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倍增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16 09:21:41
導語:工業發展倍增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促進我區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經濟發展新突破,現提出我區2011-2013工業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工業強區”理念,全力推進“工業倍增1322突破工程”,即圍繞工業倍增、企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目標,實施大投入、大招商、大項目三大戰略,突出園區建設和企業培育兩項重點,實現工業經濟總量和規模企業數量兩個翻番,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我區工業經濟發展新突破。
二、發展目標
工業總量目標:到2013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由2010年的70億達到150億以上,年均增長30%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22億達到50億以上,年均增長28%以上。
工業投資目標:工業投資由2010年的38億達到100億以上,年均增長40%以上,三年累計工業投資達230億以上。
規模企業目標:規模以上企業由2010年的76戶達到150戶以上,其中年銷售收入超10億企業3家以上、億元以上企業20家以上,規模企業入庫稅金由2010年8784萬元達到1.5億以上,年均增長由17%達到20%以上。
結構調整目標:到2013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2%增加到25%以上;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機械制造產業產值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企業品牌總數由2010年的7個達到20個以上。
園區發展目標:到2013年經濟開發區自主發展空間面積力爭達3平方公里;鄉鎮集中區建成區面積在4平方公里基礎上力爭翻一番;集中區規模以上企業由29戶增加到70戶以上;力爭建成1個100億園區(寶迪食品工業園)。
三、工作重點
(一)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提高園區承載力和競爭力
1、全力加快經濟開發區建設。一是全力配合做好征地、拆遷和“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入駐創造條件;二是用足用活“市區共建、利益共享”政策,按照開發區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以我為主原則積極搶占園區發展空間;三是嚴把項目準入關,按產業制定土地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四是創新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招商方式、服務內容和考評手段,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提升開發區發展水平。
2、積極推動工業集中區建設。一是各鎮要結合各自的交通區位、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做好工業集中區的規劃選址和產業布局,創新解決集中區建設模式、資金、土地等問題;二是研究制定加快集中區建設的以獎代補和財稅分成政策,充分授權、放權和讓利;三是建立集中區共享機制,對不具備或暫無條件建設集中區的鎮(辦),鼓勵跨區域落戶項目,在招商引資、稅收分成等方面制定利益共享政策;四是積極引導“退城進園”企業和其它新建項目在集中區建設,引導分散布點工業企業向集中區搬遷。
(二)加快工業企業扶持培育,推動工業經濟優化升級
1、培育區域龍頭。支持現有骨干企業加大投入,擴張規模,提升檔次,力爭每個產業都有1個以上銷售收入超10億元乃至超50億元的領軍企業。重點鼓勵寶迪以寶迪食品科技城項目為突破口,迅速集聚發展食品加工及相關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力爭1-2年內上市,打造國內領先的食品加工企業“航母”。
2、強化政策引導。利用工業倍增引導資金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與創新、名牌產品創建、節能降耗等力度,對通過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的按一定比例予以補貼,對新確認為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
3、加快企業培育。摸排篩選一批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的工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積極幫助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幫助企業健全規章制度、加快規模擴張,對進入30強的企業和新達到規模以上標準的企業,在融資、項目申報、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并對企業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加快工業項目建設,打造工業倍增的項目支撐
一是著力抓好工業項目庫建設,精心做好一批牽動性強、操作性強項目的謀劃論證、篩選包裝和推介,實現項目庫建設與對外招商的有效對接,同時最大限度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區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工業項目,在建設用地指標和項目申報上予以傾斜和優先支持;三是鼓勵現有企業上新項目和技改項目享受與新建企業同樣的優惠政策;四是對產業發展前景較好,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工業生產型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辦法,給予優惠和獎勵。
(四)加大工業招商力度,借助外力推動工業倍增
一是著力研究破解影響招商引資的瓶頸制約因素,突出抓好工業園區、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的招商工作,將工業項目的引進、建設,納入鎮(辦)工業經濟重點考核內容;二是針對國內外大集團、大公司,認真研究其業務領域和投資方向,尋找與我區產業、企業的對接點,針對性的引入具有示范或引領作用的標桿企業;三是引導我區企業主動接軌沿海發達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融通資金、人才引進、經營管理等方面,加強實質性合作,提升我區工業發展整體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推進工業倍增計劃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發改委,具體負責倍增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各鎮(辦)、各有關部門,都要充分認識到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措施,確定專門機構和人員,確保工業倍增計劃目標的如期實現。
(二)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區財政每年列支1000萬元倍增計劃引導資金,采取補助、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用于技改創新、品牌創建、工業發展獎勵、融資補助、項目前期工作等;二是研究制定《關于工業發展三年倍增計劃考核獎勵辦法》、《關于扶持激勵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等相關配套政策,力促倍增計劃實現;三是建立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做大做強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和貸款能力,積極幫助企業爭取中央、省和市各類政策資金、專項扶持資金。
(三)建立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工業人才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體系,充分依托職教園區優勢強化工業各類人才的職業培訓,加強工業領導干部隊伍、企業家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技術工人隊伍的培訓和建設,抓好高層次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的培訓,全面提高全區工業經濟管理干部的素質和水平。
(四)強化目標考核。將倍增計劃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鎮(辦)和有關部門,明確責任,量化指標;建立督辦和考評機制,將倍增計劃目標考核納入年度工業經濟考核體系,實行“一票否決”,對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單位負責人當年不得參加年度評獎、不予重用;對目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或個人,予以重獎。
(五)優化投資環境。牢固樹立"善待企業"意識,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立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對重點培育的企業,實行區領導和部門幫扶定點聯系制度。進一步規范涉企收費和行政執法監察行為,切實為企業和園區發展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和服務氛圍。
- 上一篇:通信類嵌入式實踐教學
- 下一篇:全區特派員創業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