苗、化肥、農藥等物資的組織供應,加強信息引導,增種適銷對路的品種,把生產與市場結合起來,促進農產品銷售,做到既增產又增收。
- 上一篇:鄉村衛生服務改進工作方案
- 下一篇:進行對施工企業大檢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