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聞出版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08 04:42:59
導語:文化新聞出版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區文化新聞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實施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文化建設步伐,以繁榮和發展為主題,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深入開展“基礎建設年”活動、“踐行承諾爭旗奪標”活動,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發展體系和文化市場管理體系建設,確保文化新聞出版工作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促進我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實施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實施文化建設,實現文化建設與經濟、旅游、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大力普及群眾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內涵,重點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區基層文化建設、文化產業體系建設、文化創新能力建設及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正面引導與重點治理相結合,確保文化市場繁榮有序,促進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全面繁榮發展。
二、工作亮點
1、完成八處文化中心改擴建任務。
2、完成招商引資任務1000萬元。
3、完成文化市場管理行政罰沒10萬元以上。
4、組織開展2011年區讀書節活動
5、全面完成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文藝匯演。
6、完成情景喜劇《大嫚》前40集的海選、拍攝、制作、發行等工作。
7、全區全年文化活動900場次以上;
8、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利用率達到85%以上;
9、完成“文化”建設規劃的兩項重點工作;
10、全年文化產業實現GDP8%以上;
11、實現文化工作窗口服務零責任投訴;
12、全局機關工作人員下基層服務社區服務企業達到100%。
三、工作措施
(一)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關鍵點,爭旗奪標,進一步提升文化干部隊伍素質。
1、進一步加強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建設,將領導班子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加強整理理論素養建設,堅持每月一次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學習黨的十七屆五種全會精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文化建設規劃,加強對分管業務領域的學習,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做到工作有動力、有魄力、有干勁、有成效,打造規范高效的領導班子。
2、突出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建設。以業務學習為主要內容,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組織實施“大學培訓大提高”活動2次,重點加強對推進文化發展需要的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與培訓,切實提高機關干部創新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難題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局內科室工作考核體系,逐步實現工作有目標、管理有依據、監督有標準。
3、扎實開展“基礎建設年”活動、“踐行承諾、奪旗爭標”活動。以“踐行承諾,爭旗奪標”活動為實踐載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目標明確、措施具體的活動,積極搭建黨組織和黨員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的新平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以一流業績向建黨90周年獻禮。廣泛開展業務技能評比、服務質量競賽等“爭旗奪標”活動,營造“扛紅旗、爭一流”的創先爭優良好氛圍;設立“爭旗奪標先進科室”、“爭旗奪標先進崗位”流動紅旗,開展典型樹立活動,在全局培育一批示范型崗位、專家型崗位。
(二)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出發點,推陳出新,推動群眾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1、籌備2011年()蘿卜會•元宵山會,使之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組織年貨大集及蘿卜會元宵山會,促進文化與企業聯姻,擴大蘿卜會•元宵山會的影響力與參與率。
2、組織開展“惠民巡演”活動。按照“區街居結合、大中小搭配”的原則,廣泛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突出文化特色,舉辦2011年都市文化活動月、“社區文化藝術節”、“廣場周周演”等品牌活動,大力開展廣場文化、樓院文化,提高活動的檔次和品位,提高群眾知曉率、參與率,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全區全年文化活動900場次以上,做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
3、做好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文藝匯演的組織籌備工作,配合做好“十藝節”的各項籌備工作。積極參加市“歡樂”周周演、“文化大拜年”等活動,承辦“藍色隨想”音樂大賽,提高人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水平。
4、制定《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獎勵辦法》,提高我區文藝創作人員積極性。組織策劃第十屆社區特色隊伍原創節目展演、社區特色家庭原創節目展演。舉辦原創作品展演、巡演活動2期,促使基層文化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積極利用體制改革后的市級駐區藝術院團,加強交流與合作,創作精品力作。完成情景喜劇《大嫚》前40集的海選、拍攝、制作、發行等工作。爭取2011年全區有1-2件作品獲省級以上獎勵。
