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會工作總結和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22 17:05:16

導語:管委會工作總結和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委會工作總結和工作意見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以高素質專業化為導向,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不斷進步。綜合運用多種方式選派60余名干部參加各種調學、跟班學習、實踐鍛煉,提升干部能力素質。堅持面向基層、注重實干的用人導向,對科級干部進行適當交流調整,落實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加強年輕干部培養使用,提拔85后科級干部6名。持續開展科級干部年度履職考核和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制定干部職工出國(境)證件管理和審批制度,按比例核查科級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加大作風效能督查問責力度,全年共開展機關作風效能督查37次。及時兌現86名高層次人才政策待遇,組織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博士生到景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并完成相關課題,落實市委“四千工程”,選派12名干部赴滬蘇浙體悟實訓、駐企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二)以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為抓手,文化衛生社會事業不斷發展。支持九三學社、農工黨等民主黨派完成換屆。與臺灣攝影家協會開展線上交流;做好臺灣青年學生徽文化夏令營、“皖臺聯姻家庭徽鄉行”來山服務保障。與園林、環衛等一線單位建立文物聯保機制,爭取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00多萬元,實施慈光閣、松谷庵消防項目;溫泉區域摩崖石刻保護等修繕項目通過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完成《黃海》點校及博物館館藏民國文書檔案挖掘整理。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按時完成疫苗接種任務;完成抗疫特別國債項目建設;與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療養院建立協作機制。

(三)以凝心聚力為重點,群團工作活力不斷增強。利用“迎客松職工新課堂”“青年大學習”等載體,組織全山職工、團員青年開展理論與業務學習,促進素質能力提升。常態化開展迎客松黨群志愿服務,“迎客松黨群志愿服務隊”獲評第十三屆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成立文學、歌舞等6個興趣小組,不斷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選樹全國勞模胡曉春等一批先進典型。

(四)以建設模范部門為目標,自身建設不斷推進。利用黨小組讀書會、“百年黨史,聽我講述”等學習交流平臺,持續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全處干部職工學、思、踐、悟、講的能力。落實《政治處調查研究制度》,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調研成果。政治處黨總支榮獲景區先進基層黨組織,3人獲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無償獻血奉獻獎和市最美醫生榮譽稱號。

過去一年,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短板與不足:一是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黨員教育管理不夠嚴實,黨務工作者隊伍的業務能力有待提升,黨建與業務融合不夠深入。二是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干部隊伍結構不夠優化,年齡梯次、專業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干部專業能力與景區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存在差距,人才難招難留的問題較為突出;選人用人渠道不夠寬,干部交流多為內部交流輪崗,與市直、區縣、國企等外部交流的通道尚未打通;編制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不夠,長期以來形成的“大機關、小基層”格局還沒有效破解。三是文化衛生事業存在短板。文化遺產挖掘整理,特別是展示、利用、服務能力有待加強,文化的品牌價值利用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稱號不相稱;疫情防控壓力大,防控措施落實仍有薄弱環節;景區醫療急救能力提升不夠,專業醫護人員不足。四是群團工作活力不強。景區群團組織活力不足、凝聚力不強、創新創造力不夠的問題依然存在。

二、2022年工作意見

1.建強黨的組織體系。鞏固提升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三抓一增強”工程,促進機關黨建、行業黨建、區域黨建互聯互動;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開展黨支部“六項指數”考評管理;常態化開展“黨旗在之巔高高飄揚”活動。

2.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迎客松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為新起點,深化黨建和綜合治理網格“雙網融合”;實施機關黨建“強基領航”工程,開展“雙聯系雙服務”活動;推進功能型黨小組建設,把功能型黨小組建設成培養人才、匯聚人才,培養黨員、壯大組織的陣地;以項目化、課題化方式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3.擴大黨建交流合作。堅持黨建先行,引導景區基層黨組織與長三角地區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提升融杭接滬能力;深化與知名山岳景區黨建橫向交流,共同探討服務游客新路徑。

4.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結合智慧景區建設,推進“智慧黨建”,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建工作方式,激發黨內政治生活活力充盈。

