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各處室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4 02:00:00

導語:工商局各處室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各處室工作意見

2012年工商系統辦公室條線工作的目標要求: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兩個率先”、建設美好這一主題,緊密結合市局黨組中心工作這一主線,緊扣履行政務管理職能這一主旨,以基礎管理強化不虛化、務實創新強勢不造勢、創先爭優強勁不松勁為保障,力爭實現項項工作有特色、特色工作創品牌、品牌工作爭先進。

一、夯實工作基點,在履職盡責提速上發力

創新“五員”體系建設,形成創先爭優合力。具體就是加快建立一支統一有序、反應迅速,結構優化、運轉順暢,效能提高、執行有力的宣傳員、信息員、公開員、維穩員、網評員隊伍,形成市局、縣級局、工商所對“五員”職責事權三級體系共建、統籌推動,三級資源共用、協調互動,三級成果共享、發展聯動的網絡平臺。通過人力集合、資源整合、方法切合,構建有效履職、高效運行、長效管理的工作機制;體現“五員”職能由單極向多元化轉變、效能由分散向集約化轉變、功能由無形向品牌化轉變;實現政務應急管理效率最快、服務全局發展效用最大、展示工商形象效果最優。

二、突出工作重點,在宣傳信息提質上給力

以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優化數量為總體目標,具體措施就是兩個“保二進三”,即宣傳信息采用量確保增長20%、力爭增長30%,考核確保前進兩個位次、力爭前進三個位次。以點上有特點、線上有重點、面上有亮點為關鍵目標,具體措施就是突出一個主題、打造十大板塊為措施,即緊密結合時代變化特征、緊緊圍繞發展特色、緊扣工商職能特點,突出發揮工商職能服務加快“兩個率先”、建設美好主題,做優服務“三重一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小微企業發展、創業就業、商標培育管理,加強消費維權、食品安全監管、農資市場監管、作風建設、隊伍建設十大板塊。以完善體系、制度治本、形成合力為基礎目標,具體措施就是建立“誰產生、誰形成、誰審查、誰、誰負責”的宣傳信息管理機制,形成人人主動、部門互動、整體聯動的良好格局。開展“雙星、雙好、雙先”活動,即評選星級宣傳員、星級信息員,好新聞、好信息,宣傳先進單位、信息先進單位,彰顯互動性、富于創造性。在工商所開展信息直報點確認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力爭2012年所有工商所(分局)被市局以上簡報采用信息不少于1條,宣傳報道城區工商所不少于5篇,工商分局不少于2篇。

三、突破工作難點,在信訪維穩提效上傾力

一是講求工作方法。圍繞創新社會管理這一新要求,推出信訪維穩五項工作法。即在工作目標上樹立一個理念:“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在工作重點上突出兩個到位:訴求合理的解決幫扶到位,訴求無理的教育處置到位。在工作力度上強化三個功夫:抓好事前預防,在源頭防范、控制增量上下功夫;抓好事中處置,在快速反應、提高質量上下功夫;抓好事后解決,在化解矛盾、減少存量上下功夫。在工作落實上推進四個要求:包方案制定、包調處化解、包教育疏導、包息訪事結。在工作保障上建立五個機制:訴求表達、問題排查、紛爭調處、利益維護、應急處置機制。

二是講求工作效果。對各級領導信箱交辦的事項,通過時時跟蹤、每周提示、每月講評、季度通報、年終考核等方式方法,實現受理率、轉辦率、回復率、辦結率四個“百分之百”。創新實行“辦理建議提案三四五”工作法,即做好三個結合、抓好四次溝通、把好五個關口,確保見面率達100%、滿意率達100%。

三是講求工作適時。加快建設“網軍”、“網評”隊伍,制定《工商局網絡發言人制度》和《工商局加強網絡輿情防控工作意見》,建立網絡輿情預警、監測、研判、應對四大機制。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對重大決策措施的出臺廣泛征求系統內外意見,全面評估履職效果和社會效益。

四是講求工作落實。著眼于把落實督查任務作為服務發展、執法為民,依法行政、提高效能,改進工作、優化作風的重要載體。率先在全市部門中編制工商局督查工作辦理流程圖,對每一件督辦事項,在每個環節都標明“由誰辦”、“怎么辦”、“辦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辦結”。

四、打造工作亮點,在信息公開提高上用力

一方面抓機制。著眼于把工商部門信息公開工作建設成為服務社會發展的陣地、規范權力運行的途徑、打造陽光工商的平臺、促進廉政建設的手段,積極構建基礎工作及時公開、市場主體情況定期公開、行政許可表格時時公開、檔案資料依法公開、信訪辦理節點公開等五大公開機制,最大限度公開工商信息,最大程度服務社會需求,有效提高公開工作的覆蓋面、準確度和公信力。

一方面抓體制。以出臺《工商局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工作機制建設和管理規定》為保障,以發揮統管理員、電子監察員、法制監督員“三員”作用為手段,努力做到內容更新提速、信息提質、科學管理提效、基礎規范提高,不斷提高工商部門信息公開的公共產品最優化和公共服務最大化,使之成為工商系統服務社會發展的第一平臺、促進履職盡責的第一載體、展示作風形象的第一窗口。

同時,要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協作意識,提高辦文辦會辦事能力,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強化黨支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