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指導意見

時間:2022-05-18 05:38:00

導語: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指導意見

2006年到2010年,我縣按照《省“整臟治亂”專項行動綱要2006-2010》的要求,用了5年的時間,有計劃、有重點、有目標、有步驟地開展了“整臟治亂”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城鎮、交通沿線、旅游景區等的臟亂狀況,使全縣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城鄉市政基礎設施基本得到完善,市民文明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衛生意識不斷增強,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樹立了新形象。為全面鞏固我縣“整臟治亂”工作成果,實現“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目標,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旅游活縣”發展戰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提高市民素質為根本,以創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為目的,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到“整臟治亂”專項行動上來,加快縣旅游發展步伐,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更快目標。我縣從2011年開始,用3年的時間,全面開展“整臟治亂”專項行動,力爭到2013年,全縣15個鄉鎮實現如下總目標:通過建立“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我縣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健全和完善城鄉環境衛生、秩序管理體系,職能部門自覺依法履行職責,提高城鎮化管理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機制

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城市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縣實際,從以下十一個方面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

(一)建立“整臟治亂”領導決策機制。按照黨政齊抓共管、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建立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各有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整臟治亂”常態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協調解決“整臟治亂”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合作??h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把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對本部門、本單位的“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工作負起領導責任,樹立全局觀念,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在全縣形成黨委負總責,政府具體抓,部門配合抓,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強化人大、政協的監督工作,把城鎮常態化管理納入年度重大事項視察督查內容。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責,科學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和實施方案,層層簽訂工作責任書。

(二)建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長效機制。按照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要求,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綜合執法工作,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解決多頭處罰、重復處罰等問題,克服“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住建部門要督促和指導建立小區物業管理制度,抓好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督促指導縣和鄉鎮集貿市場、公廁和停車場建設工作,城鄉規劃部門要加大城市管理執法力度,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工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行業證照管理和巡查力度,協助有關部門督促市場開辦者和經營戶搞好集貿市場衛生,組織開展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工作;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大對省道、縣道、鄉道等公路沿線的環境衛生的整治力度,抓好車站、碼頭等窗口單位的環境衛生,加強城市客運管理工作,規范營運秩序;衛生和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要加強對環境衛生、餐飲業、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督檢查,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建衛生縣城、衛生鄉鎮、衛生村寨和農村改水改廁,開展公廁專項整治的檢查工作;環保部門要加強污染企業的整治,加強飲用水環境整治,加強旅游景區的環境監管;交警部門要依法管理好城鎮道路交通秩序,加強對駕駛人員的教育和管理,杜絕車輛亂停亂放、超速行駛、酒后駕駛等現象發生。要建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要有機構、人員、經費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執法大隊要有效地開展工作。

(三)建立城市規劃管理長效機制。按照城市規劃要求,建立住建局負總責,交通運輸局等部門配合的管理機制。推進戶外廣告、公共設施、園林綠化、夜景燈光、建筑立面、空中管線、屋頂景觀等各方面市容規劃上水平、上檔次。加強對城區及村鎮規劃監控,及時制止和查處違法違規建筑,堅決拆除各類違法違規建筑。建立快速查處違法違規建筑工作機制,加強日常動態巡查,對新出現的違法違規建筑,一經發現,迅速予以制止和處理。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城區集貿市場、公廁、垃圾轉運站、垃圾處理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

(四)建立城區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立住建局總負責,衛生局、鎮等部門聯合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環衛清掃保潔專業隊伍的主體作用,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實行定員、定崗、定責和全額經費包干為主要內容的環衛作業體制。加強保潔力量,加大保潔頻率,嚴格做到全天候清掃保潔,清掃保潔率達到100%;垃圾日產日清,清運率達100%。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

(五)建立集貿市場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立住建部門總負責,工商局和市場物業部門配合的管理機制。依照城市管理和集貿市場管理的有關法規,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著重解決集貿市場秩序亂、衛生狀況差、設施陳舊簡陋、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按照黔東南府發(2007)37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因地制宜建設或升級改造完成1—2個功能全、檔次高的農貿市場,創造條件逐步推行農貿市場改超市,切實解決當前農貿市場存在的基礎設施差、服務功能不全、場內攤位擁擠等問題。規范市場附屬公廁的建設和管理。

(六)建立城鎮交通秩序管理長效機制。建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總責,運管、公路部門配合的管理機制。加大城鄉交通管理力度,強化動態管理,大力整治違章三輪車、摩托車、出租車等車輛,取締各種非法營運車輛,重點解決車輛亂停亂放,禁止停放機動車、非機動車堵塞消防車通道和人行通道。嚴格按照《城市出租車管理辦法》,加強和規范出租車輛管理,規范交通文明行為,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加強城鄉停車場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在縣城內要爭取建成2-3個大型的公共停車場(含地下停車場、樓房停車場)。

(七)建立食品衛生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建立由衛生部門負總責,工商局、消防大隊配合的管理機制??h衛生和食品安全執法單位依法履行職責,確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場所衛生安全。加強對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加大衛生執法力度。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創建衛生城市和衛生縣城、衛生村寨。

(八)建立公共廁所管理長效機制。建立由住建局牽頭,各鄉鎮人民政府配合的管理機制。各有關部門及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黔東南文明辦〔2006〕09號)《文明辦、整治辦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州公共廁所管理的通知》文件,建立公共廁所管理長效機制。實行公廁專人管理,所有公廁必須建立有清掃保潔制度,每日清掃保潔,做到地面、墻壁無亂貼亂畫,便位、門窗、墻壁、燈具、洗手盆池清潔衛生,無積塵、無蛛網,墻面無剝脫,地面無積水,便池內無積糞、無尿堿,公廁無臭味。

(九)建立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建立由宣傳部門負總責,文體廣電旅游、教育、衛生部門配合的管理機制。把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納入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和建設體系,融入爭創“文明城市(縣城)”以及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等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生活地進行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方面的宣傳教育。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結合實際,把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層次的社會群體,分門別類地把宣傳教育工作做細、做活,特別是要重點加強對青少年的養成教育。

(十)建立“整臟治亂”監督檢查機制??h“整臟治亂”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按照“整臟治亂”專項行動“督查辦法”、“目標考核辦法”,定期組織督查和考核。堅持行政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多管齊下,推動工作落到實處。參照執行《中共委辦公室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整臟治亂”專項行動流動黃牌警告制度〉的通知》(黔東南黨辦通〔2007〕90號)文件,對掛黃牌嚴重警告的鄉鎮和單位,縣委將對其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組織人事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大問責力度。人大、政協每年要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整臟治亂”工作。組織明查暗訪,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促進問題的整改和工作的落實,及時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推動“整臟治亂”常態化管理落到實處。對工作不落實、不認真履行職責、不能完成工作任務的,采取相應措施追究黨政主要領導的責任。

(十一)建立“整臟治亂”投入機制。要根據城市發展和管理的需要,縣政府每年將城鎮建設、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加大投入。

各鄉鎮、各部門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以上意見,加強常態化管理建設,縣整治辦在年底前將對此項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今年“整臟治亂”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