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推進門前三包實施意見

時間:2022-04-24 02:46:00

導語:扶貧辦推進門前三包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辦推進門前三包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深化美化家園活動,抓住我縣成為首個新農村建設服務標準試點縣的有利契機,大力推進門前三包”制度,形成新農村建設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1、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貫徹實施《“美化家園”建設新農村驗收規范》(修訂版)地方標準為主要內容,以推廣“門前三包”責任制為主要抓手,以形成農村環境長效保潔機制為主要目標,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落實有效措施,改善農村環境,優化人居質量,推進新農村建設扎實有效開展。

2、工作目標。通過三年計劃,全面推行服務標準,落實“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2011年,先選擇3個試點鄉鎮(即定塘鎮、涂茨鎮、茅洋鄉)中的18個村作為縣級試點;2012年,全縣推廣美化家園服務標準200個村,具體安排為:3個試點鄉鎮(即定塘鎮、涂茨鎮、茅洋鄉)必須推廣70%(即50個村)以上,已創建小康村、本年度有意向創建小康村及縣級確定的中心村共60個,港大橋沿線靚麗帶17個村和面上15個鄉鎮環境整潔示范帶共90個村;2012年,全縣各行政村落實地方標準率達到100%,實施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率達到100%,各村建立一支以上致力于村莊建設的穩定的志愿者保潔隊伍和服務管理隊伍,形成較為完善的農村環境長效保潔機制,促進我縣新農村建設制度化、規范化。

二、工作舉措

(一)建立運作體系,確?!伴T前三包”取得實際效果。

1、制訂一套制度。各鎮鄉(街道)、村出臺系列“門前三包”推廣制度,保障其制度化、規范化運作執行。著重建立四項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工作領導制度。成立“門前三包”推行領導小組,專設工作指導人員,落實細化責任,包區包干到人。二是建立保潔監督管理制度。制定專職保潔隊管理制度和庭院保潔監督制度,對區塊保潔工作進行常態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建立創先爭優制度。制訂“標準執行示范村”、“門前三包示范戶”等評比活動制度,明確評比主題、參評人員、參評對象、評比方式、評比獎勵等內容,形成以評促建、以建促評的濃厚氛圍。四是建立檢查落實制度。各村要加大對農戶庭院“門前三包”的檢查力度,督促批評落后戶,適當獎勵先進戶,確?!伴T前三包”制度見實效。

2、建立一支隊伍。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在做好指導和服務的基礎上,建立一支致力于村莊環境長效保潔和服務管理隊伍。著力發揮五個群體作用:一是建立專職保潔隊。主要負責公共區域的清潔打掃,定時、定點、定人對垃圾桶及垃圾集中堆放區負責清理。二是建立黨員干部監督保潔隊。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推行“門前三包”的模范帶頭作用,進行劃區包干監督衛生。重點督促保潔人員及時清理“臟、亂、差”現象、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的落實狀況和督查婦女評星隊上門入戶評星是否公開、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婦女保潔隊。充分發揮在家“農嫂”這一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引導婦女參與村莊整治和保潔,當好宣傳員、評星員和保潔員。組建以婦女骨干、女黨員、女干部為主的庭院環境衛生保潔隊。四是建立青年團員突擊隊。青年團員既是美化家園的生力軍,又是新農村建設的后備力量,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由各鎮鄉、街道團委負責組織發動,組建青年團員突擊隊,利用假期節日時間,負責清除村內牛皮癬、衛生死角、建筑垃圾等三大難題,同時不定期針對區塊性、比較集中的臟、亂、差地塊進行集中清理。五是建立雛鷹保潔隊。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我的家園我美化”活動,充分發揮“小手牽大手”作用,帶動父母、親戚共同參與村莊環境保潔行動。

3、設計一個載體。為營造村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精心設計一個創先爭優的激勵載體,充分調動在家婦女、學生、老年人等群體的參與積極性,促進村莊長效保潔。各鎮鄉(街道)、村必須設計一個“標準執行示范村”、“門前三包示范戶”、“庭院美化示范戶”等評比活動載體,庭院環境衛生評星隊定期進行一次檢查、評星、獎勵、總結活動,并表彰獎勵一批推廣得力的先進典范,總結完善一批推廣工作的經驗做法,提煉形成一批推廣工作的體制機制。

