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場所危害申報方案
時間:2022-01-17 09:43:03
導語:作業場所危害申報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規范全市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27號,以下簡稱《申報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通過開展全市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增強企業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意識,規范企業職業健康管理行為,改善企業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條件,做好防控工作;鄉鎮掌握轄區內職業危害的分布情況,完善監管工作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控制、減少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廣大勞動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職業危害申報工作,規范全市職業危害申報范圍、程序、內容以及申報要求,把職業危害申報備案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健全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制度,督促企業開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工作,定期上報職業危害狀況,全面掌握全市職業危害基本狀況,構建全市職業危害網上管理信息系統及職業危害數據庫,實現職業危害信息動態化、規范化的管理,與上級職業危害申報信息系統有效對接、資源共享。2011年,實現石英砂加工企業、石棉礦山及石棉制品制造企業和木質家具制造企業職業危害申報率達到100%,全市規模以上企業職業危害申報率達到100%。其中,石英砂加工企業、石棉礦山及石制品制造企業和木質家具制造企業于2011年9月30日前申報完畢,規模以上企業于2011年11月30日前申報完畢。確保完成《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提出的“到2015年,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0%以上”的工作目標。
三、申報范圍及內容
市行政區域內存在或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經營單位(煤礦企業除外)應當依法、及時、如實向安全監管部門申報職業危害,并接受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生產經營單位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衛法監發[2002]63號)、《企業登記注冊類型》(國統[1998]200號)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制定的《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見附件1)規定內容以及職業危害檢測和評價的相關數據,如實進行申報,不得瞞報、漏報、謊報。具體內容包括:
1、生產經營單位基本情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名稱、地址、經濟類型、行業分類、隸屬關系、生產基本情況和職業病危害概況等。
2、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情況。包括作業場所名稱、職業危害因素名稱、檢測數據、接觸人數、設備狀態、操作方式、工程防護、個體防護情況等。
3、接觸職業危害人員管理情況。包括人員培訓情況、體檢情況、職業病治療情況等。
四、申報程序與職責分工
(一)申報程序
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采取電子和紙質文本兩種形式。生產經營單位通過申報系統進行網上申報,并向安全監管部門報送紙質申報表。為提高申報的成功率,可先對照紙質申報表填寫相關內容,經核實無誤后,再通過申報系統在線錄入。具體申報工作流程是:
1、登錄申報系統注冊。登錄方式有兩種:一是登錄省安監局網站,點擊“職業健康”,打開“職業危害申報”,再登陸“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與備案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申報系統”);二是登錄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網站,在“服務平臺”登錄“申報系統”。注冊用戶名,設置密碼。
2、在線填寫和提交《申報表》。依據規定內容如實申報,核實無誤后提交《申報表》。
3、安監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申報的內容進行網上審查備案。
4、生產經營單位將經審查備案的《申報表》打印,申報企業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后,報送市安全監管部門,同時抄送鄉鎮和開發區安辦。
5、安監部門收到生產經營單位報送的紙質《申報表》后,應按規定為其開具《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回執》(見附件2,可在“申報系統”中打?。?,并將《申報表》歸入職業健康管理檔案。
(二)職責分工
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實行屬地分級管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對本單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相應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申報。
1、市安全監管局負責行政區域內職業危害申報的組織指導工作。負責行政區域內市屬企業子公司、分公司及其所屬單位以及市、市(州)安全監管局受理之外的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危害申報、受理及審查備案工作。負責對各鄉鎮(開發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進行指導。
2、鄉鎮、開發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所有企業的申報告知和督辦落實。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
組織制定下發職業危害申報實施方案,成立各級職業危害申報工作領導機構,部署安排職業危害申報培訓及數據庫建設等工作。鄉鎮和開發區按照市安全監管局工作方案,結合實際制定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職業危害申報范圍、工作流程和完成時間。各鄉鎮和開發區申報工作方案于2011年4月1日之前上報市安全監管局。
(二)企業申報階段
