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項目建設的持續發展意見

時間:2022-02-25 04:18:00

導語:保持項目建設的持續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持項目建設的持續發展意見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經濟運行、固定資產投資、地方金融運行和社會保障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下一步重點項目工作,一方面要抓好新開工項目,能夠開工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能早就不要晚;另一方面要抓投資,已開工項目要盯緊投資進度,爭取早投產、早發揮效益。同時,還要做好項目儲備工作,對明年乃至期間的項目要早做準備,扎實做好前期工作,保持項目建設持續發展。

二、固定資產投資方面

為確保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一是各鎮街和區直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及時、準確上報轄區內、行業內固定資產投資。二是區發改局要做好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調度。區統計局負責匯總、查詢和投資數據分析,及時提供進度完成情況。三是進一步加大項目爭取力度。鑒于固定資產投資對國家投資項目的依賴性,有關部門要積極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多渠道增加項目前期工作投入,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尋求國家更多扶持。

三、地方金融工作方面

下半年,地方金融工作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切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協調金融機構,結合我區實際狀況,盡可能的放寬信貸條件,優化信貸結構,提高信貸規模,為我區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開發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農業、煤化工等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是繼續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推動籌建中的小額貸款公司組建,保證籌建期內完成各項籌建工作,并達到申請開業條件。進一步加強與阜外及投資者的聯系溝通,抓好新的小額貸款公司組建工作,力爭年全區小額貸款公司數量達到10家,注冊資本金達4.6億元。

三是大力發展信用互助協會。以木材加工、機械制造、羊絨紡織等特色產業,蔬菜、花卉等設施農業和肉牛、奶牛、生豬等特色養殖業為重點,推廣信用互助協會模式。依托赤峰鴻德農牧業擔保公司為我區信用互助協會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助推我區特色產業集群和養殖業、設施農業快速發展。

四是做好中小企業融資工作。繼續完善與開發銀行的合作體系,爭取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開展合作,做好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的申辦工作。加強與市政府擔保平臺的合作,為我區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積極協調駐區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機構對我區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四、社會保障方面

下半年,社會保障工作要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確保完成全年各項工作目標。

(一)進一步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一是在10月底完成“4050”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二是繼續加強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城鄉勞動力的職業技能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穩定性;三是做好困難企業的解困工作,幫助企業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穩定我區就業局勢。同時建立失業預警制度,掌握參保單位基本情況,制定失業調控預案,加強失業調控工作;四是做好失業人員和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創業培訓工作,實現“以培訓促創業,以創業帶就業”的工作目標;五是通過按比例就業、集中安置、勞動力轉移、鼓勵扶持自主創業等多種渠道擴大殘疾人就業覆蓋面。繼續實施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項目建設,逐步擴大基地規模,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就業并擺脫貧困。

(二)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

堅持“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推進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非公有制企業、進駐工業園區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重點,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加大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的宣傳力度,為開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新建企業和未按屬地管理參保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擴面工作。以高危行業、建筑企業為重點,以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農民工參保為突破口,逐步擴大工傷生育保險范圍。加強與平投公司的溝通協調,確保完成平煤公司大集體職工醫療保險移交工作。

(三)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

一是健全和完善低保工作機制,按照動態化管理的要求,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繼續實行分類施保,落實補助標準層次化。二是全力做好冬春困難群眾的生活救助和防災、查災、減災、報災工作。扎實做好災前預防工作,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三是在鞏固上半年五保供養標準的基礎上,完善五保供養工作的實施辦法,逐步縮小五保供養對象與農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落實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工作,加強資金管理,逐步開展城鄉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工作。

(四)進一步加快社會福利機構建設

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建設資金,加快區社會綜合福利中心項目建設步伐,力爭年內完成主體建設。探索社會福利事業有償服務、低償服務、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服務體制,不斷完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同志們,我們要認真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解決當前經濟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全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為促進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