4、形成一項機制。著力構筑以“指導、督查、評比、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整體推進機制。一是增加下村指導頻率。結合“一線工作法”,定期和不定期下村指導“門前三包”推廣工作,每月下村數不少于4次。二是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以明察暗訪的方式,督查各村是否制度上墻、人員落實、環境整潔等情況。邀請縣人大、政協實地視察長效保潔管理成效。三是辦好創優評比活動。建設幸福美麗新農村為目標,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形成你追我趕、共同促進的良好氛圍。四是完善提升地方標準。做好年中、年末總結工作,通過實踐經驗積累,逐步完善提升地方標準,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服務標準的新標桿。

(二)注重四個結合,提升幸福美麗農村整體形象。

1、與環境整治長效管理相結合。2011年底,我縣環境整治村創建已全面完成,為鞏固提升環境整治成果,必須推廣以“門前三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長效管理機制。著重抓好“三個實現”工作:在庭院環境整治方面,實現農戶內外門壁無污染積塵、無亂掛貼、無亂堆放雜物,無亂搭建、無雜草、無垃圾污物;在村內環境整治方面,實現無柴草堆、亂石堆、垃圾堆,全面拆除危險房屋、私搭棚屋、占道房屋,全面整治柴蓬基、舊宅基、糞坑基;在村莊周邊整治方面,實現無傾倒物、田野無破爛棚屋、無農藥瓶、無白色污染,主道兩側墻面無商業廣告、無剝落或殘破現象。

2、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既要使“門前三包”制度服務于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時的環境保潔,又要使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時便利于“門前三包”制度的推廣執行。在村莊“五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時,必然會影響村莊整體環境,通過執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及時清理整治建設垃圾,長效保持村莊環境清潔。同時,在村莊建設基礎設施時,注意建設材料的堆放管理,建設垃圾的集中堆放,垃圾清潔設施的規劃等,能夠更好的便利于“門前三包”制度的執行。

3、與中心村、小康村、靚麗帶、精品帶各項創建活動相結合。充分整合在示范創建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統籌規劃、無縫銜接、整體推進,把推廣“門前三包”工作有效融合到培育中心村、創建小康村、靚麗帶、精品帶等示范創建活動中。強化服務標準的基礎性作用,各類示范創建活動要以全面推廣“門前三包”為前提條件,實施一票否決制,為全面實現推廣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4、與創建文明縣城、衛生城鎮活動相結合。充分利用兩城創建契機,結合“門前三包”推廣工作,提升村民人文素質。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結合:一是將兩創宣傳工作與“門前三包”宣傳工作相結合,借助兩創宣傳資源,善于植入“門前三包”宣傳內容;二是將開展“迎大橋、講文明、樹新風——文明我行動”系列活動與推廣“門前三包”工作相結合,借助兩創活動平臺,善于植入“門前三包”評比活動;三是將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與推廣“門前三包”相結合,借助兩創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將“門前三包”制度推廣至城市經營主體,以“門前三包,門內達標”為要求,指導商店規范經營,全面改善街市形象。

三、落實保障

(一)強化領導,合力推進。建立“門前三包”推廣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推進會,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推廣典型,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健全協調服務機制,建立分管領導聯系一片區、聯村干部指導一個村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聯絡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努力形成在服務中做好推進工作,在推進中提升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二)強化宣傳,形成共識。利用各種平臺和形式,大力宣傳“門前三包”,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和工作環境。具體可采取會議、墻報、橫幅、標語等形式,通過設立??瘜?、樹立先進典型等方式,不斷提高群眾對“門前三包”的知曉度,逐步增強農村干部群眾執行標準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強化保障,嚴格考核。以落實專項財政資金為保障,逐步加大對“門前三包”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結合各類補助獎勵政策,合力促進“門前三包”的全面推廣。各鎮鄉(街道)要將推廣“門前三包”制度納入對村主要干部的年終政績考核內容之一,在新農村建設方面的政策支持要傾向于“門前三包”推進成效明顯的村。健全縣級考核獎勵措施,將推廣“門前三包”工作列入鎮鄉街道新農村建設目標責任制考B>的模式進行對“門前三包”推廣工作的考核。完善抓工作落實機制,強化對推廣工作的計劃、目標、責任、完成時限和現場效果的考核,確保推廣工作的有序推進和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