5、積極開展“市民讀書節”“世界讀書日”“都市講堂”等系列圖書活動,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創新服務形式,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利用圖書流動車,采用“午讀時間”“綠色書苑”、“書吧”、“圖書角”等形式,向在校中小學生提供讀書便利。
6、組織開展外來建設者文化節,引導街道文化站在轄區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業余文化團隊,豐富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生活。組織文化館、圖書館免費為企業培養文體指導員、文體骨干,在區內大型企業重點培育、扶持組建10支文藝團隊,建立全區企業文藝團隊聯誼會,搭建交流平臺。
(三)以服務基層為立足點,合理布局,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
1、加快推進新區藝術中心建設。嘗試與企業合作,采用在新建經濟體中建設藝術中心的方法,加快推進新區藝術新區建設,強化我區文化服務陣地。
2、完善“兩館一站”建設,力爭改建、擴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8處以上,新增一級文化站1-2個。加大對已改擴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使用情況的監管力度,確保所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每天定時對居民開放。實施資源共享工程,全面實現區、街兩級圖書資源通借通還。
3、重點打造3個市級、5個區級文化工作示范社點,繼續建設圖書館館外流通點及圖書館分館,繼續采用居民捐書自建的方式建設基層圖書室,充實公共圖書藏量。加強對群眾自發性的中小型文化娛樂活動進行支持和指導提高居民參與文化建設的自覺意識。
4、統籌管理我區現有博物館,全面提升四大博物館的管理運營水平,充分挖掘我區歷史文化、商貿文化、建筑文化和企業文化,結合文化博物館城建設規劃,籌建新的博物館。
5、做好區文化古跡的保護工作。做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6、加強街道、社區文化隊伍建設。利用各類陣地,對基層文化員、業余文化工作者進行輪訓。以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為重點,重點輪訓8-10名文化藝術專業技術人才。組織黨政干部文化建設培訓班,組織全區黨政干部文化工作培訓1期。
(四)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多措并舉,引導全區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1、做好出版物交易中心項目的建設工作。配合市文廣新局,積極協調消防部門,加快推進出版物交易中心項目早日竣工開業并協助做好業態培育、招商引資工作,建設省內最大的出版物交易中心。
2、敦促1919創意產業園利用目前閑置的9000㎡廠房,積極引進國內甲等資質的設計院,建設“設計兵工廠”,并建立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結合現有的“1919國際家居時尚環保中心”和“1919國際建材燈具城”,打造一站式家居設計、采購工廠并拉動周邊產業的發展。
3、協助中聯2.5產業園調整經營業態,加快招商引資。力爭2011年底實現產業園目前閑置的4998㎡的廠房全部招租完畢,實現場地招商利用率100%。
4、進一步擴大文化街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加大對文化街的文化注入,通過引進和打造拍賣、二手書交易等產業,培樹新的街區亮點和品牌。將文化街打造成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市場,充分發揮其產業載體和帶動輻射作用。
5、利用后旅游集散中心項目建設,重點加強后六小區文化廣場建設,強化旅游產業與文化事業的結合。引進和開發時尚娛樂項目,著力培育高品位娛樂消費市場。打造旅游演藝產業,突破夜文化生活薄弱的瓶頸。
6、利用大企業、大項目,拉動周邊產業發展。力爭引進建筑設計集團入駐我區,拉動設計業發展。依托出版物交易中心,促進數碼印刷、出版發行、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依靠影視錄播基地建設,積極推動影視傳媒業的發展。依托信息擔?;?,暢通文化企業投融資渠道。
(五)以長效管理為著眼點,齊抓共管,建立多級聯動、監管結合的文化市場管理體制。
1、繼續貫徹“一不管死、二不放亂”的文化市場管理原則,組織開展“兩節”“兩會”出版物市場專項行動、冬季安全生產大檢查行動、網吧專項整治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保持我區文化市場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加大對出版物市場和文化經營場所的管理檢查力度,做好新聞出版和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以歌舞娛樂場所專項整治為主的各項專項整治行動。
2、加強知識產品保護,嚴厲打擊盜版、侵權等非法行為,健全聯合執法網絡和機制,優化文化市場管理體制,以“引進、扶持、管理”三個環節為重點,做好大項目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建立高素質的執法隊伍,加強執法人員的思想素質教育與法規教育,提高執法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執法水平,做到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維護文化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3、做好2011年文化、新聞出版經營單位的年審工作。加強文化企業誠信建設,建立文化企業信用檔案和文化市場信用制度,加強對文化經營單位負責人員的法律法規培訓,積極探索文化行業經營新模式把正面引導與重點治理相結合,定期召開我區企業交流座談會,促進企業間相互交流,發動并挖掘企業潛力,引導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促進文化產業可持續性發展。
4、積極引導和支持建立文化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溝通政府與企業,規劃行業發展,協調行業糾紛,規范行業質量與服務標準,推動行業良性競爭的作用,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
5、進一步落實“掃黃打非”工作責任制,加強“掃黃打非”工作的組織協調力度及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力度,健全完善出版物市場監管機制,推動市、區、街三級社會監管向市、區、街、居四級社會監管發展,形成多部門,多層次的交叉立體文化市場管理稽查網絡。
6、加快推進政府辦公軟件正版化工作。力爭在全市率先實現政府辦公軟件正版化。
- 上一篇:發改局產業升級工作計劃
- 下一篇:法制辦全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