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活動方案

時間:2022-09-24 10:37:02

導語: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活動方案

根據《XX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實施辦法》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擬于6月上旬召開財政局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明確民主生活會主題

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突出以精神和焦裕祿精神為鏡,帶頭弘揚向上文化、爭當為民先鋒,對照“三嚴三實”要求,認真開展“六查”,深入查擺“四風”突出問題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做到觸動思想、觸及靈魂,解決問題、增進團結,促進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二、做好會前準備工作

重點是對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進行“回頭看”,對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環節做好前期動員工作,組織開展談心談話、溝通交流活動,把話講在當面、把矛盾化解在前面,互幫互助、形成共識。聚焦“四風”查擺問題,深入剖析“四風”問題的實質、根源和危害,認真撰寫集體對照檢查材料和個人對照檢查材料,明確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一)深化學習教育聽取意見“回頭看”。財政局班子成員充分利用好中央規定的四個必讀書目,尤其是在蘭考縣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參加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和《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論述摘編》,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堅持真開門、開大門、全過程開門,“面對面”與“背靠背”相結合,進一步拓寬征求意見渠道和范圍,為查擺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二)開展談心談話堅持“四個必談”。5月中下旬,集中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堅持“四個必談”,即“一把手”與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必談、“一把手”與科室負責人之間必談、領導班子之間必談、分管領導與科室之間必談。談話內容聚焦“四風”,以指出問題和不足為主,凡是準備在民主生活會提出的問題都力爭在會前談通談透,堅持把話講在當面,把問題擺上桌面,把矛盾化解在前面,通過推心置腹的溝通交流,切實把問題談開、思想談通、意見談好,真正做到紅臉、黑臉,但不變臉。在談話流程上,大家開誠布公,首先主動作自我檢查,亮明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再誠懇地指出對方問題,同時請對方指出自己的問題,最后一起深入探討解決問題的意見。

(三)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財政局班子成員緊扣反對“四風”,根據談心談話、科室書面建議征求到的意見與建議,實事求是認真撰寫集體對照檢查材料和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財政局班子集體的對照檢查材料由局長蔣中海負責牽頭撰寫,廣泛征詢各科室負責人和部分工作人員的意見與建議,再由班子成員集體討論完成。

財政局班子成員各自針對“四風”,認真撰寫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對照檢查材料要求寫得實、挖得深、畫得準。對照材料的內容是: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情況,個人作風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具體表現、原因分析、改進措施。5月26日前,班子成員全部完成個人的對照檢查材料,交由財政局民主生活會領導小組收集、整理,并集中公示三天,接受大家的監督。5月30日,班子成員的對照檢查材料,經局長蔣中海和黨組書記黃斌兩人審核同意后,報縣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十督導組,然后由縣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報縣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審核。

三、召開民主生活會

重點是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班子成員緊扣主題、突出重點,以嚴肅認真態度深刻檢查自己,真正觸及問題、深挖思想根源。班子成員之間開展誠懇的相互批評,本著對黨和他人負責的原則,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真誠提高幫助。

(一)成立民主生活會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時間

定于6月中旬,會期半天。

(三)議程

1、局長XX代表財政局班子成員作對照檢查發言。

2、班子成員逐一進行個人對照檢查發言。

3、班子成員之間開展相互批評,并對照大家的批評意見作自我表態。

4、縣委督導組對財政局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進行點評。

(四)參會人員

縣委督導組領導;財政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

四、通報和整改

(一)整理歸納。開完民主生活會后,由民主生活會領導小組負責,分人、分類整理會上查擺出的問題,出臺整改措施。

(二)通報民主生活會情況。專題民主生活會后兩周內利用周一早會或是周五下午“周末講堂”進行通報,通報內容主要是查擺出的問題及整改措施等情況。

(三)切實抓好整改。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民主生活會查擺出來的問題,班子成員制定整改任務書和時間表,并及時上報縣委活動辦,對查擺出來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在即知即改的基礎上,總結好的做法和好的經驗,用制度的形式給予鞏固和保留。