生產經營單位按照《申報辦法》及本方案要求,依法開展職業危害檢測、職業衛生評價以及職業健康體檢,做好工程技術防護,建立并落實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建立職工職業健康檔案,進行職業健康培訓和危害因素告知。及時、如實進行職業危害申報,在網上填寫并報送《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通過進行職業危害申報,真實反映作業場所存在的職業危害以及預防控制措施。
(三)審查備案階段
安監部門要及時做好電子申報的審查備案和紙質申報的集中受理審核工作。針對礦山開采、建設工程、石材加工、冶煉、化工、水泥制造、木質家具制造和使用高毒物品等企業以及職業危害申報為零的企業,安全監管部門將組織或委托相關技術服務機構,重點對作業場所職業化學毒物、粉塵和噪聲等危害的檢測評價結論進行抽查,出具抽檢報告,并作為職業健康執法依據。沒有在市安全監管局登記備案獲得資格認可的中介機構不得開展技術服務工作,其出具的職業危害檢測、評價結論也將不予認可。
(四)督促檢查階段
市安委會將組織關部門組成督查組,對鄉鎮和開發區職業危害申報備案工作進行督查,對重點企業職業危害及整改狀況進行檢查,對拒不整改的企業堅決依法查處。
(五)總結提高階段
市安全監管局將組織召開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總結會,對全市職業危害申報備案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問題,查找原因,為今后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健康發展打下基礎。對沒有按規定要求完成申報備案工作的地區將給予通報批評。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對申報工作的組織領導。職業危害申報是企業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是安全監管部門履行職業健康監管職責的重要內容。開展職業危害申報有助于引導企業掌握本企業的職業危害情況,做好防控工作,也有助于安全監管部門掌握轄區內職業危害的分布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管工作。各級安監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分管領導和專職人員,制定本轄區職業危害申報工作方案。市安監局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職業危害申報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職業危害申報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職業健康科。各鄉鎮和開發區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地要借助“安全生產月”和《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活動,廣泛宣傳教育,增強廣大企業管理人員和勞動者對職業危害的認識,擴大職業危害申報覆蓋面。
2、加強培訓,提高申報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市安全監管局將利用3月份全市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會,全面部署職業危害申報工作。采取以會代訓方式,分管職業危害申報的工作人員進行申報業務培訓,各鄉鎮和開發區也要相應抓好行政區域內申報工作的培訓。
3、加強溝通,確保職業危害申報數據準確。各鄉鎮和開發區要定期核對被告知的生產經營單位是否按規定時限進行申報,督促未申報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時申報,對申報不規范的要及時糾正。市安全監管局每季度將對全市職業危害申報工作進行一次通報,督促指導各地按期完成申報工作。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拒不申報或申報虛假信息的,一經發現,要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申報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4、落實制度,依法及時進行職業危害申報。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原則上每年申報一次,一般于每年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完成后進行。職業危害因素已委托具備相應資質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評價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依據評價報告內容如實填報;未委托檢測評價的生產經營單位,可按照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報,但安監部門不出具回執,待經過具備相應資質的服務機構檢測檢驗評價確認,并補充申報后,安監部門再出具回執。生產經營單位未組織職工體檢的,可先行申報,再組織體檢。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申報變更;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申報變更;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申報變更;生產經營單位終止生產經營活動的,在生產經營活動終止之日起15日內向原申報機關報告并辦理相關手續。
5、落實要求,確保申報工作不留“死角”。如一個生產經營單位有多個作業場所跨市的,或者有多個作業場所在本市不同位置的,由申報主體合并申報,防止出現重報或漏報。涉及保密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不予網上申報,但須將紙質申報材料報送相應安監部門,同時將保密資格單位證書復印件上報備案。
6、落實責任,按規定完成職業危害申報工作。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是國家賦予安全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做好職業危害申報工作是強化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市安委會將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列入2011年度政府目標考核內容。在集中申報備案階段,凡職業危害申報率達到或超過規定要求的,待職業衛生行政許可啟動后,率先開展職業衛生行政許可工作;職業危害申報率未達到規定要求的,待申報率達到要求后,方可開展職業衛生行政許可工作。要以職業危害申報為契機,建立健全企業職業危害數據庫,加強對職業危害形勢的研究分析,把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薄弱的企業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加大執法力度,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上一篇:安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講話稿
- 下一篇:社區衛生中心檔案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