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共青團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3 10:52:00
導語:企業共青團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團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全國企業共青團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深化我市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實現“兩個全體青年”的總體目標,適應企業共青團工作,尤其是非公企業團建工作現實需要,全面活躍企業共青團工作,團結帶領企業青年員工在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和企業自身做大做強的實踐中做出應有貢獻,經研究,現就全面加強企業共青團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標任務
力爭到2012年底,使符合建團條件的縣級以上所屬國有企業建團率達到100%;使符合建團條件的已建立黨組織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在100人以上,或從業人員50—99人且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建團率達到100%;要通過獨立建團、聯合建團、樓宇建團等多種方式使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建團率大幅度提高。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建帶團建。要借助黨的力量和黨建形成的工作新成果新格局,積極推進企業團建工作。企業團建要把握“創先爭優”活動契機,與黨建主動銜接、快速跟進,把企業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工作整體格局,與黨建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建立團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轉崗制度,并納入企業管理人員考核序列和企業黨政后備干部培養體系。
2、堅持分類指導。從各地區各單位實際出發,根據區域不同、資源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團員青年分布和需求不同等情況,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積極穩妥,從易到難,分類推進,靈活設置團建模式,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
3、堅持以服務促團建。要以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為前提,緊緊圍繞輔助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輔助企業增強內在凝聚力,幫助企業員工理解和支持在市場經濟下企業發展所必需的正確思想認識,幫助企業員工理解和支持企業的嚴格管理、輔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決策和決策執行機制,積極為企業員工提供非正式交流的渠道和機制,選拔使用專兼職團干部、為企業培養復合型人才等共青團根本任務與企業根本功能相融合的工作切入點,創新工作載體,開展團青活動,拓展服務領域,通過切實有效的服務,在企業特別是企業青年員工中傳播黨和團的重要思想主張,增強企業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工作舉措
1、全面調查摸底,理清工作思路。各地各單位要廣泛開展調研,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準確把握基層企業團情和團建現狀,建立轄區內國有企業以及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基本臺帳,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團建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舉措。
2、靈活設置組建模式,擴大企業團建覆蓋面。依據企業和青年分布實際,按照“兩個全體青年”的目標要求,靈活設置團組織,探索和推廣獨立建團、聯合建團、掛靠建團、樓宇建團、行業建團等企業團組織組建模式,切實加大企業團建力度,擴大覆蓋面。重點要抓好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團建工作。全市范圍內凡有3名以上團員的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都要建立相應的團組織;對于團員少,28周歲以上至35周歲以下青年多的非公有制企業,可先成立團員青年工作委員會,再逐步推進團的建設;對目前尚不具備條件,但青年較多的非公有制企業,可暫時掛靠黨組織,在黨組織中設立青年委員,指導青年事務,所在地團組織要主動吸收該企業青年參加活動,并在其中發展團員,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團組織;對規模較小、團員青年數量少、暫不具備建團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可聯合建團,也可掛靠所在地團組織。
3、適應企業生產經營規律,創新企業團組織格局。企業團的組織制度設計和專兼職干部配備要以便于工作開展、有利于青年參加為原則,要體現對生產經營運行上的整體性把握,便于企業團委掌握生產經營的重要情況,同時又能夠動員、借助企業內部各種資源。企業團組織要擴大組織覆蓋、完善團組織結構,注重不同層級的專兼結合問題,副書記或團委委員要涵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研發等各個重要部門。針對企業生產經營、行政組織結構和團員青年分布情況,企業團組織要不斷調整下屬團支部或團小組的設置。
