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構建意見

時間:2022-04-01 04:48:00

導語: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構建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構建意見

為進一步深化我市信用環境金融生態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發展環境,促進全市經濟金融協調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創建、整體達標”為目標,以政府信用為表率,企業信用為支撐,繼續深入開展企業信用、農村信用、社區信用和區域信用等“四大信用工程”建設,全面實施金融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進一步強化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人民銀行協調推動、各商業銀行主動服務、全社會積極參與“五位一體”的工作機制,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創建目標任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建設,社會信用意識進一步增強,社會征信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銀行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不斷加大,信貸資產質量和銀行經營效益進一步提升,經濟金融良性互動、穩健運行,金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建立起政府、銀行、企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謀發展的新型政銀企關系。繼續保持全省“金融信用市州”水平,85%的縣市區達到全省“金融信用縣(市、區)”標準,信用鄉鎮達到95%以上,信用社區達到20%以上,“A級以上信用企業”達到65%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政府、部門和銀行信用建設。各級要積極發揮表率和主導作用,精心組織創建活動,制定落實獎勵懲戒措施,支持銀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改善地方投資環境,努力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各信用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嚴格依法行政,忠實履行自身職責,自覺加強本系統誠信建設,制定完善便民優惠措施,為企業、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各金融機構要積極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和符合社會需要的金融產品,并主動幫助貸款企業改善內部管理,提升信用等級,增強互信合作。要緊緊圍繞信用創建,制定今年的信用環境建設工作目標,完善實施措施,并將信用環境建設工作目標落實考核結果納入對各級各部門和各金融機構的年度工作目標以及主要負責人工作業績的考核內容。

(二)扎實開展A級信用企業培植工作。在繼續開展A級信用企業培植和銀企對接、集中授信放貸活動的基礎上,各銀行、信用社要定企業、定措施、定目標,從誠信履約、按時還貸付息和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入手,加強對企業的誠信教育和信用培植,將A級以上信用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組織各金融機構和有關部門對擬培植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指導,力爭2011年全市A級以上信用企業占貸款企業總數的比例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

(三)不斷提高信用社區創建質量。要依托城鎮社區平臺,整合街道社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工商及金融等部門資源力量,深入開展“誠信居民”、“誠信經營戶”、“誠信企業”的宣傳教育和細胞創建活動,切實提高社區企業、工商戶和居民的信用意識。將信用創建活動與推廣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扶持社區人員創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促進社區經濟發展與和諧穩定。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銀行、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部門,共同開展推廣小額擔保貸款發放的專題活動,充分調動社區及各方面的積極性,切實形成政府主導扶持、人民銀行與街道協調推動、社區積極參與、金融支持、部門配合的整體聯動創建模式,確保創建質量。

(四)繼續深化農村信用工程創建。繼續堅持政府主導、農村信用聯社具體負責的農村信用工程創建模式。把農村信用工程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不斷加大創建力度。農村信用社要運用評級授信的方法,深入開展信用農戶、信用村組和信用鄉鎮的創建活動,推動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向縱深發展,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吸引資金向農村流動。加大大額農貸發放力度,提升小額農貸級次,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創新支農金融服務品牌,建立起農村信貸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滿足“三農”的資金需求。同時,對信用鄉鎮的重要指標逐個進行核查,特別是信用鄉鎮的不良貸款占比要控制在12%以內,切實提高信用鄉鎮質量。

(五)深入開展區域信用工程創建。各地要繼續按照區域信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創建要求,堅持爭創與保級并重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創建方案,確定創建目標措施。運用行政和經濟等手段,規范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經濟主體的信用行為,不斷增強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提高自然人和法人信用級次。通過信用企業、信用鄉鎮和信用社區的創建以及大力處置銀行不良貸款,有效改善信貸資產質量,實現單項信用指標的好轉和特定行為對象、群體信用狀況的提升。

(六)開展金融生態環境監測評價。要進一步完善全市金融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數據庫,做好系統運行的維護工作。探索建立符合轄內實際的金融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機制,并將監測評價結果與年終對縣市區信用環境的考核有機結合起來。市信用環境監測評價部門要綜合運用監測分析結果,按季通報測評結果,積極為各級開展信用環境建設當好參謀。

四、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信用創建和一年一度的申報工作,切實加強對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建設的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和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積極關注和大力支持金融生態建設,加強規劃部署,結合實際,認真制定信用環境建設的實施方案,著力解決存在的問題,鞏固已取得的成果,保證信用創建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縣市區要為信用環境創建提供經費保障。

(二)強化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文化氛圍。要充分發揮各新聞媒體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誠信建設的教育與宣傳,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信用文化,強化社會公眾的信用觀念。特別要加強對廣大公民的信用知識普及教育,倡導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加強對誠實守信典型事例的宣傳,弘揚正氣,促進信用文化的發展。

(三)加強部門合作,優化信用創建環境。要大力改善行政環境。各地各部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自覺改善行政服務環境,切實改善和降低各種不利于信貸投入和金融資產保全的行政審批與收費,為金融投入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大力改善司法環境。進一步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切實杜絕發生新的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司法部門要繼續加大金融債權案件的審理與執行力度,降低辦案、執行等相關費用,努力維護金融機構權益。繼續改善信用中介服務環境。加強信用擔保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評估及評級機構等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培植一批誠信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中介機構,為金融機構開辦抵押、擔保貸款業務和處置抵債資產創造有利條件。要繼續改善金融內部環境。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經營管理機制,積極開展信貸業務創新,千方百計增加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實現銀企“共興共榮”。同時,要確保信息報送的時效性和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各相關部門要落實專人,按要求認真做好統計、信息報送等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