5.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好干部標準,尤其把政治標準貫穿干部選拔任用全過程,注重從景區保護管理發展服務一線、吃勁崗位識別和選拔干部,把標桿立起來。

6.強化實踐培訓鍛煉。落實“四千工程”,有計劃地選派重點崗位干部赴長三角地區體悟實訓;繼續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景區周邊鄉鎮、友好景區、急難險重任務中實踐鍛煉,深化與市委黨校、院校合作,分級分類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把本領強起來。

7.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開展年輕干部職業成長調研,制定年輕干部“育選管用”具體措施,建立常態化培養鍛煉機制;優化干部隊伍梯次結構,重點培養、使用和儲備一批“90后”科級干部。

8.健全干部考評機制。優化考核內容和考核指標,完善考核方式方法,試點推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日常表現,尤其在重大任務、重大斗爭一線的表現;完善專業技術人員考評辦法,建立健全獎勤罰懶的工作機制。

9.強化干部監督管理。結合市委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強化對問題多發領域、重點崗位干部的監督;加強選人用人監督,開展干部談心談話工作,落實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規定,規范因私出國(境)、社會兼職審批管理;發揮干部監督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作用,嚴格干部檔案管理;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強化督查問責,讓作風實起來,讓“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讓混日子的沒有市場。

10.激勵干部干事創業。貫徹落實《風景區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實施細則(試行)》,繼續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大力褒獎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把勁頭鼓起來,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落實老干部政策待遇,注重組織引導,搭建活動平臺,豐富離退休黨支部組織生活,充分發揮“五老”作用,做好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

11.強化人才服務保障。認真落實市“迎客松英才計劃”,優化高層次人才考核評價、政策待遇等工作,用心用情服務人才;持續做好高校博士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服務保障;推動景區群團組織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群團組織結對共建,借智借力提升服務中心工作能力。

12.加強文物古跡保護。用好文保專項資金,完成慈光閣、松谷庵消防項目施工;加大對上爭取,推進溫泉區摩崖石刻及碑刻保護項目、聽濤居等修繕項目實施。

13.推進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制定《歷代詠詩詞搜集三年工作方案》,啟動歷代詠詩詞收集工作;深化提煉“一古一卷”工程檔案整理成果,不斷完善不可移動文物檔案;利用館藏文書開展民國時期建設開發專題研究;督促天賦文旅公司盡快完成藝術展示中心改造項目。

14.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深化與國際友好景區的交往,圍繞打造山地旅游品牌,推動與阿爾卑斯山“牽手”,發揮省級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引領示范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有效防范化解涉外風險;參與舉辦第一屆RCEP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友好交往;深化海峽兩岸民間交流與合作。

15.統籌社會事務管理。做好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支持景區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抓好雙擁和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的服務保障;依托景區治安防范體系及一線基層力量,防控非法宗教活動。

16.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從嚴從緊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完成疫苗接種任務。

17.提升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加強與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加入區域醫聯體,提升景區醫療急救水平;開展健康行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18.實施“激發活力”工程。加強政治引領,深化黨建帶群建,團結帶領景區職工和團員青年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勞模培育、推薦工作,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圍繞打造“青春活力之山”,做好青年文明號、勞模創新工作室、迎客松好客之家等創建活動,舉辦“徽州百工”索道技能大賽,牽頭組建“管委會機關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黨群志愿服務。切實發揮好文學、攝影、歌舞等興趣小組作用,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相關群團組織對接聯系,推進與高校、大型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結好共建,力爭將作為區域勞模療休養基地。

19.從嚴從實推進自身建設。以建設讓黨工委放心、干部職工滿意的模范機關為目標,抓班子帶隊伍,營造“人人有激情、時時在狀態”的良好氛圍,埋頭苦干,狠抓落實,確保上級組織和黨工委決策部署在政治處落地落實、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落細落小;抓黨建促融合,辦好“微黨課”“黨小組讀書會”等平臺,抓好處黨總支及所屬支部建設,推動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從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保密等各項規定,細化工作措施,努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