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糧食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6 04:07:17
導語:街道糧食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為進一步調動農民群眾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流通和產銷協作,保障糧食安全,努力完成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510畝、總產1660噸的目標。結合街道實際,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現就2015年糧食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落實糧食生產目標責任,確保完成糧食生產任務
各村要充分認識糧食生產的重要性,把糧食生產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對糧食生產工作的領導,將種植任務落實到村、到農戶、到田塊,確保完成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努力提高單產,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發展。
二、加強政策宣傳落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認真落實中央出臺的綜合直補、大戶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水稻政策性保險等強農惠農政策,充分運用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把各級政府2O15年糧食扶持政策宣傳到位,做到家喻戶曉。街道將切實加大對糧食生產的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制定糧食生產主要環節和生產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
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種植水平
(一)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加大優質品種推廣力度,水稻重點推廣中浙優10號、中浙優8號、甬優15號等優質高產雜交組合(品種);旱糧作物重點推廣引豆9701、臺75(大豆),慈蠶1號(蠶豆)和超甜3號、華珍、浙鳳糯2號(玉米)和中薯3號、東農303(馬鈴薯)等品種。做好超級稻和優質鮮食旱糧品種的種植,抓好新品種引進和展示的示范工作。
(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單產和效益。大力推廣應用水稻輕型栽培技術、單季晚稻“五改”技術、超級稻集成技術、單晚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進一步推廣旱作高產高效綜合配套技術;加強地力培肥,測土配方施肥、水稻綠色防控技術和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實用技術。加大培訓推廣力度,狠抓落實,確保各項技術推廣計劃的完成,提高技術到位率及普及率,提高單產水平和種植效益。
(三)推廣穩糧增效種植模式。優化種植結構,大力推廣穩糧增效種植模式,不斷探索新的耕作形式和多熟栽培,提高復種指數和種植效益。要全面開展“千斤糧萬元錢”種養綜合集成技術的示范和推廣,遵循種養結合、糧經結合、水旱輪作、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原則,努力實現“畝產千斤效益萬元”的目標。積極推廣菇(耳)—稻、藥—稻等高產高效糧經結合種植模式,蠶豆/春玉米—晚稻、蠶豆/玉米—玉米等糧食多熟套種高效種植模式,稻/魚共生和稻—菜(瓜)輪作等生態高效種植模式,春玉米—單季稻、春大豆—單季稻等穩糧增效種植模式。積極開展冬季農業生產,擴大鮮食蠶(豌)豆、馬鈴薯和鮮食春大豆、春玉米等糧菜兼用作物生產,增加糧食總量,提高種植效益。
四、切實做好糧食生產統計監測工作
切實抓好面上糧食生產的責任落實、宣傳發動和指導工作,認真開展糧食生產統計監測點的監測調查,掌握糧食生產實情,準確分析糧食生產形勢,科學制定糧食安全政策措施。
各村要迅速行動起來,突出重點,狠抓關鍵,切實落實農業生產的各項措施,聽取糧農呼聲,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針對今年糧食生產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切實加強服務的指導,推進糧食生產健康發展。
- 上一篇:山水畫觀念下小學教育論文
- 下一篇:和諧理念下小學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