4、按照“七個一”標準,推進企業團建工作規范化。企業團組織要按照“七個一”標準,即召開一次團組織成立大會,有一個團組織班子,有一塊團組織牌子,有一份團員青年花名冊,有一本團的活動記錄簿,有一個活動陣地,有一套工作制度,扎實推進企業共青團組織規范化建設。要加強組織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團員大會制度、團委(支部)委員會制度、組織生活制度、團費制度、團籍管理制度、民主選舉制度、發展新團員制度、向黨組織“推優”制度等團的各項制度。要加強團干部隊伍,定期召開團員大會或團員代表大會,改選團委(支部)的委員會,真正把優秀青年黨團員選進團的領導班子,按照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充分發揮基層團委(支部)的整體戰斗力和核心凝聚力。要加強團員隊伍的建設,認真做好團員發展、團籍管理、團員教育和團內推優等工作,努力打造思想上進、素質優良的團員隊伍。
5、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全面活躍企業共青團工作。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企業共青團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當前企業共青團工作要以服務生產經營為前提,以突出共青團思想性、技能性、娛樂性功能為依托,以加強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保障青年員工合法權益,促進青年員工快樂工作、健康成長為重點,搭建新平臺,創設新載體,全面活躍企業共青團工作。要積極開展企業青工創新創效等活動,把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和“青年崗位能手”培養、“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有機銜接起來,引導青年參與創新實踐,解決生產中的難題,為企業發展作貢獻;要努力塑造優秀的青年企業文化,通過舉辦讀書會、組建文藝宣傳隊、成立文體協會等方式,切實開展青工喜聞樂見的讀書求知、文體娛樂活動,有力服務和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要加強青工技能培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青工學習培訓機制,為幫助企業廣大青工提高綜合業務素質提供服務,有效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成才;要切實維護青工權益,積極協助處理各種矛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幫助困難青年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鼓勵團員青年更好地參與生產經營。
四、推進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各地各單位要認真組織轄區內企業認真開展團情大調研,通過認真自查,梳理本企業團情,并填寫《市企業團建情況調查表》(附件1)。各地各單位于6月30日前將《市企業團建情況調查表》和《市企業組建團組織情況匯總表》(附件2)上報團市委組宣部,從2012年7月起,于每月5日前報送《市企業組建團組織情況匯總表》。
2、集中成立(換屆)階段(7月—8月)。要依據前期調查摸底的情況,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舉措,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企業團建工作。對符合建團條件而未建立團組織的要及時登記備案,做好建立團組織的前期服務、指導工作,幫助企業建立團組織。對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點多面廣的特點,加強區域建團、聯合建團工作。重點選擇在經濟商業區、工業集聚區以及個體私營經濟集中的場所,開展團建工作。對已成立、屆期已滿未按期換屆的企業團組織及其所屬團支部(總支)要根據企業實際,及時開展換屆,屆中因人事變動等原因出現人員空缺的,應及時補選。
3、規范化創建階段(9月—10月)。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廣泛整合社會資源,按照“七個一”的標準,進一步加強企業團的組織建設、團員教育管理、團內管理制度、團的陣地建設、團的活動要求和儀式,扎實推進企業共青團組織規范化建設。
4、深化提高階段(11月—12月)。緊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和上級團委的整體要求,結合青年需求,經常性地開展思想教育、生產突擊、文化娛樂和社會公益等活動,使企業團建和企業生產經營真正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團市委將對全市企業團建工作進行考核,總結交流企業團建工作的先進典型,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五、有關要求
1、高度重視,強化指導。加強企業團建工作,是共青團組織不斷鞏固黨在企業中的青年群眾基礎的客觀要求。各地各單位要把進一步加強企業團建工作作為全市“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因企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建團,擴大企業團組織的有效覆蓋,切實幫助和指導企業搞好團建。
2、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各地各單位要深入各基層單位,廣泛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基層的典型活動和典型事例,及時宣傳推廣,使全市各基層單位學有目標,趕有方向。要通過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
3、嚴格考核,加強督促。各地各單位要把企業團建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并與基層團組織、團干部評獎評優掛鉤,未完成企業團建工作年度目標任務的,不得參與各類評優。各級團干部要樹立務實的工作作風,“沉”得下去,了解掌握基層第一手資料,發現挖掘基層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及時予以推廣,對工作落實不力的要予以批評和通報。
- 上一篇:青年集中調研活動方案
- 下一篇:全市組織團建指導意見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