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11 09:55:41
導語:街道安全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各單位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生態家園、美麗”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特制定2014年街道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2014年,全街道安全生產工作要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紅線”、“底線”意識,以全面落實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單位主體責任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提升安全生產基礎,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為全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二、主要目標
2014年,街道安全生產工作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一)實現全年各類事故預控目標。轄區內全年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區政府下達的預控范圍之內,確保轄區內不發生重大事故和重大影響事故。
(二)實現安全生產責任“全覆蓋”。堅持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制度,以推行重點領域安全監管網格化為抓手,加大企業主體、部門監管、屬地負責“三大責任”的落實力度,形成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格局。
(三)實現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目標。建立相關部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機制,組織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深化“五小企業”和“九小場所”的綜合治理,解決一批危及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從業人員身體健康的突出問題。
(四)實現各類隱患排查整治目標。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堅持定期開展重大隱患排查,落實重大隱患日常監控責任,明確全街道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整改工作目標,按時完成區和街道掛牌督辦重大隱患的整改任務。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嚴格監管,認真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1.進一步加大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安全監管部門要協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實施辦法,嚴格日常檢查,督促和指導生產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培訓、加強基礎管理和應急管理工作,組織生產企業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和跟蹤督辦工作,開展行業性安全生產風險定期評估和事故統計分析。
2.進一步加大消防領域安全監管力度。公安消防部門要協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人員密集等場所消防安全網格化監管實施辦法及日常監管工作規范。要按照有組織、有制度、有保障、有裝備、有隊伍、有培訓的要求,督促指導轄區內建立以“九小場所”為重點的網格監管責任區制度,落實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強化消防安全措施,開展區域性火災風險評估。
3.進一步加大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監管力度。建設部門要協同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建設施工領域安全網格化監管實施辦法,明確建設工程監管主體責任,規范在建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日常監管行為,督查和指導建設方與施工方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措施,組織建設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和事故統計分析。
4.不斷強化其他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監管。教育、文體、衛生、環保、工商、社保、城管、電力、水利、農業等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原則,認真落實日常監管和網格化監管規范,切實做好本行業本領域的安全監管工作,指導和督促相關企業單位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二)強化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5.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在道路交通、人員密集場所、危險化學品、企業職業病危害、建設工地和城鎮燃氣等領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配合上級主管部門組織開展液氨使用單位和油氣輸送管線、城鎮燃氣管網管道、特種設備的專項治理,有效排查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打擊和整治各類違法行為。
6.嚴格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強化重點領域打非治違工作責任,建立公安、安監、建管、工商、環保等部門開展打擊非法生產、非法建設、非法經營行為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同時,安委會各部門要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依法查處各領域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和突出問題。
7.嚴肅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建立工傷事故單位的責任倒查機制,依法從重查處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屢發事故的單位及其負責人。嚴格執行事故掛牌督辦規定,對符合掛牌規定的事故,一律掛牌督辦。對于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單位及有責人員,實行單位綜合評優和個人年度評先的“一票否決”。
(三)加強保障,不斷完善全街道安全生產事故防控機制
8.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2014年,繼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組織開展三級標準化達標企業“回頭看”活動,鞏固提高標準化達標企業現有管理成果,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長效機制。同時,加大對創建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的指導和鼓勵力度。
9.加強安全生產文化建設。以開展第十三個“安全生產月”和“安康杯”競賽等活動為契機,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加大企業單位負責人和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力度,增強群眾及企業從業人員的事故預防和逃生自救技能,營造“重視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在推進“安全社區”建設、開展區級創建活動的基礎上,選擇1個社區申報區級“安全社區”。
10.推進監管信息系統建設。拓展事故隱患自查自報信息系統的行業領域和企業覆蓋面,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和街道所有企業都要登錄使用,建立部門與企業的信息溝通平臺。
(四)夯實基礎,全面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
11.強化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嚴格落實區政府吳政發[2011]79號文件、吳政發[2013]90號文件關于安全生產職責分工和“一崗雙責”的規定,健全各村、社區,各部門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工作績效評價制度,實行安全生產工作“一票否決”制度。
12.堅持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組織開展7月份全區第六個“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月”活動,在督促企業建立和落實隱患自查自糾制度的同時,組織開展公眾聚集場所、危險化學品儲運、外來務工人員租住地,以及工程運輸車輛等領域事故隱患和非法違法問題大排查。堅持重大事故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全街道政府掛牌整改重大隱患不少于2項,嚴格落實“五到位”工作職責,確保整改期間不發生事故。
13.提高事故應急管理水平。落實高危行業企業事故風險評估與控制機制,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加強預案演練,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健全應急救援指揮管理機構體系,充實人員,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公安、安監、消防、衛生等部門協同防范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預警機制和應對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聯動機制。
14.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各村、社區要加強安全生產基層監管力量,按照監管任務調整充實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員,充分保證基層監管工作的需要。安監部門要指導協助各村、社區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對村、社區專(兼)職安全監管監察人員的培訓教育,切實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監管能力。
- 上一篇:外部環境電網建設論文
- 下一篇:中小城鎮規劃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