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意見

時間:2022-07-08 09:50:59

導語: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意見

為推動社區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創設社區服務發展新平臺,開辟社會養老福利事業發展新途徑,區政府決定,在建設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的同時,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形成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相結合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F就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以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有關政策為依據,針對我區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新情況,以關注社會養老事業、改善困難老人生活條件為目的,以保障城市“三無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和低保對象等困難老年人為重點,以政府購買服務為手段,整合社區資源,構建政府指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居家養老服務運行新機制。

二、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及責任分工

(一)區民政局為居家養老服務的主管部門。對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進行宏觀調控,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和進行綜合協調;負責居家養老服務資金的撥付。

(二)區老年福利服務協會負責研究制定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勞動報酬標準、服務評價體系,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和服務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組織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技能競賽、典型經驗推廣、學術交流等活動。

(三)區社區服務中心負責對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指導、監督和評估,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的反饋、回訪、考評、培訓等制度。

(四)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負責招募、培訓和管理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為居家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收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作好各項數據的統計上報工作。

(五)社區居民委員會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工作的基礎平臺。負責推薦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的信息,協助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對資助困難老年人家庭狀況的摸底、調查、核實,建立對社區高齡、獨居老年人的探望制度。

三、組建居家養老服務隊伍

結合再就業工程,吸納“4045”下崗失業人員和有志于從事居家養老服務的各方面人員組成居家養老服務隊伍。同時,積極組織社區志愿者,構建居家養老服務的實體隊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要統一服裝、持證上崗。各社區居委會要吸納素質高、有一技之長、愿從事助老服務公益事業的人員組成志愿者隊伍,與轄區老年人結成助老服務對子,定期開展為老服務和其他公益性活動,為老年人解決實際問題。

四、服務對象范圍

戶籍和居住地均在區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可以申請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下列情況,政府將采取貼補的形式送時服務。

1.社會孤老(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人或贍養人);

2.6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3.90周歲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年度最低工資線的老年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是深化社區服務工作的重要舉措,全區上下要高度重視,形成合力。相關部門及老年福利服務協會要加強指導,各街道辦事處要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并確定專人負責,切實抓出成效。

(二)抓好結合,促進工作。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要與我區開展的構建和諧社區工作相結合,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工作體系,提高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各單位要通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積極培育服務實體,把發揮社會化運作機制和強化政府宏觀監督管理結合起來,共同促進社區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勇于探索,大膽實踐。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是豐富和發展養老服務體系,打造為老服務品牌,推進我區社會福利社會化發展的創新。全區廣大干部職工和社區工作者,特別是從事社區為老服務的工作人員,要轉變觀念,勇于探索,大膽實踐,不斷總結提高,積極創建符合我區實際的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